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伪书生 > 第四十九章殷正茂

第四十九章殷正茂

    结完婚,王德白天努力学习,晚上努力造人。在家日夜操劳了一个多月,帮家里完成了秋收,让徐雪大了肚子。

    金秋十月王德辞别家人,北上顺天府,去挑战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场考试了。

    大明会试考试时间是农历二月份,王德为何会金秋十月就北上呢?这也是不想遭罪的办法,毕竟这十六世纪的大明,它既没有汽车高速,更没有高铁飞机。

    而中国每年冬天,淮河以北的河流湖泊就会结冰,无法通航。大家想一想冰天雪地里,顶着西北风在零下的室外,骑马或坐马车,要冻一个多月才能到北京,那种酸爽!

    更要命的是如果遇上大寒潮,下场08年那样的大雪,那你就困在路上,不死也错过了考试时间,在那儿抱着书哭吧!

    所以为了避免上述事情的发生,王德就选在金秋十月,京杭大运河尚末封冻前,提前去到北京,在北京那儿过个年,再参加会试。

    从家乡出发,王德先到了广德州城,打算先从广德码头坐船去太平府,然后再在太平府芜湖县的长江码头,坐大船过长江进到京杭大运河,去北京。

    既然到了广德州城,依礼施知州那儿自然是要去拜见一下的。于是王德到了广德州城,就去州衙递了拜帖,求见施知州。

    门房差役听王德报了身份,他就赶紧接了王德的拜帖,进去通报了。差役进去之后没多久,他就拿着一个大信封出来,递给王德道:“解元公,这是知州大人给您的。知州大人说了,他现在公务繁忙,无暇见解元公,请解元公见谅。”

    现在公务繁忙没空,多么典型的官方语言啊!就类似于后世去大公司应聘,人家让你回家等消息一样。这种语言王德懂,也大致猜到了这大信封里是什么。

    果然来到一个僻静处,王德打开信封,里面就躺着三十两银票,以及自已当日写的门生帖。

    说好的乡试考到前六,施知州就会将门生帖和推荐信送往北京,未来的徐阁老处。可现在这门生帖不但没送,还送还给了自己,这意思自然也就是翻脸啦!

    嗨,看来这施知州是在自己硬扛南直隶官场,害的他的同年兄原南直隶学政俞大人,被降职调往边疆后,就放弃了自己。也就是说徐阁老的那门橄,自己是高攀不起喽!就这么一边自嘲着,王德把自己当日写的门生帖给撕的粉碎。

    撕完了门生帖,王德拿岀三十两银票,和信封里原有的三十两银票,一起塞入了大信封。然后他又回到了州衙,让刚才那个门房差役,再去把这信封还给知州大人。

    门房差役接过信封,就朝州衙里面快步走去,而这时王德也转身去了广德州码头,对这州衙没有了一丝的留恋。人家把自己的门生帖退回来了,自己也把上次去乡试时,人家赞助的三十两银票给还回去了。从此大家清帐,两不相欠。

    坐着内河小客船来到芜湖,在此等了一日,就等到了要去北京的大客船。

    上了船见到船主,王德拿出举人的“身份证”,递给船主说道:“船主请了,我是上京赶考的举子,在船上要温书备考,需要清静。请问船主,船上可还有清静的头等舱单人间。”

    “哎呦,举人老爷,可是不巧,小的这船是打渝州南下的。这一路上所过州县,可载了不少像您这样,想赶在运河封冻前,去往京城的举子。而举子们都是要清静备考的,也都要单间,所以我这船还没岀湖广,就已经没了单间了。”

    “举人老爷,你看这样成吗?我这儿单间是没了,但次一等的双人间还有三间缺一人的,这三间里住的也都是你们南直隶安庆府、池州府、徽州府的举人老爷。要不举人老爷,小的现在带您去看看,您喜欢跟谁同住,那就住哪间,您看这成吗?”

    一听王德是上京赶考的举人老爷,船主忙毕恭毕敬的帮王德解决问题。而王德听船主说的有道理,他也不再纠结单间的事,点头同意了船主的解决方案,跟着船主去看房了。

    王德跟着船主上到了船舱顶部的一个房间,船主做禁声的手势,示意王德别说话站一边等。他自己则来到门口先敲了敲门,然后冲里头高声喊道:“举人老爷,举人老爷,这芜湖码头又上来位举人老爷。您看让他跟您同住行吗?”

    说完话,船主就不再多言,恭敬的站在了门口等。而没等多久这门就开了,出来位三十多岁的清瘦中年人。这中年人一出来,也不看船主,而是看向一旁背着书,提着行李的王德,拽拽的问道:“你哪科中的举,又是第几名啊?”

    “我今年乡试刚中的举,我叫王德,字子端,广德州独山镇人。”见人家问,王德赶紧回答。

    而王德王子端这个名字,现在大明的士林中,那可是头牌。于是王德这一自报家门,刚才还拽的跟二五八万似的这个中年举子,他立马就是一副看到鬼的表情,大喊道:“什么?你就是王德王子端,那个大闹鹿鸣宴的解元?”

    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啊!人家一开口就说岀了王德的糗事,王德也是无奈。于是王德拿出自已的举人“身份证”,递给那个中年人,并回话道:“对,我就是王德王子端,不知道兄台如何称呼啊?”

    那个中年人接过王德的举人“身份证”,在那上面果然看到了王德的身份信息,也就确定了自己面前的这个少年,就是大名鼎鼎的王德王解元。于是在确认了王德身份后,他先把王德的“身份证”递还给王德,然后拱手说道:“解元公有礼了,某殷正茂,字养实,徽州府歙县人。前届乡试的第三十五,惭愧惭愧,不敢跟解元公比。”

    殷正茂,这名字把王德吓了一跳,看过巜大明1566》的小伙伴,恐怕没人不知道这个殷正茂的吧!这家伙在电视剧里,那可是集巨贪与能臣为一体的奇人啊!

    而在明朝正史上,人们对这个殷正茂的评价,也是严重的两极化。一些人坚定赞许他清廉正直,另一些人则抨击他钻刺贪虐。反正是各执一词,各有各的理,后人们未知孰是。不过现在王德来到了这大明朝,倒是可以亲身解一解这道历史难题。

    知道了对方是大明奇人殷正茂,于是王德就坚定了要住进去的信念,客气的对殷正茂说道:“养实兄叼扰了,不知小弟是否有幸,能与养实兄同住一室啊?”

    “请,请,解元公客气了,能与我南直隶解元同住一室,一同上京赶考,这是我殷正茂的荣幸。来,来,来,解元公,殷某来帮解元公拿行李。”

    说着话,殷正茂就上手来夺王德手里的行李了,对于殷正茂的示好,王德也不拒绝,也就说着感谢的话,把行李让殷正茂夺去。

    进到房间卸下行李,王德给了船主十两银子,就把船主给打发走了。

    而等船主走后,殷正茂先帮王德归置好行李,然后他就坐自己床上,跟个好奇宝宝似的一个又一个问题,抛向王德。而王德知道像殷正茂这样一个有真本事的人,思想肯定不会淤腐。于是他就在回答殷正茂的那些问题时,一句“假大空”没有,尽量真诚,尽量直接。

    亳无疑问,王德这样真诚直接的与一个有真本事,且年已过三旬,思维成熟的中年知识分子交流,这是对的。这不,话还没说多久呢!殷正茂就是满脸兴奋的把王德引为人生导师了。他那求教的态度,就好像王德今年三十多,他十八九一样,这还真把王德弄的有些不好意思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