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伪书生 > 第七十四章煤铁联合体(下)

第七十四章煤铁联合体(下)

    吃完早餐,王德就回了自已的帐篷。而陆炳刚才也确实被王德给忽悠到了,认为王德可能会做岀什么了不得的“天书”。于是他给王德配的安保,是帐篷外每一个方向两个人,一人为私二人为公,绝对不许任何人看到王德写的东西。

    另外为防万一,陆炳还给王德这里,配了一个他绝对信任的总旗官,让这个总旗官负责领导王德这里的安保工作。

    不理会自己帐篷外突然站了这么多人,进了帐篷后王德把笔墨纸砚摊在小桌上。然后他就灵魂穿越回图书馆,在图书馆里开始查阅英国工业革命时期钢铁工业技术的进步。

    一查资料王德气的吐血,玛德,原来只是最基本的用焦炭炼铁这一项,英国人学会还得等到大明亡了后的十八世纪啊!这特么现在欧洲钢铁工业落后大明几百年,类似于后世非洲与欧美日的差距啊!可后来……。

    嗨,一声叹息,都是老祖宗们自己不争气啊!看着这小英子现在落后咱几百年,后来确能凭着技术上的优势,百来个虾兵领导着几千个阿三,就把咱泱泱中华打的跪地叫“爸爸”。

    以致于后世阿三吹牛皮他们的军队比中国强,证据就是他们的军队曾占领过中国的首都,而中国军队却从来没有到过他们的首都。阿三们好有道理,在这方面咱还真无言以对。

    毕竟人家阿三的军队由英国人领着,确实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时,曾两次占领过咱们的首都。而咱们的王师,在历史上也确实从来没到过阿三的首都。耻辱啊,就阿三那种逼样,都曾两次打进过咱们的首都。你说,咱这脸该往哪儿放?

    想到这些,王德那个气啊,太特么丢人了!因此王德愤青劲一上来,就在心中发誓,原时空中华在列强面前跪了百年,可这时空,我王德绝不允许这样的事再发生。这时空,我要把大明龙旗插到阿三和小英子的头顶,我要让大明王师在德里在伦敦阅兵。

    心中怀惴着光耀中华的伟大理想,王德开始用心查找那些资料。为了计划的完善性,王德还不辞辛苦的,去查了些专业的钢铁工业技术书籍,以及我们建国初期曾在钢铁工业中,交过了那一笔笔学费。

    根据图书馆里的资料,再综合大明现有的工业技术水平,王德决定让原时空在大清才出现的大规模炼钢,提前在大明就出现。为此在炼钢技术上,他选择了1856年由英国人亨利.贝塞麦,第一个公布出来的贝赛麦转炉炼钢法。

    贝赛麦转炉炼钢法,这一项炼钢技术革命性突破,被后世钢铁工程师们普遍认为,这是人类现代钢铁工业的起点。

    这种技术不需要另外加热源,主要以液体高温铁水为原料,从转炉的底部、顶部、侧部,吹入空气。这样空气中的氧遇到铁水的高温,就会产生巨烈氧化反应,铁水中的那些主要影响钢轫性的碳元素,就会被氧化成二氧化碳,从铁中离开。

    而这一氧化发应过程,会释放出大量热量,使炉温快速上升到一千六百度左右,反应非常剧烈,象火山爆发一样,整个过程可持续三十分钟,然后就可以简单的炼出一炉钢了,效率非常高。

    当然这种炼钢法也有它的缺陷,比如脱磷效果不好,炼出的铸锭内会有气泡。不过这些二百多年后在欧洲还是问题的问题,在现在的大明早己不是什么问题。

    因为大明的炼铁师们虽然不懂什么科学原理,但他们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早知道了在炼铁时加一些石灰石,会让炼出的铁更有强度。而加石灰石正是炼钢时脱磷的好办法,这一点欧洲人要再过两百年才知道,正如他们要再过两百年,才知道用焦炭炼钢一样。

    王德选定贝赛麦炼钢法,作为大明炼钢工业的起点,这是完全考虑了大明现有的技术条件的,也是对于大明现在最切实可行的一种炼钢方法。

    当然在贝赛麦炼钢法的基础上,王德也加进去了一些后来人的一些小改进,比如先将空气加热,热风吹入这样效果会更好。以及后来宣钢、首钢在炼化龙烟铁矿石时,交过的一些学费和解决的办法。

    就这样辛苦查资料,辛苦开动智慧,最后王德洋洋洒洒的写了十几大张纸,把各种技术的实际操作方法,有什么优缺点写的明明白白,临近午饭时才写完。

    写完这大明也可以说是全人类第一个炼钢厂的规划,王德拿着这十几张规划纸,就满心愉悦的走出了帐篷。

    王德一走岀帐篷,那个在门口值勤的锦衣卫总旗,忙上来恭身行礼道:“大人,卑职锦衣总旗张号,听侯大人差遣。”

    锦衣卫总旗,正七品的官阶,相当于县太爷。这么大的一个官,在自己面前却口称“卑职”,这让王德心里还是有那么些小骄傲的。

    于是王德虚荣心起,拿捏着架式说道:“张总旗,你们指挥使大人现在所处?”

    “回禀大人,我们指挥使大人,现在河边。”

    “行,那你带我去吧!”

    “诺”

    应完诺,这个叫张号的总旗,就在前面开路,领着王德去河边了。

    来到河边,王德看到这儿新又垒起了一座炼铁炉,旁边还堆了一大堆焦炭和石灰石,陆炳正站在那儿支使着手下炼铁。

    王德走过去,来到陆炳身后,笑着打趣道:“陆大人,好忙啊!”

    “呦,解元公你出关了,看到解元公手里拿着这一堆纸,看来陆某今天,这是又要有大惊喜了。来,来,来,解元公,咱们去船上谈。”

    听到身后王德的声音,陆炳马上回头,当他看到王德手里的那一叠纸时,他知道王德已经是做完规划了。于是先打趣了王德几句,然后就示意王德,去河边自已的那艘坐船上,两个人单聊。

    随着陆炳上船,陆炳将船上船下的人全部支走,然后就领着王德去了船头小桌上坐。

    一坐下陆炳就给王德倒茶,笑着道歉道:“也不知解元公这么快,就会做好计划,没准备。这茶也是我一早放这儿的,我在下面累了渴了,就会上来坐会儿喝两口。这么长时间,这茶都放凉了,解元公别介意,等回京城,陆炳定会备上桌好的,向解元公请罪。”

    陆炳话说的很客气,王德本也没想在这口茶上计较,更何况新千年新人类,本就更习惯喝凉茶。于是王德不接陆炳的话茬,把手里的方案递给陆炳,转换话题道:“陆大人,这是小生为我们未来的钢铁厂做的计划。陆大人您看一下吧,有什么不当的地方,我可以给你解释,也可以改。”

    “好的,好的,陆某拜读一下。解元公,你喝茶你喝茶。”

    从王德手中接过那份计划,陆炳一边看一边招呼王德喝茶。刚看了个开头,陆炳就抬头问道:“解元公,你想把铁厂开在宛平永定河边?”

    “陆大人,小生纠正一下,咱们要开的不是铁厂,而是钢厂。”

    “钢厂?解元公玩笑了吧,古人云百炼成钢。这钢都是打铁师傅一锤锤敲打,再一次次回炉熔化,再拿出来敲打,这样反反复复,千锤百炼方才能成钢的。而咱们计划一年要生产上千万斤的,这上千万斤铁都要锤打成钢,那得要多少炉子,多少打铁师傅啊?解元公玩笑了。”

    一听王德要开钢厂,这对于十六世纪的土著陆炳来说,太难理解了。毕竟这上千年的技术条件摆在那儿,钢的打造只适合小作坊里,由打铁师傅千锤百炼而成,产量小费时费工,因此价格昂贵。一般都是有钱的武将,不惜重金打造神兵而用,根本就不是一般人敢想的。所以现在王德说要开钢厂,陆炳认为王德这是在跟他开玩笑。

    而面对陆炳的质疑,王德也懒得费话,只淡谈的说道:“陆大人,您还是先把小生写的东西看完,咱们再谈吧!”

    “哈哈哈哈,解元公生气了。行行行,陆某先拜读完解元公的大作,若有什么不懂的,看完之后陆某再向解元公请教。哈哈哈哈哈。”

    陆炳看自己质疑王德,王德脸上似有不悦的表情。于是陆炳赶紧尬笑着打圆场,然后他就开始专心的看那份计划书。

    大约两刻钟后,陆炳把王德的那份计划书给看完了。看完计划书后,陆炳对着王德,一脸迷惑的问道:“解元公,你所写的这似乎是一种新的炼铁法啊!”

    又是炼铁,听陆炳又说炼铁,王德这会儿是真想上去,揪着这货的耳朵,大声的冲他吼:“傻逼,劳纸这是炼钢,是炼钢。让你的那狗屁炼铁,见鬼去吧!”

    心里生气,很想把陆炳这傻逼给喷一顿,但一想人家一句话,就能让自已在诏狱里生不如死一辈子。王德还是忍住了想发飚的冲动,压着火气,冷静的跟陆炳解释道:“陆大人,小生发明的这种炼钢法,所用的炉子,高约四尺,下部有六个风口,可加入熔融铁水约七百斤。同时小生将炼炉由固定式结构改为可向一侧倾倒,以便炼好的钢水易于倒出。因为这炼炉可以转动,所以也叫转炉。陆大人…………。”

    接下来王德就抛弃那些专业术语,以明朝人能听懂的词汇,把这贝赛麦炼钢法,详详细细的给陆炳介绍了一遍。

    听完王德的介绍,陆炳还是不大相信,钢能这么简单的被炼出来。于是陆炳一副尴尬的表情,对王德说道:“解元公,请恕陆某无礼呃。咱这中华大地,有钢上千年了,可从来没谁听说过,钢可以不经千锤百炼,就直接炼出来的。况且据陆某所知,解元公你出身耕读之家,你家是种田的,可不是什么炼铁的呀!那这炼钢之法,解元公你又是从何得知的呢?”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