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双笙火焰 > 第 2 章 熄灭的火焰

第 2 章 熄灭的火焰

    他们继续寻找着女儿,日复一日,动用所有的财力人力物力,王志与妻子何怡已全然顾不得家庭与事业。

    他们把王意托付给孩子的小姨何果,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找到王如,他们只知道一定会找到孩子的。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一年年过去了,关于王如还是杳无音讯。

    在那个年代,找人方法就是在大街小巷张贴寻人启事。

    一张张泛黄的纸张,王志与何怡不分昼夜的写,写了贴,那些被人撕掉的、被新纸张覆盖住的、被雨淋湿冲刷掉的都消失在了时间的洪流里……

    这天,他们终于看到了希望。王志接到了一陌生男子打来的电话,电话里说找到了王如。

    王志激动的听到这个消息后里,手机都拿不稳了,压抑着哽咽声抑制不住的激动。

    这时何怡也面露欣喜,这段时间她一下子衰老了好多。之前容光焕发的样子取而代之的是现在暗淡无光的面庞。

    王志也从之前的意气风发变成了如今的萎靡不振,胡子拉碴蓬头垢面,对于王如的失踪他深感自责。

    通话结束后,他们急忙赶往约好的见面地点,期盼早一点见到王如。

    王志一路开足马力,油门快几乎踩到底,何怡也没有提醒他减速,他们都同样的心急盼望着见到王如。

    连闯无数个红灯,王志提前半小时到了约好的地点,他们互相意味深长的看了对方一眼。

    “老公,你说,会是如儿吗””。

    “希望是,不,一定是的”。

    “你说这些日子她都经历了什么啊,她还这么小”。

    听到何怡这么说,王志紧紧握住了妻子的手。

    一家有名的饺子楼里,他们夫妻二人在包间里等了好大一会儿。

    王志有点着急,在原地不停的打转。电话一个接着一个催促电话那头,那边说家里有点事要晚一会儿到。

    何怡在一旁安慰:“老公,你别着急了,如儿一会儿就来了,也不在乎多等一会儿”。

    就在天色暗下去之前,有人敲响了包厢的门。

    “老,老公,何怡正要开门,王志的手一把按住了妻子,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妻子,何怡在丈夫眼里看到了这么久以来他的疲惫和对女儿的自责、悔恨。

    王志把手放在了妻子手上,推开了这扇希望之门。

    这扇门发出了沉重的“吱”声,仿佛是一位年逾古稀的老者开了尊口。

    确实这门的使用年限将近了,上面的木漆补了一次又一次,上面的划痕虽已被遮盖,但这一道道补漆越发像极了更大的划痕。

    这一次开门仿佛用了一个世纪那么久,多希望时间就定格在这一瞬间,没有门里发生的一切,更没有门外即将要面对的一切。

    来人是一个衣着有些褴褛、骨瘦嶙峋的中年男人。旁边站着一个被大棉袄帽子围巾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小孩,看不到模样。

    这时,王志先开口了:“张先生,您请进”。

    “好,好,家里临时有点事,路上耽搁了,不好意思了”。

    “不打紧,您这是哪里话,快里面坐吧”。

    待这二人这坐下,何怡便上下打量着这个包裹的像粽子的孩子。

    没等对方开口,何怡按耐不住说到:“您说的我们的女儿就是这个孩子?她有点不敢相信,面前这个孩子是他们的女儿王如。

    “孩子,你过来,让阿姨看看你”。

    这是个十人桌,王志何怡挨在一起坐,男人与这孩子与他们只隔一个椅子,男人坐下后,孩子紧挨着一旁坐下。

    王志夫妇双眼满怀期待期待这个包裹中的希望,等待着这个孩子开口,等待这个孩子走向他们,或是解开那条把脑袋包裹得只剩一条缝儿的暗褐色围巾。

    谁知这孩子并没有往前走去,也没有应答。

    看王志夫妇面露诧异,只见这时,男人用胳膊肘推了推这孩子,可这孩子还是一动不敢动,另一只手还扯着男人的衣角。

    这时,男人开口:“王先生,我是去年冬天在我们地里捡柴火,捡着捡着看见柴火堆里露出了人的衣服,搬开一开就是这孩子,就是穿着你们寻人启事上那样的衣服”。

    说着,把包裹着女孩的大围脖和破旧棉袄解下来。

    这时露出一张吓人的脸,只见女孩的脸满是烧伤的疤痕,五官扭曲不堪,整张脸没有一块儿完整的皮肤了。

    那男人又开口道:“这孩子,我们当时捡到脸就是这样子了,但是只剩一口气了,我接回家后依然神志不清昏迷了好几天,当时我们没钱,去不起医院,只好把乡里的大夫请来家中,大夫说是她幸运捡回这条命,然后给开了几副中药。

    几天后她醒来,问她什么也不记得了,他也不知道自己是谁,叫什么名字。身上唯一信物就是这件衣服。

    我那天来赶集,正好看见了你们贴的寻人启事,一看走失时间和我捡到她的时间没差多少,其他的年龄身高衣服,还有模样,虽然她被烧伤了,但轮廓还是和你们的描述的差不多,于是我第一时间就联系你们了”。

    “你是如儿?”何怡不可置信的看着眼前这个孩子,还穿着和王如当天走失时一样的衣服。

    可这孩子并没有说话,只是不停的点点头。

    “是你吗如儿?你来爸爸妈妈这边。”王志询问后,见孩子没有说话。

    “张先生,这孩子怎么不说话”?

    “哦,那大夫说是惊吓过度,得了失语症,既然现在孩子找到了,王先生您承诺给我的报酬,我照顾你们女儿这一年多了,加上给她看病的钱,花掉了我们好几年的积蓄,如今家里没有存粮,都揭不开锅了”。

    “嗯,是这样张先生,很感谢你带孩子过来与我们相认,这些日子辛苦您了,但如今这孩子面目全非,也成了哑巴。

    不如我们先给孩子治病,治好了等这孩子能开口说话并且恢复记忆,确认是我们家王如,答应给您的报酬只多不少。

    今天出门走的急没有带钱,现在天色也太晚了,您就住在这里,明天一早我们来给您送钱”。

    “那,那行吧,那就今天先不走了,听你们的”。

    “那我们住哪里”?“一会儿咱们吃了饭,我安排咱们住宾馆”。

    “宾馆,新鲜玩意儿,还没住过那地方”。

    “您不知道着新鲜事儿还多着呢哈哈,这太阳底下那有什么新鲜事。现如今来了,就好好体验一把,好了,这一路奔波了,让上菜我们先吃饭”。

    “好,好,您真是大方王先生”!

    不一会儿,饭菜上来,那人与女孩一顿风卷残云,王志夫妻二人就看着他们把桌上一扫而空,全程并未动筷子。

    面无任何表情,而后又相视一笑。

    饭后,王志将二人安顿在旁边的宾馆。随后告别。

    待二人进屋后有一会儿后,王志夫妻二人蹑手蹑脚返回那个房间门口,凝神屏气,两人趴在门上听着里面的动静。

    屋内传来那男人的责骂声,和女孩的哭声。

    几分钟后,夫妻二人再次离去。

    第二天一早,这男人按约定好的时间准备好等待着王志夫妻二人的到来,一阵敲门声过后,他迫不及待的开门了,可等待他们的是几名警察的到来。

    随后在警察局,警察的盘问下,那男人交代了实情。

    说因为家里孩子太多,实在穷的揭不开锅了,某天赶集看到一则寻人启事。

    于是回家后看到小时候掉进热油锅,脸被烧伤的女儿。

    那孩子原来也会说话,是他不让说,一说话就会暴露。

    看着身高年龄差不多便让一起骗王志夫妻,本是想得到那笔巨额报酬,改善下家里的环境,顺便把女儿送到有钱人家享享福。

    昨天一听还要给女儿治病,更高兴的不得了。

    殊不知高兴的太早了。

    真相大白后,警察问王志夫妇知否要追究这人的涉嫌诈骗罪,王志看了看那人和孩子,说:“就一顿饭钱,算了”。

    回家路上何怡问王志:“老公,你是什么时候发现不对劲的”?

    “从那孩子进屋,如儿丢了一年多,年龄体型再相仿,就算失忆了,女儿和我之间也是有心灵感性的,而且人的生活行为习惯很难改变,我们如儿不会那么吃饭的,再饿也不会”。

    “嗯,当我抓起那孩子的手,就更加确定不是我们女儿了。如儿从小都没有拿过重物,那手一看就是多年干活的手,那孩子也是可怜生在那样的家庭那样不不责任的父母”。

    “好了,这就说明我们的如儿可能还在哪里健康的活着,一定会找到的,放过那人,也是看在哪个可怜孩子的份儿上。

    王志夫妇没有想到的是,有些人的罪恶像种子一般。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