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伪书生 > 第五十章朱棣的鼠目寸光

第五十章朱棣的鼠目寸光

    跟殷正茂这么个奇萌住一屋,王德这船上的生活是饱受骚扰。这殷正茂还真是个好奇宝宝,一想到什么不明白的,就把王德当度娘搜,这把王德给烦的呀!

    说真的就殷正茂这烦人的劲,王德要不是想着自己若日后想要权倾天下,就需要一些能撑得住场子的马仔,帮自已以征不服。这会儿,王德是真想在一个风高月黑夜,把殷正茂这孙子给推下船,淹死这个王八羔子。

    想着日后还要指望殷正茂,给自己当牛做马,王德忍着恶心,天天装着一副真诚的笑脸,为殷正茂解惑。而殷正茂这一天天的,也被王德那四五百年后的思维方式所征服,将王德引为神人,不知不觉的坠落成了王德的脑残粉。

    就这样客船过长江,在扬州转入京杭大运河,又行了十天,在一个黄昏时分,到了京师的通州码头。

    因为天色已晚,此时下船会很不方便,于是王德和殷正茂又在船上住了一宿,第二日一早方才下的船。

    下了船雇了马车装上行李和备考书籍,王德和殷正茂就向北京城赶去。通州离北京城不远,马车只行了小半个时辰,就让王德看到了这座规模雄伟,气势恢宏的当今世界,最雄壮的城墙,北京。

    京师北京现在是整个大明王朝的心脏,东临辽碣,西依太行,北边紧挨着大明的百年死敌蒙古,南面则是一望无际,无险可守的华北平原。

    正因为北京的这种地理位置,所以北京自古就是中原王朝,防御北方草原民族的军事重镇。

    站在这天下第一坚城的脚下,一个人那是显得太渺小了。王德后世基建狂魔,大工程大场面见多了,此时面对这巍峨的北京城墙,他还尚能把持住自己的情绪,不显得那么没见识。

    可十六世纪封建社会土鳖殷正茂,就没有王德那么见过大场面了。他在见到这威严雄壮的北京城后,那模样就有些丢份了,一副正宗山里娃的傻样,指着那城门、城墙,城楼、角楼、箭楼,和那宽不下五十米的护城河,对着王德就是一阵阵的叽叽喳喳,跟只麻雀似的,真特么烦人。

    被烦的不行,王德终于压不住自己的“好脾气”,开口对殷正茂说道:“养实兄,你不是在应天参加过院试、会试吗?那应天城是当年太祖爷时的都城,那城墙修的也是很雄壮大气的!我觉得应天城跟这北京顺天府的城墙差不多啊!养实兄,你有必要这么大惊小怪的吗?”

    “什么叫大惊小怪?子端你少年聪慧,难道你看不岀这北京顺天府的城墙,跟南京应天府的城墙,它是不一样的吗?这顺天府的城墙相比于应天府的,不但更高大雄壮,关键是这气势,这气吞山河的帝王气!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我朝成祖壮哉!”

    说着这话,殷正茂就闭目脸仰天,张开两臂,一副陶醉的拥抱天地的傻逼样。

    看着殷正茂在那儿装逼,王德有些不爽了。于是他凑到殷正茂身边,压着声音说道:“养实兄,你认为成祖迁都抗元最前线的北京顺天府,是英雄气。可小弟却认为,成祖英雄是英雄,然鼠目寸光了。”

    “什么,你说成祖迁都这是鼠目寸光?子端你这是何意啊?”殷正茂面对着这大明都城,正在那儿进入忘我的境界,崇拜明成祖朱棣呢!冷不丁的王德来这么一句,说朱棣迁都是鼠目寸光,这把殷正茂给惊吓到了。于是殷正茂赶忙就此事,又向王德讨教。

    而王德看殷正茂由原来的天人合一,在那儿装逼,被自己一句话又变成了个好奇宝宝,对此王德很有成就感。于是王德拿捏着架式,对殷正茂说道:“养实兄大才,象棋总是精通的吧?养实兄,我且问你,你见过谁下象棋,把自己的老将顶在楚河汉界上的?”

    “这……?”殷正茂是个聪明人,而且还是个有极高军事天赋的聪明人。王德这么一指点,他也发现了这把首都顶在两国交战的第一线,似乎确实是傻了点。

    看殷正茂有些醒悟了,于是王德就继续说道:“成祖他老人家,当年迁都北京,咱不说别的,单就军事上来说。于他来言,他可以把北京作为一个前进基地,有利于迅速的调动军队和物资杀入草原,围剿蒙元残部。”

    “成祖军事天才,有很强的军事指挥能力,他手下的军队也都是百战之军,战力彪悍。所以当时蒙元见到成祖率领的明军,都是远远的躲开,然后在草原上打游击,根本不敢与我明军正面交战的。当时蒙元根本不敢与我明军正面对抗,那这自然就更不敢攻击像北京这样的坚城了。”

    “成祖时我明军,将是名将,兵是悍勇,蒙元根本不敢靠近这北京城。所以迁都北京城这一事,在军事上于成祖朝来说没错。可咱中华历朝历代,都是开国时军事实力强大,毕竟历朝开国时的军队,如果他们不强,他们也不可能打下江山啊!”

    “历朝开国时军队战力彪悍,可一旦转入和平建设,军队没机会再经常去打仗了,这战力下降是肯定的。毕竟古往今来,这强军都是在战场上刀光剑影,千锤百炼,从血与火中脱胎换骨中出来的。过去、现在、未来,这天下都不可能有哪支强军,是靠平时训练岀来的,强军它只会从尸山血海中千锤百炼而出。没有杀过人见过血的兵,就是奶娃娃,这一点永远都不会变。”

    “所以成祖当年迁都北京,他只看到了他自己的现在,他被自己的强大所迷惑。没有想到他的子孙,不可能像他一样能打,没有想到国家转入和平建设后,这军队的战斗力将会不可避免的下降。”

    “就像正统朝的土木堡,英宗和王振的指挥能力咱不多说。咱就说当时咱明军号称五十万,实际二十万是有的吧!而当时的瓦剌也先才多少人啊?三万而已,以二十万之众,居然被人家三万人围着打,最后还全军覆没,皇帝被俘。”

    “这场大败就很好的说明了,国家承平二十年,对军队战力的影响。遥想成祖时,瓦剌人敢以三万人进攻我二十万明军?我二十万明军会打不过他三万瓦剌人?”

    “所以土木堡之败,公正的说英宗和王振固然有责任,但主要原因还是我明军至宣德朝以后,有二十年没打过大仗了,那些久经战阵的老兵都年华老去,退出了部队。于是这土木堡时的我明军,也都是些没有见过血的新兵了,一群新兵蛋子,二十万打不过人家三万,这很正常。”

    “说了这么多,总之一句话,自信是要有实力做为保障的,否则你的自信,就是愚蠢。成祖爷实力雄厚,他可以有足够的自信把首都,顶在两国交战的最前线,天子守国门。可这就害苦了他的子孙,也害苦了我大明了。就像下象棋,你把将放到第一线,对手随时都可以将你,那你还不把主要力量,都放在将旁边,护着将啊!那这样,你还拿什么向对手发起进攻,去将对手啊?”

    “所以养实兄你看,我大明现在这大半的军队,不是窝在这北京城,就是窝在北京外围的宣大地区,每天傻呼呼的等着人家上门来打你,自己却动不了。因为咱这军队敢离开,人家立马就会杀到北京城下,到时你不又得赶快回援吗?兵家大忌啊,军队没了机动性,只窝在城里被动挨打,那失败是早晚的事,毕竟这天下还没有谁,能靠挨打赢了对手的。”

    王德啰啰嗦嗦的说了一堆,归结来说,就是大明把首都立在最前线,把自己的命门大开给了对手。而为了保护这个命门,大明的主要军事力量就必须得在这儿守卫。因此这大明主力部队,也就丧失了机动性、攻击性。明蒙战争的主动权也就拱手送给了蒙古人,而自己净窝在城里挨打了。

    殷正茂有极高的战争天赋,他当然知道军队机动性的重要。于是在听了王德的分析后,他也是低头沉思,深感这把首都放在战场第一线,牛逼是牛逼,但确实是傻了点。就像没有人下象棋,会把“老将”顶在“兵”前面一样。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