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千星魔尊 > 第二十三章 释狂

第二十三章 释狂

    刚才众恶人侮辱折磨青年书生之时,沈小义原本不想多生事端。

    他心中忧虑小石头的下落,又急于打探玄霜派信息,只想速速寻到陈绥安,确认黑井所在之处。

    他正想转身离去,却见常顺凶狠残暴,越来越过分,直欲取这可怜书生的性命,心中一股血气喷薄而出。

    父亲临终所托,穷吾一生须对得起这个“义”字,如今纵容这人间恶魔行此残忍之事,无异于亲力为之。

    当下纵身冲出,本能间发力使出凡人掌中掣臂背摔一式。

    招式虽然平平无奇,但他招式矫健沉稳,力道奇大无比,招式又闪电般迅捷,一众恶人被他惊得愣在原地,顿时觉得眼前这位少年武功深不可测。

    常顺右肩和右肘关节已因承受巨力而脱臼,倒在地上痛苦不堪。

    但他面目仍是狰狞凶恶,口中喝道:“给我把这个小子乱刀砍死!我今天非扒了他的皮不可!”

    众恶人原本犹豫,但常顺一声令下,七个人手持刀剑一拥而上,将沈小义团团围住,却无人敢砍出第一刀。

    沈小义不敢怠慢,一边观察着对手的身形步伐,一边躬身握拳做好战斗姿势。

    短短的片刻间,空气安静的可听到对手的鼻息。

    一恶人按奈不住,口中大喝一声劈出一刀,其它恶人立刻一拥而上。

    沈小义眼疾手快,贴着横空劈落的刀刃,一个转身瞬间移形到恶人后背,曲肘沉肩,祭出重重的一记铁山靠。

    只见那率先出刀的恶人长刀脱手,胸部瞬间向前突出,肩膀和腰身已然变形,在身躯飞出去之前,一口鲜血已自口中狂泻而出。

    恶人飞出数丈之外,喷出的鲜血竟在地上洒出一条长长轨迹。

    沈小义不等众人反应,又迎着密集袭来的刀剑之锋飞身而起。

    他双脚点踩剑刃,身体旋风般侧跃至两恶人身后,于空中连续踢出数记连环腿。

    两恶人连刀带人扑出一丈开外,来了个双人同步嘴啃泥,直撞的满口碎牙,痛苦哀嚎。

    他步伐身影过于迅捷,围观百姓只看得眼花缭乱,纷纷赞叹这位少年招式华丽武功卓群。

    却殊不知这些招式都是外功中最基础的招式,只因沈小义出招凶悍无匹,且又迅猛连贯,故而看起来畅快淋漓。

    常顺一众恶人虽不能算武功高强,但也均是多年的练家子,临阵对敌的经验更是丰富。

    众恶人见到沈小义身手了得,不由得使出全力,只见一片刀光剑海将沈小义围住。

    沈小义游走于对手之间,左躲右闪避开致命之击,接连拍出数掌,将两人重伤。

    然而他赤手空拳,攻击距离毕竟有限,于躲闪招架之中却不能全力伤敌。

    他心中刚有此念,却突然感到手中多出一把匕首。低头一看,腰中匕首不知何时已经出鞘。

    他不及细想,匕首挥刺而出。

    由于这几日连续练习凡人掌招式数十遍,沈小义已将招式内化于心,形成了本能性的出招反应,故而他手中虽紧握匕首,但招式却仍是凡人掌。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这般组合竟然神奇般的威力无比,将对手众人逼得不住后退。

    原来凡人掌上篇中本就是基础攻击招式,重在身形、意念和时机的结合,而此刻他以匕代掌、以匕代拳,更显得平中生奇、奇中藏险。

    更何况这匕首似乎与他意念相通,每一个招式都被匕首执行的异常凶狠。

    冰寒如玉的匕首挟着劲风,一时间杀意凛然。

    沈小义越战越勇,越斗越有信心。

    他躲开五人合力一击的三刀两剑之后,身形暴起,一个斜刺从对手肋下穿过,将匕首猛然插入其后背,同时左臂曲肘重击,重重砸在另一人脑后,那人双目突出、舌头伸出,瞬间倒地而亡。

    顷刻间两恶人毙命,围观众人惊呼,不少人四散离去。

    毕竟这是在光天化日之下,于市井中公然杀人,即使杀的是恶人,也足以让普通百姓惊惧。

    其余几名恶人渐露胆怯之意,招架之中步伐更为混乱。

    沈小义意念集中于匕首之上,心中再无顾虑,他于两招之内又接连杀掉三个恶人,似乎毫无收手的征兆,目光却更为决绝和冷酷。

    此时街上围观百姓已四散而空,他们从对少年的赞叹逐渐变成了惊慌和顾虑,最后则彻底变成了恐惧。

    转眼间只剩下两名恶人,内心早已彻底崩溃。

    一人转身想要逃走,被沈小义一掌击在后背,闷哼一声扑倒在地。

    最后一人将手中武器扔在地上,跪地求饶道:“大爷饶命,大爷饶命啊!”

    沈小义手中匕首高高扬起。

    “不可再杀……不可……”一阵含混不清的微弱声音自沈小义背后传来,他猛然惊醒。

    他看着跪在地上捣蒜般磕头的恶人,又环顾着周围满地的尸体。

    寒光熠熠的匕首在阳光反射下,直刺的沈小义感到一阵头昏目眩,手中匕首当啷一声掉在地上。

    跪在地上的恶人转身扶起躺在地上装死的常顺,飞也似的逃走了。

    沈小义回头望向已经几乎失去人形的书生,他嘴唇轻轻颤动,微弱的气息支撑着他挤出两个字:“感谢……”身体一歪又昏死过去。

    沈小义猛然想起了什么,他俯身捡起匕首,又将遍体鳞伤的书生背起,放在瘦红马上。

    他纵身一跃跳上马背,向东南方向疾驰而去。

    百柳巷距离燕来镇中心并不算远,加上骏马急奔,不消一炷香的功夫,沈小义已经看到前方街巷两旁那整齐而绵密的垂柳。

    街巷狭长而笔直,两排垂柳一眼望不到尽头。一阵微风吹过,柳枝婆娑婀娜,似是两排身姿曼妙的舞伶在随风起舞。

    沈小义却无心欣赏美景,他焦急的四处打探查看,终于在百柳巷深处看到了两棵盘根错节的老柳树。

    两树交相辉映,浓密的柳枝掩映之下,一面红漆大门紧闭,大门之上悬挂着黑漆牌匾,上书金字“德济九康”。

    沈小义急促的拍打门环。

    半晌后,红漆大门缓缓打开一条缝,露出一张稚嫩的小童面孔。

    小童尚未开口询问,沈小义却将大门一把推开,从马背上背起奄奄一息的书生冲入庭院中去。

    小童大急,在沈小义身后边追边喊,却是无济于事。

    闻得庭院中喧闹,堂屋走出一名中年男子,与正在庭院中乱窜的沈小义差点迎面撞上。

    中年男子喝问道:“何人在此喧闹?”声音自是雄浑有力。

    中年男子体态略胖但身躯笔挺,身穿暗黄方格锦青衣衫,腰间系着一条蓝色水纹绸带,手持一把黑色折扇,双目炯炯有神。

    沈小义焦急的问道:“阁下可是陈绥安陈郎中?在下沈小义,只因有人身受重伤,情急之中多有冒犯。”

    中年男子看到沈小义身上所背负着奄奄一息的伤者,立刻神色凛然,答道:

    “正是在下。闲话少叙,这位公子身受重伤,情势危急,请随我速速进入医舍。”说罢大踏步向庭院深处走去。

    沈小义紧随其后,进入医舍后,陈绥安吩咐沈小义将书生放稳于卧榻之上,命小童从院中老井打来一桶清水,并取来各类外伤医治药物。

    “在下需先对这位受伤的公子加紧医治,沈公子可去堂屋暂且等候。”

    沈小义退出医舍,随小童来到堂屋,只见到宽敞的房间内,四处挂满了字画。

    沈小义虽不是内里行家,但一眼望去,这些字遒劲有力,于沧桑辽阔之中暗暗透出几分风雅之意,而画卷内容则多是远山或怪石,每一幅画中皆有一位白衣女子。

    “这些字画俱是上乘佳作,敢问都是陈郎中亲笔所作吗?”

    “回沈公子,这些都是老爷在闲暇时所作。老爷平日酷爱丹青笔墨,他的作品在燕来镇可是非常出名的。”

    小童提起陈绥安的字画,似乎来了精神,接着道:“老爷写的字能值好些银子,一幅字能卖二十两白银,不过老爷却他从来不卖,只是赠送给镇上的穷人,至于受赠之人卖或不卖他就不再过问了。”

    沈小义点头,以赠字代替赠财,风雅含蓄之中,又隐含许多高明。多行善举的同时,也可顺便散播自己的作品,实在是一举多得。

    他上前细细观看画作。每一幅画中,远山怪石周围的景致都绘制的精细逼真,而占据画面主体的山岭巨石却轮廓模糊,看上去非常写意。

    这种工笔与写意的自然融合却给整体画面带来了别具一格的错落之美。

    沈小义对每幅画中都存在的白衣女子暗暗感到好奇。

    他细细查看之后发现,这位白衣女子体态稍显丰腴,胸前有一点红墨,右手按在胸口上,眉头似乎微微皱起,面部隐隐有痛苦之意,似乎正在对远处的山岭诉说着什么……

    “老爷的画据说更值钱呢!有人曾经上门出五百两银子买他的画,他断然拒绝。”

    “老爷向来只赠字不赠画,无论他画多少幅画,都会一一悬挂起来。堂屋内挂不下就挂在书房,书房挂不下就挂在医舍,全都挂满了他就一并卷起来束之高阁。”

    小童似乎打开了话匣子:“这十多年来,老爷几乎每隔几天都会画一幅画,从不间断。想来他所有的画作都能填满整整一间屋子了!不过,我却没见到堆积如山的画,也是件怪事……”

    小童的话尚未说完,就听见堂屋门口传来几声咳嗽声,陈绥安面立在堂前,露不悦之色。

    小童自知多言,吐了吐舌头,口中道:“老爷,我这就去烧水沏茶。”弯腰低头,从陈绥安身旁溜了出去。

    陈绥安踱步进屋,沈小义注意到他衣衫之上,已然布满了斑斑血迹,应该是刚才救治书生所沾染上的。

    沈小义起身正要开口,陈绥安却说道:

    “幸亏沈公子及时赶来,那位公子并无大碍,身上刀伤不深,并不会危及性命。只是头部遭受重创,需要好生调养一段时间。此外……”

    陈绥安顿了顿,眉头紧皱,问道:

    “沈公子,你可知这位受伤的公子是位身世显赫之人?”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