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伪书生 > 第五十七章忽悠

第五十七章忽悠

    离开定国公府,王德在城里逛了起来,这年代北京城,不是后世的那种只见汽车在路上跑,很少见到人。而是人挨着人,摩肩接踵很有人气的那种热闹。王德在里面逛,感觉这才是人间该有的样子吗!

    逛着逛着,看到路边一对乞讨的母子可怜,王德就把手里原来买给定国公府的糕点,施舍给了人家。看着人家向自己下跪磕头致谢,王德吓的赶紧跑开,还是不习惯啊!不过这会儿王德又觉得后世有好的地方了,至少物质富裕不是?

    远离了那对乞讨的母子,王德无意间就逛到了一家渔具店。想想要不了多久,这北京城就该冰天雪地,不适合钓鱼了。于是出身于江南,从小下河捕鱼捉虾的王德,这会儿就有些手痒,想去钓一天鱼,休闲一下了。

    于是王德就进了这家渔具店,买了全套的渔具,并按着渔具店老板的推荐,雇了马车去城外的所谓“西湖”去钓鱼。

    坐在马车里,王德灵魂穿回图书馆,在图书馆里一查才知道,明代这所谓的北京“西湖”,其实就是后世的昆明湖。这湖四周有后世著名的旅游景区,玉泉山,颐和园,海淀公园,风景那是很好的。

    当然明代的北京城,那只相当于后世北京的三环以内。而处于四环与五环之间的昆明湖,在这大明,那就是城外的乡下了,这风景也就比后世更原生态了。

    坐着马车来到“西湖”,一下车王德就被惊到了,因为王德这会儿在路边看到了大片刚被收割的稻田。北京在大明朝产稻子?这让王德怀疑人生了,不确定的下到稻田里,拨出了几根看看,还真是水稻。

    牛,真的牛,也算王德孤陋寡闻了,他还真不知道大明时代的北京城,出产水稻。

    不纠结这儿为什么会出产水稻,想想也合理吧,毕竟比北京纬度更高,气候更冷的大东北,末来还不是我大中华的水稻主产区吗?

    从稻田里出来,站在大路上,看着这澄澈的蓝天,感受着这风清气爽,舒适宜人的天气,以及四周那黄的银杏,红的枫叶………,把这北京郊外打扮得色彩斑斓的,分外好看。

    天气好,日头好,景色更好,这“西湖”边钓鱼的,游玩的,还有挎着篮子卖水果零食的,这把湖边弄的倒也很有人气。

    避开人多的地方,王德凭自己农村娃的经验,找了个可能鱼多的地方,先用从渔具店买的窝料打窝,然后他就折了根树枝,开始在地里挖起蚯蚓来。

    这时代的渔具店很有时代特色,有卖他们自己秘料配置的打窝料,却没有卖鱼饵的。王德尤记得自己刚才开口跟人家买鱼饵时,人家老板那一脸的懵逼样,怀疑人生的语气反问王德:“鱼饵,鱼饵在地里随便刨两下,那蚯蚓不就有了吗?”

    尴尬,太尴尬了,这事说起来,还是王德有时候不经意间,就会后世的那思维惯性。想着自己刚才岀的洋相,王德一边自嘲的笑,一边用力挖蚯蚓。

    这原生态的环境就是好,没一会儿王德就挖到了十几条蚯蚓,想想先用着吧。于是王德就上饵抛杆,开始钓鱼了。

    王德今天运气似乎是不太好,钓了有个把小时吧,他才钓上来两条麦穗鱼,一条小鲫鱼。那鱼小的,三条鱼加一块儿,估计也就只能凑个二两吧!

    正当王德盘算着,是不是再钓一会儿,就换个地方的时候,他后面传来了一声很有威严的声音:“这位小公子,可否将你手中的钓杆,借给某钓一会儿。”

    这声音很突然,把王德吓了一跳。他忙回头看,只见这时他身后站着一个高大魁梧,相貌堂堂,很有上位者气势的中年男人,一看这人就是个当官的。

    想着对方很有可能是个当官的,王德不想平白给自己招来麻烦。于是他站来向这个中年男人拱手行礼,说道:“这位仁兄,看气度你应该是位朝廷命官吧?你这怎么会连根钓杆都没有的?”

    “哦,某是京营里的一名军官,只是因为近来遇上了些不顺心的事,岀来散散心的,岀来时没想着钓鱼。适才在后面看小公子钓鱼,看了有好一会儿了。有些技痒,就冒昧的岀言向小公子借钓具了,小公子勿怪。”

    “原来是这样啊!那行,你钓会儿吧,不过这儿的鱼位似乎不太好,我钓了半个多时辰了,才钓上来三条小鱼。”说着话,王德就把手上的钓杆递给了这个中年男人,也侧身把自已位子让了出来。

    “无妨,无妨,钓鱼吗,不为鱼,只为散心。”看到王德递过来了钓杆,这中年人马上接过,并向王德解释,自己钓鱼只为散心,不为鱼。

    既然人家不为鱼,只是为了钓鱼而钓鱼,那王德也没什么好说的了。于是他又从包里掏出些打窝料,帮中年男人打了鱼窝,然后去湖里洗了手,转身就想去四周逛逛。

    而就在王德转身要走的时候,这中年男人又叫住了他,说道:“小公子一身生员服,又不是这京师本地口音,小公子你是不是提前来京赶考的外地举子啊!”

    “呦,大哥思维好敏捷啊!不瞒大哥,小弟我是今年南直隶新进的举子。因为怕冬天北方河道结冰没法漕运,不想在冰天雪地里,走上三四千里地赴京赶考。所以就提前三个多月,赶在运河封冻前,来了这北京。”

    “什么,小公子是南直隶今年新进的举人?南直隶文风鼎盛之地,小公子年纪如此轻,就能在南直隶那种地方中举,小公子大才啊!对了小公子,今年你们南直隶乡试,那个大闹鹿鸣宴的解元王德王子端,小公子是否相熟啊?”

    玛的,又是这事,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啊!王德无奈,但又不想骗人。于是他就再一次的掏出了自己的举人凭证,递给了人家。

    王德对于自己的问话,既不回相熟,也不回不熟,还把他自己的举人凭证递了过来,这让中年男人很奇怪。于是中年男人一脸疑惑的接过王德递过来的举人凭证,只一眼中年男人就撇过头去,在那儿不好意思的偷笑了,真是太尴尬了。

    看到中年男人笑的那么开心,王德有些生气,于是他语气不善的说道:“这位军爷,笑够了没?不管笑没笑够,能否麻烦你,先把我的举人凭证还给我啊?”

    “对不起,对不起,某失礼了,对不起解元公。”说着话,这个中年男就边笑,边将举人凭证递还给了王德。

    对于中年男人的无礼,王德现在很不高兴,于是他就很不客气的将自己的举人凭证一把夺过,转身就走。

    而就在这时,这个中年男人又一次的出言叫住王德,说道:“小公子慢走,小公子能在南直隶中解元,那肯定是经天纬地之才。不知小公子能否帮某解解惑啊?”

    “解惑,你有什么惑要解啊?”

    “小公子,近前谈,近前谈。”

    既然人家邀请,王德就过去一屁股,坐在了那个中年男人旁边的草地上,等着人家开口。王德如此豪爽,一点不讲繁文缛节,这也让这个中年男人心生好感。

    于是这个中年男人就对王德说起了他的惑,他说道:“解元公啊!事情是这样的,我家是世袭军职,一从军就是军官。而且我家与我们将军家,十分的要好,所以我无甚功劳,就能年纪轻轻的步步高升到高位。”

    “因此我的手下就有很多不服我的,更要命的是这些人都是军中老资格,都是我以前的上级,甚至是我父亲曾经的上级。不动这些人吧,我是实在受不了他们在我面前倚老卖老。可动他们吧,这又会让手下人觉得我这人不讲情面,跟我离心离德,以后不用心办差。这动也不行,不动也不行,这可烦死我了。解元公,你大才,你能不能帮我岀个主意啊?”

    中年男人说完,就一脸期待的看着王德。而中年男人的话,王德也听明白了。这种事在后世富二代接班的初期,基本上都要面对,而这处理的办法吗?后世网上各种小视频,也是大神们一人一个高招。

    于是在听了这个中年男人的话后,王德也是结合后世小视频,以及现在这大明的现有条件,现有法律,一出口就是一套套的各种阴谋阳谋,没几分钟就把这个中年男,给忽悠成范伟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