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太平晚清十四年 > 第二十一章:天京之变

第二十一章:天京之变

    就这样聊了半个多时辰,肃顺实在想不出该问些什么了,终于把话引入了正题。

    他说:“伯涵,你可知当今江东大势?朝廷在江宁城外建的江北、江南两大营已俱被长毛贼攻破;现今长毛贼的势力已发展到了江北。皇上下狠心,在不久前敕令天下,许诺克复江宁者封王……”

    曾国藩用三只手指轻轻地捋着下唇几根花白的鲇鱼须,脸上现出一丝得意的神情,似乎刚才肃顺所说的一切全都在自己的意料之中。

    他轻轻摇着头,一本正经慢慢悠悠地说:“现今愚弟已入山为道,不再过问尘事,肃兄讲这些——是什么意思?”

    “实不相瞒,皇上此次遣为兄至此,便是要请伯涵重新出山。”

    曾国藩又轻轻地摇着头,一副厌倦的样子说:“尘事喧嚣,人心险恶。愚弟在此无忧无虑,快活似神仙,何必去卷入世俗,自讨苦吃?”

    “身在草泽,心系天下……为兄知道,伯涵过去有一些委屈之事难于开口。在离京之前,为兄已将你的委屈一一向皇上奏明,因此皇上……”说着,肃顺从衣袖里取出一块卷成筒的黄色丝帕,上面隐隐有些字迹。

    “这……这是?”曾国藩有些吃惊地问。

    “伯涵好福气!”肃顺会心一笑,把黄帕递给曾国藩。“你自己看吧。”

    肃顺静坐一旁看着曾国藩,等着看他涕泪俱下,泣不成声。未料,曾国藩看后却是一阵冷笑,接着便说:“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皇上把我曾某人当成什么了?”说罢,便随手把黄帕甩到了石桌上。

    肃顺大为震惊:“伯涵——圣旨!你这可是大不敬!”

    曾国藩双眼瞪得溜圆,直勾勾地盯着桌上的黄帕,许久没有做声。

    这一刻静得出奇,似乎连空气都凝结住了。

    “伯涵,你在刑部任过职,这抗旨不尊是什么罪,你可比为兄清楚。难道你疯了不成?”肃顺急得嘴唇发抖,手背在身后围着石桌不停地绕圈子。

    曾国藩缓缓地舒了一口气,对肃顺道:“肃兄,愚弟就对你直说了吧!不是愚弟想抗旨,愚弟此举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当今天下大事,相必肃兄你比愚弟清楚得多。长毛贼现今闹得正欢,大半个江东已落到了他们手里;湖南乡绅个个夜不能寐,唯恐一日长毛贼卷土重来。

    嗯,如果愚弟没猜错的话,想必肃兄你在来的途中应该遇到长毛贼了吧……连朝廷那些饱读兵书的大将都奈何不了他们,愚弟一介书生又能怎样?皇上太抬举我曾某人了,他把曾某人当成楚霸王和岳鄂王了。恕愚弟直言,愚弟可没有他们二位的雄心壮志;即便有——愚弟手下那帮弟兄也不是‘八千子弟’和‘岳家军’。”

    肃顺听出了曾国藩的弦外之音:出山——可以,但不是这个时候。他问道:“可是伯涵——皇上旨意为兄已带到,你若迟迟不动身,让为兄在皇上面前怎么交差?”

    曾国藩不以为然地摆摆手,似笑非笑地说:“你不说,我不说,皇上怎么会知道?难道说他是千里眼、顺风耳不成?”

    “伯涵,你这意思是……”肃顺看起来有些费解。

    “肃兄,这难道还要伯涵说明吗?你在京城做了那么些那样的事儿……那可都是在天子脚下,皇上他那一件知道了?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件事就算是被他知道了,伯涵以一个‘修整军队’的理由就足以搪塞……肃兄,你说呢?你——还担心什么?”

    肃顺听罢,立即由衷地竖起拇指,禁不住叹道:“高明,伯涵果真高明,为兄自愧不如!……对了,你准备何时出山?”

    曾国藩呵呵一笑,道:“先让那帮子长毛贼闹闹去吧,瞧着吧,他们闹不了多久了……”

    ……

    一道道捷报传进天京,天王洪秀全即刻下令犒赏三军将士。

    下属的功劳最终都累积到上级的头上,这是华夏民族自古就有的传统。

    天京城内文武百官举杯相贺,并争相为这次战役的总指挥——东王杨秀清庆功。这时的杨秀清也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开始不满于东王“九千岁”的位子,也想当“万岁”。

    可一国容不下二主,在杨秀清以“天父下凡”之名威逼天王洪秀全封其“万岁”一事发生后,洪秀全终于忍无可忍,决定先下手为强,遂密令北王韦昌辉诛杀杨秀清。

    本来,洪秀全只是想让韦昌辉杀他杨秀清一人;谁知韦昌辉杀完杨秀清后不知怎么想的脑子一热,竟以“东王同党”之名杀了杨秀清全家及其部众三万多人,闹得满城血雨腥风。

    远在湖北的石达开闻讯后,书信一封送到天京,并在信中严斥韦昌辉滥杀无辜的行径。

    韦昌辉杀人杀出了“瘾”,脑子又一热,竟派兵包围了天京翼王府,将石达开的全部家眷杀得一个不剩。

    这场大屠杀前后持续了十多天,天京城内红衣黄袍高干一时俱尽。

    历史上称此次变乱为“天京事变”。

    这次自相残杀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同时也给革命带来了严重危机,太平军将士无不为天国的生死存亡而感到忧心如焚;可当清廷得知这个消息后,朝中文武百官无不拍手称快,咸丰当即下诏“合朝欢庆一日”。

    天京变乱后,石达开自湖北起兵靖难,要求洪秀全顺从民意杀掉韦昌辉。洪秀全听到这个消息,也责备韦昌辉做得太过分。

    韦昌辉因替洪秀全杀了杨秀清,自以为功劳很大,受到责备后,心中甚为不服,便率兵围攻天王府。

    此时的韦昌辉早就失了民心,洪秀全率领城内的兵将和百姓进行反击,两天就败了韦昌辉。

    韦昌辉兵败缒城逃出天京,结果在江畔被巡逻的兵将抓住。于是,洪秀全下令将韦昌辉斩首示众,并派人把他的首级送到石达开帐下,请石达开回朝辅政。

    石达开见了韦昌辉的人头,心里稍稍宽释了一些;可一想到一家老小全被无辜杀害,他又不由得心中一阵酸楚。

    在李秀成的劝慰下,石达开决定以大局为重,回朝辅政。

    石达开被迎回天京,天国军民皆大欢喜。虽然这年石达开才二十六岁,可他在天国中已享有很高的声誉,合朝文武立即同向天王保举他主持国家大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