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啦滋(奶奶)在我小的时候常跟我说很久以前有一种生物叫鲲鹏就栖息在那片星宇里,在那个曾被旧时代的族人称之为太阳系的一颗蔚蓝色的星球之上。其五千年一次轮回,扶摇展翅可达三万里(1里约415.8米,三万里约12474千米),直冲云霄亦可遮天蔽日,仿佛末世降临……

    ——

    13.6纪年1月21日

    今天是特别值得庆幸的日子,这或许是我出生以来最振奋的时刻。就在这天我收到了来自黎明星宇联合局“真理号”的入选邀请。在崇尚“真理.自由”的时代,能够以一名研究人员的身份登上为了探索类彼岸系而打造的“真理号”宇宙飞船无疑是莫大的荣幸。

    “只要能寻得真理,哪怕要付出生命也在所不辞。”这不仅是我自己的真实写照,更是千千万万黎明族人的写照。自黎明文明发展到摒弃物质追求的阶段之后,对真理的追寻、思想的升华就成了黎明文明体系下的黎明族人的毕生追求。

    从小接受的教育让我对于真理有着近乎狂热的热爱,黎明文明体系下的每个人打小就享有自由学习的权利,毕生学习的信念始终贯穿在每个黎明族人的心里。在我们的时代,所有的体力劳动及部分脑力劳动已然实现了全面智能化,跳出了劳动力与物质市场制约后的黎明文明迎来了思想解放的大浪潮。而以物质为主导构建的文明体系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在探知真理的道路上,黎明族人的思想维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真理”成为黎明文明体系下的主流核心价值观……

    当站在“真理号”舱内的那一瞬间,我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遐想,我们这一批人的名字将会被历史铭记,而我也将成为最先见证真理的那一批人中的一员。彼岸系近在咫尺,真理也只有一步之遥!

    作为黎明文明史学家当中的一员,我参与了大大小小的史学考察记录共103次,做出重大发现及考察贡献达23次,同样作为研究人员参与了残存在黎明系的彼岸系信息的考察及收集工作。而此次受邀前往彼岸系主要负责的就是史学考察研究这一方向,简单点说,就是记录黎明系与彼岸系之间有价值的信息,弄清楚两者文明本质上的区别与联系。据黎明星宇联合局发布的信息,参与此次考察的人员约有12000人,其中包括行星地况学家、生命学家等在内的各学术领域的科研人员共1000名,其中史学系包括我在内的研究人员共28名,舰队控制操作组1000人、安全护卫队5000人、后勤保障组400人,此外还有医疗设备组等等约4700人。除人员外,飞船还配备各种勘探飞行器、保卫飞行器等辅助开展调查研究的机械共计约52443余件。

    参与此次航行的大型飞船共两艘,一艘名为“自由号”,另一艘名为“真理号”。两艘飞船整体呈现月牙半球状,中间后四分之一镂空处作为整个飞船的助推区域,量子裂变产生的能量经过闭环结构作用能够达到能效的最大化。表面近乎球体却又有别于球体弯曲起伏的船体结构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了航行中宇宙黑子(存在于宇宙中不可见的负能量体,在物体运动速度达到光速时起到主要的阻力作用)流体阻力带来的影响,而在飞船表面则按一定功能次序配置有1000多个直径为2m的小型能量喷孔主要用于控制飞船运动的方向。整个飞船的直径接近120多公里,全速飞行下的速度预计可达1.041光年/天。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全速飞行抵达“类彼岸系”所需要的时间约是0.36代年,但考虑到一些突发情况及类彼岸系与黎明系之间的红移,预计实际的到达时间约为0.43代年左右……

    此外,为应对高强度、长时间的飞行带来的影响,船舱内设休眠舱12500台(其中500台用于备用)。除舰队操作组人员需要定期实行轮班制巡查以确保飞船正常运行外,其余人员都将在飞船上度过为期1周的适应期,随后进入休眠舱保持休眠状态且非特殊情况不给于唤醒。黎明文明体系下的人均寿命约为1.23代年,休眠舱可以有效确保飞船上的成员在到达彼岸系前保持充沛的状态。而飞船中内置的时空加速器(利用原子聚变和碰撞产生的巨大能量,经过收集、转化后反作用在飞船内表面保护层区域的轨道内。转化后的能量在特地轨道内形成一层内部能量保护层,借此抵消飞船在光速飞行下产生并作用在飞船上导致的飞船内部时间和空间发生断层式变化等主要问题的光能附加作用。)将用于抵消光速运行带来的相对时空滞后的问题,以确保船舱内的时间与黎明文明时间一致。

    关于最早提出的光速时间理论,可谓是星际航行基础理论体系当中一切后续动力研发理论的开端。“飞船保持光速飞行时,飞船内部的物体会受到相应力的作用或飞行带来的能量作用。只要能抵消掉内部受力情况或内部能量作用,即提供一个相抵力或能量,速度带来的相对时间滞后和静止效用就会被消除。理论上提供的能量越大,作用就越明显,当用于抵消光速飞行的能量超过光速飞行产生的能量时,飞船内部将不再受时间、空间的影响。”这也是黎明文明最初探究光速飞行技术提出来的基础时间理论。

    该理论在学术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一场针对光速飞行各方面研究的理论大战也就此展开。而在激烈的讨论中,原本剑拔弩张的各理论派系竟开始逐渐团结起来,在经过无数次实验的失败、完善并对理论进行多次推翻重建后,终于在黎明纪7.12代年健全了光速飞行的理论基础并将内置时间加速器的研发提上了日程。为星际穿梭做出了关键性贡献,而这段历史也被业内人士传唱为星际航天史上的一段佳话。

    ——

    《对立统一法则》中指出构建物质基子蕴含的中性能有两种特性独立形态:内禀属性能和宏观运动能。内禀属性能(以自旋能体现)不与外界发生能量转换和转移性相互作用,宏观运动能在与外界发生碰撞式相互作用中会产生能量转移。

    粒子的自旋能与自身的宏观自由能可以相互转换,旋转物质体的自旋能与宏观自由能可以相互转换。本质上微观世界反映在宏观世界上的共性,是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的辩证统一。宇宙中的一切物质体都在运动,证明一切物质体都蕴含有主宰整个物质体运动的中性宏观自由能,而地球上相对静止物质体的宏观自由能随地球运动体现,且一切相对静止的物质体都蕴含有能量。——来自《核力原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