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山中晨雾 > 第六章 生日二

第六章 生日二

    “哎呦,老太君啊,您家这闺女长得是真惹人爱啊,我都恨不得拐我们家去,给我做闺女得了。”女眷到了之后按道理是直接引到后头院子里面听曲的,赵府院子东边有个人工湖,从外头河里引入活水,然后又经过大半个赵府出去,形成一个水循环。湖边建了个水榭,今日生日会主场就在这个水榭周边,水榭里面有一只唱小曲的,也在咿咿呀呀的唱着。

    目前这个拉着赵榕手不放说话带着浓厚的陕西口音的女子,赵榕实在不喜欢这人,脸上的脂粉跟刷墙似地涂抹的特别厚,身上还带着些许劣质香粉的味道,闻的赵榕实在头疼。看耳后,明显的感觉到她皮肤的黝黑。且满脸的褶子,凑近了看还能看到褶子里面卡了粉。给她做闺女?是要给她做儿媳妇吧~早上看着和她儿子一起下的马车,大概十来岁。

    “来,我这镯子虽然不是什么好东西,却也有些年头了,就送给你吧。”话还没说完就非常快速的把手上一个贼粗,且纹样雕花不甚精致的金镯子退下来给赵榕带上。镯子是活口,本来是很大的一个镯子,没想到这个杨氏竟然还摁了一下,让赵榕这个小小的手臂带上进入一下子取不下来了。赵榕只好回头看着祖母,祖母微皱着眉头点了点头,算是允许赵榕带着这个镯子了。

    祖母对着这个杨氏说道“你也是太客气了,已经送了礼还给什么镯子呢。”“嗨,这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全是看在您这俊俏的孙女,哎呦,真的是俊俏的闺女啊。”赵榕趁其不备,闪身站在了母亲旁边,杨氏抬起手又想抚摸赵榕头发时,扑了个空。她竟然也不尴尬,继续说笑着。赵榕内心是:这人有点厉害,却也是惹不起的人物。

    正想着,门房有人来报太宰、太师、太保、太尉、司徒、司空等府派人送了礼过来。原本赵榕生日就不打算大办,一个小辈生日,可不请这些人。可他们见着皇帝送了东西,所以各府也派然送了礼过来。这边大夫人带着大少奶奶去引来送往了。大夫人刚带着大少奶奶处理好那边事,这边又来报信说光禄寺、廷尉、鸿胪等府也差人送来了贺礼。大夫人、母亲和大嫂都投入到了迎来送往中,又还需要指挥着下人将各府送的礼物登基造册并妥善保管。还好大家都是训练有素,没有因为突然之间的人多事多而乱了阵脚。

    这边刚落定,门房又差人来报说安西郡王家人亲自前来贺喜。赵老太君立马领着人去二门迎接。赵榕听说,这个安西郡王是皇帝的堂侄,目前王室唯一的一位王爷。安西郡王妃是也是清河崔氏,是正房嫡支,真算起辈分来,还需要叫赵榕母亲一声姨。

    “家小女生日,也非整数,竟然劳动王妃大驾光临。实属愧不敢当啊。”赵老太君带着家里人行完礼后,与王妃寒暄。这位安西郡王妃估计才20出头,一身华贵的衣裳,越发衬托的人大气、美丽。见面客客气气的将老太君扶起来,并说“老太君客气了,今日吾仅带吾女前来,就当是吾为表妹庆生。吾夫君今日不得空,无法前来。在此告个罪了。”说完,后面一叠声的说“不敢不敢。”而王妃则又转头对着二夫人换了一声“姨妈。”赵榕看到母亲客气恭谨的与王妃寒暄。而后,换来赵榕跟这位王妃表姐见礼。赵榕恭恭敬敬的行李毕,王妃换来身边的麽麽,并将麽麽手中的盒子送给了赵榕,赵榕打开一看,是一只羊脂玉的簪子。因为上次祖母上次了一串手串好看,赵榕认识了羊脂白玉。这只簪子雕刻简单、大气,头部是一朵祥云,线条很是优美。小姑娘家家的也能带,只是今日赵榕的发型不能带。赵榕回头看了祖母一眼,得到许可后收下礼物并拜谢。赵榕与王妃女儿也一一见过后,一行人朝里头行去。赵榕跟在祖母旁边,与王妃的女儿一前一后行走,王妃这个女儿长得也很是漂亮,到也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人,但是想要成为朋友也是不可能。那就“相敬如宾吧”赵榕心想。不要互相得罪就行了。

    慢慢的人越来越多,祖母的位份、辈分都在哪里,所以来参加生日会的女眷基本会来拜见祖母。完毕之后再由二夫人或者沈麽麽引着去东边水榭旁边。水榭旁边,有稚嫩的声音在唱着赵榕听不太懂的曲子,各家夫人带着小姐们也在社交,大夫人说在湖旁边的望月楼给各家小姐们备好了歇息玩耍之地,然后赵榕就领着各位小姐们过去那边。

    赵榕带着一群小姑娘取到了水榭旁边的望月楼,说是望月楼,其实就是两层的一个小楼,二楼有个观景台可以赏月,所以称之为望月。

    本次除王妃的女儿外,其他姑娘家官职基本都比赵家官职低。但是赵榕还是找秦麽麽要了一张宾客名单,想看一下今日这群孩子都是谁家的孩子,也确定好各家官职官位,以防照顾不周:

    安西郡王妃清河崔氏,及女儿郡君7岁。

    一、九卿之一(太傅为三公之一)

    太常卿周如奎,子周爙及妻钟氏(大嫂的哥哥嫂子),子周代勤,女周荣5岁。

    二、中书省(大伯任中书侍郎)

    中书令李兆清之子李德铭及妻阳翟褚氏(大伯母的哥嫂),孙女李翩翩12岁。

    中书侍郎郑关佑,妻耒氏,子郑潇,女郑淳8岁

    三、尚书台(祖父录尚书事,等同尚书令;父亲任侍郎)

    尚书左仆射袁平翮,妻陈郡谢氏旁支,与门下侍中邵平之妻是堂姊妹。女袁筱10岁。

    尚书右仆射钟敏之,妻宋氏,女钟慧,3岁(钟氏的哥哥嫂子)。

    吏部尚书郎何幼珺,妻吴郡张氏旁支,双胞胎女何春竹、何春梅,均11岁。

    左民尚书郎王昙生,妻兰陵萧氏(母亲的朋友),子王运恪,女王运灵7岁。

    四、门下省(大哥任黄门侍郎)

    门下侍中邵平,妻陈郡谢氏,子邵沅狄,女邵沅旻9岁。

    给事中彭密,妻杨氏,子彭成,女彭媛13岁。

    其他五品及以下之人未带家属或子女。

    本朝皇帝也是主和的皇帝,武将权利越来越稀薄。除了在北边需要防御鲜卑侵犯的军队在之外,朝堂之上武将职位多为门阀士族子侄辈担任。且赵斕也是文臣,所以今日来的都是文官,无武将。朝堂之上,三公九卿的位置多为门阀士族所垄断,但基本无甚实权。以上名单中之人,均是朝堂中真正办事、决策之人,他们是门阀中比较突出之辈,或为九品中正制、察举制选举之人。而门阀士族则通过联姻等手段掌握或左右着朝廷。

    赵榕看着宴客名单中给事中一栏墨迹未干的模样问秦麽麽是怎么回事,秦麽麽回答是原本未邀请他们,但是他们自己来了,我们也不好拒之门外,就迎了进来。“就是给小姐金镯子的那一家。夫君是范阳太守举孝廉上来的。”张雨点头表示知道了。

    男孩子们已经跟着哥哥们去了前头的花厅,赵榕只需要负责女孩子们即可。

    赵榕带着郡君行在前头,其他的姑娘家跟在后头,赵榕想着这一路走过去不说两句话也是尴尬,还在想着怎么缓解尴尬,郡君尽然先开头了:“你们这个湖景是真的挺美的。”“谢谢郡君夸赞,这个湖是祖祖父在世时人工挖的,您看那边林子后面,那边有一条河,我们从河里引了活水过来,在这里成湖之后,沿着这边一直又流出去了,有时候还能看到小鱼从这里游过去呢。家里人除了我拦着,也没人拦着它们了。”一席话说的大家都笑了。

    郡君比赵榕也就大一岁,真说辈分还小一辈呢,可是却很小大人的指了指赵榕,说“你是属猫的么,怎么还要吃鱼?”

    “这不是好玩吗,捕到了就喂给桃酥吃。哦,桃酥是我养的一只狸猫。”“看样子你是个爱吃的,连给猫取名字都是点心的名字。”郡君笑着摇了摇头,一行人也到了望月楼,楼下没有太多布置,赵榕就带着各位一起登上了阁楼。一行人中有几个三四岁的小孩子,赵榕害怕她们围着护栏摔下去,就叫了几个丫鬟婆子守在各护栏旁边,并叮嘱各小姑娘“这边的护栏不一定非常牢固,所以我们在玩耍的时候不可以触碰护栏哦,小心摔下去。”各小姑娘们也都听话,没人往护栏边上跑。

    楼上备好了茶水点心,可以在这里听水榭的小曲,后面和楼下都有厢房,可以小憩,刚上来不久一个年仅三岁的小姑娘就抱着奶娘小声嚷嚷道想睡觉,奶娘想着这是在别人家做客很是不好意思,低声安抚着。赵榕见到了走到小姑娘面前并蹲下跟小姑娘说道:“小妹妹你想睡觉啦?”小妹妹看到赵榕过来蹲下说话,点点头。“那姐姐带你去睡觉好不好。”说完后面一群人都在笑,赵榕也不知道大家在笑什么,回头看了大家一眼告罪到:“我先带这个小妹妹去后头厢房,你们先玩先吃。”大家也都说去吧,不碍事的。

    等赵榕回来,一个大概12岁的姐姐拉着赵榕说,“那个小姑娘,你可不能叫妹妹。她是你嫂子的嫂子娘家哥哥的女儿,按辈分应该是你侄女,还要叫你一声姑姑呢。”赵榕抬起头对她道了一声谢,并道“谢谢姐姐提点。姐姐您也知道,我这是第一次出来见客,以前从来没有见过客人。这关系都有些搞不清楚呢。”赵榕也是在没想到这个小孩子竟然是亲戚。那其他是不是也有,回头去问问母亲和秦麽麽去吧,这一次就先这样了。

    赵榕想着光吃吃喝喝也没啥意思,最主要是,赵榕这里的人一个都对不上号,想着安排了大家玩个游戏,也能互相熟悉。最终商议下确定玩“藏钩”。

    藏钩游戏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人手中藏有一个小巧的玩物,然后与其他手中无物之人站在一起,另一组人猜看能不能猜对。猜错了罚酒一杯,猜对了对面罚酒一杯。张雨见孩子都小,手也小,就不能安排太大了的东西,就让秦麽麽安排了一颗温润的小石子,因人数为单数,两组分完多一人,赵榕就自告奋勇的成为那个“飞鸟”,游走在两组之中。

    分组时,何春竹表示一定要和姐姐何春梅分开,不在一。,最终参考了一下年龄后,分组如下:

    甲组:李翩翩(12)、何春梅(11)、王运灵(7)、邵沅旻(9岁)、周荣(5)

    乙组:郡君(7)、何春竹(11)、袁筱(10)、彭媛(9)、郑淳(8)

    赵榕则为飞鸟,一组待两局,作为一名流动人口。

    第一轮,赵榕待在了甲组。将石头藏在了何春梅手里,然后每人握紧拳头。喜枝在旁边喊了一声游戏开始,乙组的人从回廊进来,开始猜测。

    何春竹直接往姐姐何春梅那边去了,央着姐姐问“小石子是不是在你手里呀?”“我的好姐姐,你悄悄告诉我在谁手里?”软磨硬泡的嘴巴一直没听,姐姐何春梅也可能习惯了自己的妹妹,就是不动声色,稳如泰山。

    郡君先往赵榕这边走来,看了一眼赵榕的表情,然后很自信的说道“石子不在你手里”。然后走了,赵榕一个大人的灵魂都震惊于她怎么这么确信啊?

    袁筱进门也是直奔自己的表姐身边邵沅旻身边,又是一顿好姐姐好妹妹的叫着,刚好郡君也走了过来,看了一眼邵沅旻后,对着袁筱说,不在你表姐这里呢。袁筱偏着头疑惑的看着郡君,想问又不太好意思发问。

    郑淳进来后按顺序从左至右走了一圈,看了一下这个觉得是,看一下那个觉得还是,走到何春梅面前,看到春竹还在央着姐姐问东问西,说了一句“要不春竹姐姐你在看看别人吧。”

    彭媛从进门起就一直站在门口,左瞧瞧又看看,也不找人搭话。赵榕刚好坐在窗户边上,伸出头就能看到下面的太太夫人们。赵榕看到她的母亲在下面各种人面前游刃有余,就算是被落了面子也不气垒,继续与人谈笑。如此厉害的一个母亲为何生出了如此怯弱的女儿呢?

    大家都走了一圈后,讨论时,袁筱就觉得小石子在李翩翩手里;何春梅不管在谁手里,就说在自己姐姐手里;袁筱和郑淳商量了好久,还是不能确定在谁手里,而彭媛则基本未参与其中。最后郡君下结论说“在春梅姐姐手中。”赵榕很是奇怪为啥郡君猜测的如此准确,但是还是问了一句“确定了么,确定了我们就开咯~”。大家还在犹豫中,郡君点了点头说“确定”。大家摊开手掌,确实在春梅手中。赵榕忍不住向郡君问到“为何如此确定?”郡君神秘的回答说“天机不可泄露。”赵榕愣了一下之后笑了,郡君也还是个孩子而已呢,竟然有点可爱。

    当春梅打开手掌的时候,这边赵榕和郡君聊上了,那边春竹也和自己的姐姐嚷嚷了起来“姐姐你藏的好深啊,连我都被骗了…”。

    而袁筱、郑淳、邵沅旻、王运灵那边也聊的热火朝天,好似在分享着经验。周蓉太小,李翩翩带着周蓉加入到了郡君与赵榕一组,单单落下彭媛一个人站在那边左右不得劲。

    赵榕是在看不下去了,换了一声彭媛,问到“你曾经玩过这个游戏么?”彭媛摇了摇头,未做回答。赵榕真的很想放弃,但是今天她是东道主。“我也没玩过呢,这是第一次玩,刚还震惊于郡君竟然如此厉害,一猜即中。可惜了郡君不愿意把她的锦囊秘籍献出来呢。”赵榕站起来拉了彭媛坐下并笑着说道。大家也都偏头朝这边望过来,彭媛更别扭了,赵榕是在没办法了。

    “就算有锦囊秘籍,也不会给你学了去的。”李翩翩打趣到。“就你会编排,看我不撕了你的嘴。”郡君作势要撕了赵榕,赵榕边侧开了身子边向郡君道歉到“我错了,郡君姐姐,我再也不敢了。”

    大家笑闹一会,输掉的甲组每人喝了一杯后又继续游戏。后面完了几次,赵榕是一次都猜不出来的,李翩翩和郡君两基本正确率是极高的两人。玩笑一回之后大家也都累了,休息一下喝了点茶,就安安静静坐下来聊天了。何春竹像是有啥大发现的找赵榕来咬耳朵,赵榕听了半天没听清楚,最后被何春竹拉到了外面来了。

    何春竹指着楼下人群中彭媛的母亲说道:“她就是彭媛的母亲杨氏,说是弘农杨氏,但是看看哪里像弘农杨氏之人,我堂嫂才是真正的弘农杨氏呢。”难怪何春竹会不喜欢彭媛呢,原来症结在这里哦。赵榕想着。

    “他丈夫是是范阳太守举孝廉而成为给事中的彭密,听说他们当年家里穷到揭不开锅,而母亲又卧病在床,为了给母亲补身体,彭密放自己的血喂养母亲,杨氏就割自己的肉。最后差点把彭媛给杀了。所以你看彭媛才那么畏畏缩缩的。”赵榕想了一下,春竹的父亲是吏部尚书郎,吏部管的就是文官的任免、考核等,难怪能那么清楚的了解彭家的事情。只是赵榕听到这个事情却觉得不寒而栗,这是什么样的三观才能催生出如此极端的行为啊。察举制是为了平民百姓能够进入到权利范围内,但是却也被一些人加以利用,让其成为如此畸形的一种选官制度。就他们这样的人,以后为了权利又会做出什么出格事情呢?现在还不得而知。

    时间快速地流逝,客人们也开始陆陆续续的回去了。赵榕送安西郡王妃与郡君回去的时候,郡君突然说“你就叫我闵蓉吧。”

    “啊?”赵榕一下子还没反应过来,楞楞的啊了一声。

    郡君对着赵榕犯了个白眼,继续说道“我的闺名叫闵蓉,你以后就叫我闵蓉吧。”赵榕这下听清楚了,心想:这是要和我做朋友?想归想,赵榕还是立马答应了。并越好以后没事可以一起约着出去玩。

    宴会结束,赵榕也觉得非常的累,不过好处是交到几个朋友,大家都约定以后没事可以一起聚聚玩玩。何春竹最是积极,已经约好了本月十六去镶翠楼看首饰去。原来对于饰品的喜爱,真的是从古至今都是如此啊。

    赵榕以为本次宴会会像以前看的小说一样有什么推人下水啊,或者吵架拌嘴的情节。没想到这个时代的孩子们,一个个家教都非常良好,就算是三岁的小朋友,也是从不与人争执。大家都是温柔、谦恭的与人相处。赵榕又一次看到了现、今的对比。看来自己的德行修为还不够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