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汴京遗记 > 第二十三章 恶有恶报

第二十三章 恶有恶报

    那件悬而未决的小事很快有了动静。

    皇帝来了嘉奖的旨意,王府上下都在准备着,殷贵妃来的书信说,让在落雪前回京。

    就要到离别的日子了吗?

    段拂易站在廊下,看着四方的天,湛蓝的天空浮着几多云。

    她颈上的红痕已经淡去,略施些粉便能盖住,却还是说不出话来。

    医官瞧了好几遍,也没拿出个法子来。

    宋祁为了这事,眉头整日都拧着舒展不开,反倒是她自己,全然不在意的模样。

    冬卉看见廊下的人影,小步走上前低声说:“夫人,衙门来人,说是已经把王九妈拿住了。”

    段拂易回过头,眸光一闪,快步走出门去,冬卉急忙去屋里拿了帷帽往上赶。

    “夫人,先戴上吧!”

    走到一半,她突然回过头,比划了半天,冬卉才反应过来:“我立刻去叫上小引和蒙文高。”

    出了内院,王二和孟轲已经等在了外头。

    王二急忙走上来陈述:“夫人,我们的人每日都在回春楼附近看着,今日午时,见王九妈出门去了当铺,想就是拿那块玉去换,守着的兄弟机敏,立刻将人扣下报了官府,如今是人赃并获了。”

    一行人风风火火去了府衙,被人拦在了门外。

    王二高声道:“这是肃王殿下的庶夫人。”

    守门的官差急忙放行。

    王九妈已经被压在堂前,上头坐着的大人穿着蓝色官袍,是个脸生的,瞧见旁边的人叫他“方大人”。

    方大人吩咐人搬来椅子,段拂易安然坐了上去。

    惊堂木一拍,堂下的人一震,听得大人严声道:“堂下之人,你可知盗窃他人财物,该当何罪?”

    王九妈脑袋还空着,直到小吏将那装着冰花芙蓉玉玦的盒子捧到面前带着帷帽的女子面前,她才反应过来。

    “小民不曾……”

    “大人说错了。”她的话被那女子身边的婢女打断了。

    “何处说错了?”

    冬卉福身,站到王九妈面前,端在腹前的双手交叠,举过头顶,正声道:“是偷盗御赐之物。”

    方大人惊得往后一靠,王九妈直接吓得目瞪口呆,反应了半晌才急忙磕下头。

    “小民不曾偷盗过什么御赐之物啊大人!这玉……这玉是那位贵人用来买我楼里的姑娘和杂役的。”

    她指向段拂易,却立刻被冬卉呵责住:“住口!”

    冬卉转身,面向方大人拱了拱手:“回禀大人,这盒中之物,乃是十八年前外邦进贡,时兖国长公主诞下双生子,皇帝陛下大喜,特将此物赏赐给了长公主刚出生的女儿。”

    她微微偏向段拂易,“也就是我们夫人。”

    方大人更加错愕,他不过是个刚升迁上来的小官,何时见过这样的场面。

    “你……你家夫人是长公主的女儿?”

    “正是。”

    段拂易向方大人点了点头,即便戴着帷帽,也可以猜想到这些人的神色。

    “既然是御赐之物,我家夫人自然格外珍视,又怎么会用来换一个烟花女子呢?更别说什么小杂役了,这东西是前些日子就失窃了的。”

    王九妈还抱着幻想,跪着趴向段拂易脚边:“贵人,这就是你……”

    “行了,偷盗御赐之物,是砍头的罪过,方大人目光如炬,定能断清次案。”

    听到要砍头,王九妈慌得四下探寻,眼泪鼻涕一应都留了下来,她此刻也看明白了。

    “贵人为何要陷害我!为何啊!”

    直到看到一旁的小引和蒙文高,又急忙站起身朝他们走去,“就是他们,就是他们。”

    眼看着她要过来,小引急忙将蒙文高护在身后。

    她虽离开回春楼有些时日,骨子里却还是怕王九妈的。

    因着刚被卖到王九妈手里时,她性子烈,王九妈看她样貌好,觉得是可造之才,没少亲手教导。

    如今王九妈一走近,那单薄的肩膀忍不住颤栗,心头直发毛,就如溺水之人一般窒息。

    忽然,她眼前闪过一道黑影。

    看清时,孟轲已经挡在了她身前。

    王九妈被吓了一跳,旋即反应过来:“方大人,当时正是他同我去官府领的赤券。”

    孟轲冷冷道:“是我去的。”

    王九妈似看到了一线生机,看向方大人:“大人,你看他已然承认了,那块玉当真是这位夫人给我的。”

    “非也,那日是我花了些银子,买了小引姑娘和蒙文高。”

    方大人疑惑:“你为何要买这二人。”

    孟轲微微回过头,从小引的视角,恰好就看见他小半张脸,下颌线分明,挺鼻薄唇。

    唇瓣一张一合间,冷得可以凝结霜雪的声音缓缓流出:“姑娘买来自己用,那小孩买来讨好主子,淮阳县主簿可以作证。”

    小引探出头回道:“确实是这位小哥买的我们,未曾听说过有什么玉。”

    这些点点滴滴,让王九妈顿觉的通体生凉。

    “我有人证!我院中的打手都曾见过,是这位夫人说的要拿玉换人!”

    冬卉冷笑一声:“是吗?我家夫人前些日子伤了喉咙,如今半句话都说不出,王府的医官皆可以作证,和你与你说的拿玉换人?再者,你院中的打手都是你的人,说话自然向着你,如何可以取信?”

    “你们也都是她的人,说的话又如何可信?”王九妈反驳道。

    “非也,孟侍卫乃是肃王殿下的贴身侍卫,食朝廷俸禄,至于小引和蒙文高,也是刚从你处赎出不久,这些怎么算得我们的人?”

    “你……”王九妈气得语塞。

    她是风月场所昏惯了的人,自知胳膊拗不过大腿。就要心灰意冷之际,面前的婢女莞尔一笑,施施然道:“不过,我家门房说,并未见过王九妈,只见过一个一个驼背的高个男人,私混进过府里。”

    这话递得再明显不过,便是再蠢笨的人,也晓得如何接。

    王九妈急忙跪下,声泪俱下:“是,是我放才说了慌,这玉是我院里的严管事给我的,许是……他许是偷来的也说不定!”

    这一通事情搅得方大人头晕目眩,立即吩咐道:“去,将严管事拿回来。”

    段拂易抬手掩在唇边,轻呼了口气。

    冬卉立即会意,对着方大人福身:“如今案情明了,我家夫人也乏了,就先回去了。”

    方大人起身,摊了摊手。

    “大人不必送,只有一事,”冬卉声音放低了:“我家夫人与殿下成婚多日不曾有孕,不想造下杀孽,这些人虽犯的砍头的大罪,大人判刑时还请松泛些。”

    这也是段拂易对他俩最后的一点善念了。

    说完,她已站起身,领着冬卉走出了衙门。

    帷帽下,那张白皙的脸上久违地露出一丝松惬。

    下午有人来报,说严管事偷盗御赐之物,被判了杖责七十,流放三千里。王九妈纵容奴仆,私自买卖圣物,判杖责二十,徒刑五年。

    小引兴致勃勃说:“他们也算主仆一场,可为了活命,在堂上互相攀咬得如虎狼一般,看彼此的眼神就好像天大的仇人。”

    王二叹道:“也算是老天开眼,恶有恶报了。”

    如此,在明州诸事才算完全落地。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