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新征途爱在雪花飘落时 > 第八十一章 围炉夜话

第八十一章 围炉夜话

    会后没多久,副书记赵毅和组织部长关向英来海阳镇调研,点名要去孙家庄村看看。曹东林和陆铭陪着两位领导来到孙家庄,参观几户沼气池后,在村委会议室开了座谈会。赵毅点名让张家栋讲一下工作经验。

    张家栋就如实汇报他到村后的工作情况。

    赵毅没想到孙家庄驻村干部是这么年轻的一个人,看他汇报条理清楚,话说得也实在。张家栋汇报完后,赵毅说道:“你就是张家栋?我看你说的几条都是不错的经验,农村工作还是在于村委班子,村看村,户看户,农民看干部,村带头人选的好就能推动村里工作。做农村工作也要讲方式方法,你让村卫生站做的卫生健康宣传单,我看就这个方法就很好!你到村后主动提出卫生整治,证明你不想在村里混日子,是想为改变村民生活环境做点事情的。把你的工作心得总结一下交给关部长,有机会去县党校交流一下驻村经验。”

    张家栋点头应喏。

    赵毅又给组织部长关向英说:“驻村的干部我看也要年轻化,年轻人有想法,有干劲,有眼界,有学习力,他们更能给村里带来更多改变。刘区长也说过,他说用好一个驻村干部,就能激活一个村。我们不能总把一些老油条放到村里放任自流!当然,更不能让能干事想干事的年轻人吃亏,要给予这样能干事的年轻人提供更好的平台。”

    张家栋是丁晓彤亲自找关向英办理的入职,他能去市党校学习也是丁晓彤打过的招呼。这批干部去市党校学习前,关向英和他们见过面,他对张家栋有印象,他也知道张家栋是丁晓彤的关系。

    关向英接着赵毅的话说:“组织部会按照赵书记指示研究年轻干部驻村的课题。赵书记,张家栋是区委办下来的,他是组织部重点培养的后备人才。”

    赵毅又看了看张家栋,还是没有想起在区委办见过这个年轻人。他心想,既然是区委办下来的,怎么给安排到村里了呢?想到这就说道:“对于在基层有贡献的干部,镇党委也要重点关注,不能让真正干事的人流汗又流泪。”

    赵毅和关向英这次来海阳镇,主要是考查部分镇班子成员的,海阳镇人大主席要调到其他镇当镇长,上面动一个干部,下面就会有一连串干部受益。

    副镇长冯立军分管的计划生育工作,今年提前完成了指标;分管的沼气池工作又拿下了省示范村。

    曹东林去区委汇报工作提议让冯立军任镇人大主席。如果冯立军任人大主席就会空出来一个副镇长。刘瑞格不知道从什么渠道得到了消息,他前几天找赵毅、关向英都汇报了工作,刘立飞也给赵毅提了一下刘瑞格。刘瑞格上面工作做得面面俱到,计生办提前完成计生指标,也是符合提拔条件的。

    这次赵毅和关向英来海阳镇,就是最后考察一下海阳镇班子。然后,把建议提交给马书记。赵毅点名要去孙家庄村,完全是因为区长刘立飞的一句话而心血来潮。

    俩区领导走后,陆铭想副书记赵毅点名去孙家庄,似乎有专门给张家栋站台的意思。关向英说张家栋是组织部重点培养的后备人才,居然两个常委都挺张家栋。张家栋是他主导下调到村里的,想到这里他就后背发凉,觉得调整张家栋去孙家庄做的过于鲁莽了。

    区沼气池工作推广会结束后,其他村镇都来孙家庄村参观学习,区里一共就三个省示范村,孙家庄村又是三个示范村里沼气池建设最多的村。每天都要接待几批来参观的其他乡镇村领导。这给陈红梅增加了不少负担,每来领导参观,孙大军都给李校长打招呼让红梅来做解说。

    这晚刚吃过饭,陈红梅来叫张家栋去学校打扑克牌,说是李老师有事回家了,三缺一。

    扑克牌玩的是打升级,张家栋和陈红梅搭档,韩丽和丁敏搭档。打牌时张家栋言语间发现,韩丽和丁敏似乎开始了谈恋爱。张家栋心想俩人一动一静,一外向一内向,性格互补,他俩没准真合适。张家栋在她们宿舍玩牌结束,外面正在下雪。

    冬天又来了,看到飘雪,张家栋不由想起小洁。嘴里脱口而出年年岁岁雪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韩丽说:“张书记这是思念老情人了吧?”

    张家栋看看身后的韩丽和丁敏开玩笑说道:“由来只见新人笑,有谁看到旧人哭。”

    韩丽幽怨的看了他一眼。

    陈红梅看韩丽没有让丁敏离开的意思,就说道:“张书记,我送送你吧!”

    张家栋看出陈红梅有意给他俩空间,就说道:“陈老师去村委会坐坐吧。”

    陈红梅和张家栋往前刚走几步,韩丽后面喊着说:“岁岁年年人不同!”

    出了学校大门,张家栋问:“韩老师和丁老师在谈恋爱?”

    “你也看出来了呀?他们刚开始。”

    到村委会议室,张家栋把屋内蜂窝煤炉子口拉开,拉两个椅子到旁边说:“陈老师,坐炉子旁边吧,这暖和点。”

    陈红梅坐下后,看炉子上有个烤红薯,“张书记还藏着美食啊!”

    张家栋嘿嘿笑着说道:“这是我早餐。一会烤熟了咱把它吃了。我那屋还放着两个呢!”

    “你可真会吃。”

    “说我会吃,不如说我懒,天冷了,不想起那么早去彩霞家吃饭,就想了这个懒法。”

    红梅这段时间经常来村委会协助解说,有其他乡镇领导来参观学习,张家栋也需要陪同参观。俩人现在彼此已很熟络,张家栋已知陈红梅大他一岁,还有个是大学同学的男朋友,她男朋友毕业分配到邻县当了老师。

    陈红梅在炉子上烤着手说:“张书记未来有什么规划?”

    “我没什么长远规划,先把村当下的工作做好再说吧。要说短期目标,我还是想把村旅游做起来,但难度很大,目前还没找到好的解决方法。陈老师你是怎么规划自己的?”

    陈红梅叹口气说:“上大学时对未来有无数美好的憧憬,毕业分配后,那些梦想都被现实无情的戳破了。没有意外,我应该会和李宏伟老师一样,把自己一生奉献在这个村小学。”

    “看来你心有不甘喔!”

    “我读的师范学校是省重点,韩丽读的师范是市重点,我们高考时分数相差近一百分,但毕业我们分配在同一个学校当老师。换做是你能甘心?”

    “那你俩怎么会分在同一个学校呢?”

    “有关系的同学分到市里学校当老师,有钱的也能分到县城当老师。我父母把我供上大学已经很不容易了,怎还敢奢望他们为了我借钱去送礼呢?”

    “这样啊?”

    “你孙家庄后,拿下了省示范村,最近来村参观的领导挺多,张书记你是不是快高升了?”

    “我现在没想高升的事,就想着怎么在村搞旅游。如果村旅游能搞起来,那时候村里比市里也不差,村里有钱后,给你们工资补贴一部分!”

    “那我可期盼有这么一天了!”

    “对了,上面领导要我写个人工作总结,你帮我写一下吧?”

    “没问题!你先把大纲和重点写出来。”

    “那就先请你吃烤红薯!”

    两个年轻人吃着烤红薯,围炉夜话各自的工作和未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