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背景:

    黎明纪2代年,黎明文明迈入机械动力时代,结束冷兵器时代跨入文明快速发展阶段。

    黎明纪3.2代年,黎明文明全面迈入电子信息时代,科技、文化全面爆发。

    黎明纪5.4代年末,黎明文明由多部族文明蜕变为统一的黎族文明,至此步入和平一统的时代。

    黎明纪6.36代年,黎明航天技术迅猛发展,初步具备开采周边行星资源的能力,进入初阶星际时代,同年光速理论体系被提出并得到初步构建,这一年史称黎明星际开拓年。

    黎明纪7.4纪年,在历时1个多代年的科研积淀并经历了多次行星移民计划失败后,黎明文明于黎明纪7.5代年掌握移民行星的能力,自此全面进入黎明系近地行星移民时代。

    黎明纪7.8代年,黎明学术界提出了超光速理论体系,同年社会体系发生重大变革,族人思想进一步解放。

    黎明纪8.5代年,超光速理论体系的发展趋于成熟并逐渐在一些领域进行应用性尝试,同时初步掌握恒星能源开采技术,恒星所具有的能源为开拓黎明系,促进黎明文明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黎明纪9.6代年,黎明文明摒弃过多的物质追求,逐步过渡到注重精神建设的全新文明体系。自此黎明文明开始追寻“真理至上、思维升华与精神涅槃”的文明信仰,初步构建以“真理”为核心的文明体系。

    黎明纪11.5代年,黎明文明科学界建立了微观粒子能量体系,量子技术全面发展,由裂变聚合作用产生的巨大能量为实现跨星际航行提供了可能。

    黎明纪13.4代年,黎明文明恒星开采技术基本成熟,同年掌握星际航行技术,自此迈入星际时代。

    黎明纪13.6代年,黎明文明为探寻文明最初的起源地,派遣黎明族人驾驶两艘名为“真理号”、“自由号”的星际飞船跨越三万多光年驶向彼岸系……

    正文:

    听说很久很久以前银河系的边缘有一道光,它能照亮所有的黑暗,初代的族人喜欢称其为太阳系,但到了我们这一代更愿意称它为彼岸系——在黎明的彼岸指引着迷失了方向的行者。它的存在对于我们文明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黎明纪0代年,自初代文明建立起的那个时代,黎明系的族人便将彼岸系视为信仰般重要的存在……

    很多时候,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望向这片广袤无垠的星宇,盯着那片璀璨的星河一看就是半晌,听说那里有过辉煌的文明。黎明纪12.5代年,科技大爆炸与真理信念擦起的火花点燃了思想解放、探寻真理的浪潮,为后续拉开黎明文明探索彼岸系的序幕奠定了科技与思想的基础。而这具有里程碑式的一次尝试,也成了黎明文明从物质文明彻底转变为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尽管时至今日黎明文明的科技已然到了十分发达的地步,但在面对现存的、残留在黎明系中有关彼岸系文明的记载却少之又少,其中大部分都是来自于族人世世代代的口口相传这一窘境时,却依旧显得十分乏力。

    黎明文明前前后后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究彼岸系文明的本源真相,试图去解开这个被当做信仰般刻在黎明族人世世代代骨子里背后的秘密。尽管文明溯源的进展不如人意,但依旧有很多的族人始终坚信我们的文明与之关系重大……

    黎明纪13代年,转眼间对彼岸系的探索至今已有0.4个代年之久(1代年约235.6年)。随着调查探究的层层展开,所有的真相似乎也和预期的一样开始逐渐浮出水面,但随着对更加久远的黎明纪代年的考察研究,却又让我们陷入到了更加扑朔迷离的漩涡之中。从黎明系残存的一些遗迹来看,黎明文明诞生之初最早可以追溯到黎明纪前2代年,但如果要追根溯源并且有实质性根据的时代,却只能从黎明纪0代年算起。而让我们万万没想到的是,在黎明系本土没能找到的实质性证据却在不久之后的一件星际事故中被发现……

    在黎明系文明史中,对前两个代年的记载几乎接近空白,对此后世的黎明史学家称其为“空史纪”。也正因如此,它成了我们黎明文明的四大未解之谜之一,被黎明族的学者打趣的称为“黑洞史”,以此来调侃它的秘密如同黑洞一样深不见底。但值得一提的是,彼岸系也同样被归纳到了四大未解之谜一列,而与“空史纪”相比,在黎明文明迈进黎明纪13.6代年后,原本毫无头绪的彼岸系谜团,却在这近0.6代年的探索中有了突破性的发现。其中当属黎明纪13.1代年时在距离黎明系外0.3光年处发现的战舰残害与在黎明纪13.5代年发现的类彼岸系的坐标的可信力度最强。

    黎明纪13.1代年,由黎明星宇联合局发起,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黎明文明行星移民计划成了这一代年主要的旋律。同年,一艘星际运输飞船在执行任务时发生故障偏离了原有的飞行航线,黎明星宇联合局在收到求救信号后的第一时间内派出人员前往救援。很快救援人员根据飞船传回来的坐标信号,在距离黎明系外0.3光年处的东北方向顺利找到了该艘星际运输飞船,而在同一地点被发现的还有一些飞船的残骸……

    这些飞船残骸与失事飞船一同被搜救队伍带回了黎明系,随着这一消息地不胫而走,立马引起了黎明学术界极大的重视,一大批专家学者更是为此奔赴而来。同时被吸引的还有黎明系社会各领域群体的目光,很快黎明系高层就组织人员对飞船残骸进行了全方面的研究,并从其中获取了大量关于彼岸系的信息。黎明系的研究人员参照传闻和收集到的彼岸系的轮廓组成、大致的星际方位等信息,利用光电离子理论技术建立起来的星空勘探系统对银河系进行了大规模的探索。终于于黎明纪13.5代年,在以黎明系为中心的东偏北22度34”的大概方位处,约距离黎明系32675.34光年的位置找到了与传闻中的彼岸系相似度高达百分之九十的恒星体系……

    在黎明文明这个将真理视为信仰建立起来的精神文明体系下,这一发现很快就引起了整个黎明系的轰动。在黎明文明各界的广泛关注下,对探索类彼岸系的呼声也日益高涨,逐渐发展到了势不可挡的地步。随后黎明文明高层就此事做出表态并宣告黎明星宇联合局将于13.6纪年前完成对该恒星体系探索的前期准备工作并将于同年派遣舰队前往探索。这一决定让整个黎明文明陷入了沸腾,全民雀跃。苦苦追寻未果的真相迎来了新的转机,而源自黎明族人骨子里的情感也仿佛在这一刻被触动……

    随着这些年来调查的深入,关于彼岸系的一切信息似乎都不约而同地都指向了“消失的那两个代年”,那两个代年究竟发生了什么?自文明建立之初是否又存在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这些难题都让参与考察研究的人员犯怵,而星际外“类彼岸系”的发现无疑是给我们提供了一条更加有效直接的方法———探索“类彼岸系”。

    就此,一场关于探究黎明文明起源和彼岸系背后真相的故事在这一刻被搬上了荧屏……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