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董卓废帝

    董白就这么静静看着面前的这个人。

    “圣子不是已经决定离开洛阳城了吗?”

    “这次是真的要离开了。”秦辰淡然一笑,“以离开洛阳,换取你的一个承诺,我觉得很赚。”

    秦辰就这么略显慵懒的3董白点了点头。

    “你爷爷要废皇帝。”

    “真的假的,说的跟真事儿似的。”董白一声嗤笑,虽然自她认识秦辰以来,对方说的大部分事情都已经灵验,但这件事与她自己有关,她总是不信的。

    这种事情一旦做出来,要么自家成为顶级诸侯,号令天下;要么自家被灭,一个不留。

    这是真正的兴家赤族。

    “他会这么做的,唯一的反对者丁原已经去找阎王下棋了。”秦辰淡淡道。

    “如果真的如你所说,我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圣子,都是朋友,你应该不会……”

    “注意的点…也就是注意一下王允和曹操罢了,这两个一个是老狐狸,一个是伪君子,都是口是心非的人物,最好是杀掉。”秦辰笑道,“当然,就算你说了他们也不会听。毕竟没有人会相信所谓的直觉去杀人。”

    “我知道了。”董白点点头,就离开了。

    ……

    “祖父!”董白一见董卓,就钻进董卓的怀抱。

    “诶,我的好孙女!”

    看到董白,董卓严肃的表情收起,变成了一个温和的笑容。

    董白略微有些犹豫,但随后还是娇声开口问道:“听说祖父已经不打算回西凉去了?”

    “白儿这是想家了?”董卓挠了挠头,“现在还不行,等到祖父做完大事,朝廷安定下来,就回西凉,对,回西凉。”

    董白知道他口中的“大事”,也从他的语气里知道了他目前的想法,但紧接着她又听到了董卓的一番话语。

    “大将军何进对祖父有提携之恩,祖父受大将军所托扶持大皇子继位,这才出兵前来洛阳!”

    “无奈天子羸弱,自身势力不足以与世家对抗!京城的宦官与外戚都已经被铲除,此时祖父如果领兵离开洛阳,似袁绍之流的豪门世家,恐怕反手之间便能够废立新君……”

    “我看陈留王本来是个聪明睿智的孩子,若是被世家把控在手里未免太过可惜,便想着直接让他上位。”

    “可是这些个世家,嘿,咱家已经顺了他们的意思,可他们却又不依不饶的开始反对!”

    “祖父既然已经做了决定,还要早早实行。”董白劝说道。

    “嗯,嗯,对,对!”

    ……

    董卓设宴,会集公卿,让吕布带领甲士千人侍卫左右。

    太傅袁隗与百官都到了。

    酒行数巡,众人都是半醉的状态,董卓又说出这番话来给大家醒酒:“如今陛下性格软弱,能力不足以守护先祖的宗庙。我想要效仿伊尹、霍光之前的做法,把皇帝废为弘农王,立陈留王为帝。若是有不从者,斩!”

    群臣面色惊恐,不敢对答。

    中军校尉袁绍挺身而出,对着董卓骂道:“如今陛下登基不过几天,并没有做出那没有德行,道德败坏的事情。你想要废嫡立庶,不是谋反又是什么?”

    董卓听了大怒,他对这个一直跟自己唱反调的袁家小儿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天下事在我掌握,我如今想要做这件事,谁敢不听老子的话?你是想看看我这口宝剑锋不锋利吗?”

    袁绍也拔出剑:“你的剑锋利,我的剑难道就不锋利了!”

    两个在筵上对敌。

    李儒拉住董卓,只见袁绍手提宝剑,辞别百官,离开洛阳向北去了。

    ……

    秦辰回到燕京,领着貂蝉和冯妤两人走回自己的府邸,张宁和甄家四女前来迎接。

    只见秦辰身后的两女似乎散发着光环一般,晃的她们这些老人自惭形秽。

    “这位是貂蝉,这位是冯妤。她们是我新纳下的夫人。”秦辰介绍之后,清了清嗓子,“宁儿,现如今为夫的夫人越来越多,论身份地位,日后比你高的也有。但你放心,你一直是正妻。至于在你之后的是谁……全凭她们自己争取。”

    张宁点了点头,然后又是摇了摇头:“我对夫君的正妻之位并没有什么想法,只要夫君雨露均沾,不辜负我就好。”

    “叮,请选择”

    “1.正妻是家的门面,应该用相貌、能力的最出色者,废除张宁的正妻之位,奖励.......

    “2.既然使用了圣子的身份,便不应废除圣女在后院的地位,遵从本心,仍然让张宁作为正妻,奖励......”

    秦辰也知道自己应该怎么选,自己的手下都是黄巾军出身,如果知道自己把圣女的正妻位置废了,那就是分分钟哗变。孰重孰轻,他还是掂量的清楚的。

    “叮,奖励已发放。”

    “诶?别别别别别,别撕!”

    秦辰一愣神的功夫,已经是落入下乘,可他很快就调整好自己的状态,转守为攻。

    ……

    幽州风调雨顺、民生和乐,秦辰左拥右抱的同时,逃出洛阳的袁绍被董卓任命为渤海太守。

    虽然这个任命有嘲讽的意味,但袁绍欣然接受。

    没办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自己已经远离了权力中心,还是个无权无势的角色。

    若是不听号令,真要是被弄了个不遵皇命的罪名,他袁家四世三公的名誉就臭了。

    九月朔,董卓请少帝升嘉德殿,大会文武。

    拔剑在手,对众官道:“天子性格软弱,不能统领天下长治久安。今有策文一道,宜为宣读。”

    一旁李儒读策文道:

    “孝灵皇帝,早弃臣民;皇帝承嗣,海内侧望。而帝天资轻佻,威仪不恪,居丧慢惰:否德既彰,有忝大位。皇太后教无母仪,统政荒乱,永乐太后暴崩,众论惑焉。三纲之道,天地之纪,毋乃有阙?陈留王协,圣德伟懋,规矩肃然;居丧哀戚,言不以邪,休声美誉,天下所闻:宜承洪业,为万世统。兹废皇帝为弘农王,皇太后还政。请奉陈留王为皇帝,应天顺人,以慰生灵之望。”

    读完,董卓高声喝道:“请弘农王下殿!”

    左右侍卫解刘辩玺绶,赶其北面长跪,称臣听命。

    群臣无不悲惨。阶下大臣丁管,愤怒高叫:“贼臣董卓,敢为欺天之谋,吾当以血溅之!”

    说罢,挥手中象简,直击董卓。被董卓身边武士拿下,董卓下令推下去斩了。

    丁管骂不绝口,至死神色不变。

    董卓请陈留王登殿,群臣朝贺已毕,便各自散了。

    董卓下令弘农王及帝妃唐氏于永安宫闲住,封锁宫门,群臣不得擅自进入。

    皇帝刘协时年九岁,改元初平。封董卓为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李儒劝董卓擢用名流,以收拢天下士人的心,又举荐蔡邕。

    董卓听闻蔡邕赋闲在家,又是当时名士,便下旨意征辟,蔡邕不肯前来。

    董卓亲自前往蔡府三次,还用上了开玩笑的口吻:“伯喈如不来,咱家当灭汝族。”

    蔡邕知道董卓是在开玩笑,不过他也没有那个胆子去试探董卓的底线,只得是答应出仕。

    董卓大喜,多次给蔡邕升官,让蔡邕当了侍中。

    ……

    “蔡邕当了侍中……嘶,我就说好像是忘了什么。”秦辰一拍大腿,“原来是忘了他的女儿。”

    一旁张宁听了笑道:“夫君这一路撷芳,可还有征战天下的志向了?”

    “为夫征战天下,就是为了这些美人,要不然这锦绣江山打下来岂不是无聊透顶?”秦辰笑道。

    “可惜了那刘辩,皇帝没当多久就被废掉了。”

    “刘辩已经是个苦命人了,按照先前对何太后的承诺,我应该出手保下他。”

    “保下他?”

    “想来我安排的人手已经联系上他了。”秦辰点了点头,“刘辩总是比刘协更适合当傀儡皇帝的,可惜无论是董卓还是那些世家都没有留意到这一点。”

    ……

    弘农王刘辩与弘农王妃唐姬两人居住在永安宫,刘辩整日哀叹,唐姬却是看着院子外被换下的董卓安排的护卫出神。

    “爱妃,你这几日怎么天天在这里发愣?”刘辩也是个心细、懂事的男人,这一日明显留意到了唐姬的异常,只见他走到唐姬身边问道。

    “殿下难道没有发现,这院子外面董卓安排的侍卫已经全部被换了吗?”唐姬悠悠道。

    “爱妃的意思是?”

    “有人想要救我们出去。”唐姬说道。

    只见她走到院门口,对那个值班的侍卫道:“你是董相国的士兵吗?我好像没见过你。”

    那侍卫一身盔甲,手拿大钺,只见他对着唐姬和她身后的刘辩屈膝行了一礼:“臣徐晃,见过弘农王、弘农王妃。臣是幽州牧秦辰的部将,实不相瞒,二位的寝宫周围已经全部换上了幽州牧的人。”

    “幽州牧已经为二位安排好了替身死士,只要二位愿意,随时可以出宫。”徐晃说完,拍了拍手,两名死士走出。

    刘辩和唐姬站在两人面前,只觉得自己在照镜子一般。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