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伪书生 > 第八十章冬季供暖问题

第八十章冬季供暖问题

    安排好了房东的事,王德就高高兴兴的回去忽悠殷正茂和张居正了。

    经过一阵口若悬河的忽悠,外加带殷正茂和张居正先去看房,后又带去金银首饰店掌柜那儿,让掌柜按商量好的演了一把,殷正茂和张居正也就相信,王德那房确实是租的了。

    搞定了租房的问题,殷正茂和张居正提议去大吃一顿庆祝庆祝。这半个月以来,因为房子的事,可把他俩给烦死了,不但有种花了钱还寄人篱下的感觉,还担心自己以后的名声。

    毕竟房东陈庆湧原来只是锦衣卫里的一房书吏,临时工,算不得真正的锦衣卫。可人家现在的身份,却是正宗锦衣卫正六品百户,真真正正的锦衣卫中层领导。那象殷正茂和张居正这样的读书人,再住那儿。那以后人家要说你堂堂一个读书人没骨气,依附于锦衣卫,或者干脆说你是锦衣卫的门下,这你不就讲不清楚了吗?

    所以自陈庆湧的身份,由一个锦衣卫书吏变成锦衣卫百户后,殷正茂和张居正就是每天心理煎熬,压力大的一逼。现在好了,王德找到房子了,他俩是终于可以千斤重担卸下了。

    看到未来自由的光明,于是现在殷正茂和张居正二人都非常高兴,高兴的非要拉着王德上酒楼去庆祝不可。他俩还让王德今晚就去找陈庆湧说退租的事,明天一早再牛马行雇车搬家。

    殷正茂和张正居兴致如此之高,王德也不煞风景,跟着两人一起说说笑笑,去找酒楼大吃一顿。

    走着走着,他们就来到一处人头攒动、生意兴隆的店铺。殷正茂似乎是认识这儿,一到这儿他一拍大腿道:“哎呀,叔大贤弟、子端贤弟,险些忘了件大事,咱租的那院我刚看了,屋里头还没煤球炉子呢!”

    “是极,是极,养实兄所言极是,这煤球炉子可好用,我现在可离不开它了,咱新屋里可得装上。养实兄,子端贤弟,咱们去问问店家该怎么装吧。”

    殷正茂和张居正这么一唱一和的,王德明白了,这生意兴隆的店是煤球店。当然现在他也想知道知道,自己开创的这煤球生意,在现在的京城到底有多火。

    于是王德就随着张居正和殷正茂,向这家煤球店走去。一来到店里,殷正茂就向店伙计打听,这煤球炉子和烟筒是怎么卖的。

    那伙计听完殷正茂的问话,他就有些得意的回答道:“客官,您家还没装煤球炉子吧?客官你往边上看,我们店煤球炉子大小共三种,大的那种三十九斤,售价五百文;中等的那种二十七斤,售价三百六十文;小的那种十五斤半,售价二百文。还有那些烟筒也分三种,一丈的,一丈五的,二丈的,价钱也不一样,一丈的一百八十文,一丈五的二百七十文,二丈的三百六十文。还有客官,如果你家一次性买三套炉子,五百个煤球以上,那你家这炉子的安装费就免了,我们免费派工匠上您家,把这烟筒连炉子给您安好啰!客官您看这怎么样?”

    听店伙计说完,殷正茂找张居正和王德商量道:“煤球炉子连烟筒加一块儿,也不超过一两银子。至于煤球,我问过姜氏,她说她家买的是一文钱一个,这也不算贵。就算咱们一天烧十个,一月也就三百文,倒也负担得起。叔大贤弟,子端贤弟,你们看怎么样?”

    “还能怎么样?养实兄,不装这个,难道咱们还去烧那一个晚上,不知道要爬起来多少次,去加炭的炭盆不成?行了养实兄,给人家下单子吧!”

    殷正茂话一说完,张居正就微笑着接话说道。张居正说话时态度很和蔼,但他那话亳无疑问是在暗指,殷正茂你这不是废话吗?这北京冬天屋里没火取暖可不行,可这取暖你不烧煤球,难道你还去烧那一个晚上不知道得爬起来多少次,去加炭的炭火盆不成?

    张居正的话很直白,这让殷正茂尴尬了,自己刚才确实是费话了,装煤球炉子这事它是必须啊,这还有啥好问的?

    于是被张居正话说的尴尬的殷正茂,也不跟张居正和王德商量了,想着煤球炉子三人屋里一人一个,外加厨房一个烧饭做菜的。殷正茂就向那个店伙计下了单,买了四套煤球炉子、烟筒和六百个煤球。

    殷正茂下完单,店伙计就让王德他们在这儿自己挑炉子和烟筒,他去叫人给王德他们装煤球,和去看看现在有没有空闲的工匠。店伙计说完话就小跑着走了,而王德他们在店伙计离开后,三人也开始边商量边挑炉子和烟筒。

    不一会儿店伙计满脸堆笑的跑回来了,他人还没站定了,就嚷嚷道:“客官,你们的运气真好,刚好就有干完活的工匠回来了。回头他帮你们把六百个煤球装上车,就会在门口喊你们的。对了客官,你们的炉子和烟筒挑好了吗?如果挑好了,就去柜上把帐结一下吧!”

    “挑好了,挑好了,我们买四个炉子,一个大号的,其他三个小号的,烟筒一丈五的四根,都堆旁边了,等下你们装上车就行。”

    店伙计话一问完,殷正茂就边回答边向这煤球店的柜台走去。而店伙计看殷正去柜台结帐,他也忙跟上。

    付完钱,等装炉子和烟筒的工匠,拉了半平板车煤球过来,店伙计和工匠一起把王德他们挑的炉子、烟筒搬上车。王德他们就带着两工匠离开了煤球店。

    因为要装煤球炉子,这大酒楼今天中午就没时间去了。于是王德就在路上买了十九个大肉包子,给两工匠一人五个,而他自己和殷正茂、张居正一人三。

    回到家里,两工匠卸完煤球,就开始忙着装烟筒和炉子。殷正茂和张居正自恃自已读书人的身份,他俩就站院子里看,一手不动。

    而王德则还是二十一世纪的思维方式,人家师傅上你家帮你干活了,这搭把手应该啊!于是王德不过脑子,很自然的就脱了碍事的生员服,一身短褂上去帮着两工匠一起干了。

    看着王德那不顾身份的行为,殷正茂笑着对身边的张居正打趣道:“叔大贤弟,你看子端贤弟此等所做所为,是否是有辱斯文啊?”

    “哈哈哈哈,养实兄,你说笑了。说实话,子端贤弟这脱了衣服,与工匠们一起做这等贱业,确实是有辱斯文。但这也恰恰说明子端贤弟品性淳良,爱惜民刀体恤民生。我敢说,他日子端贤弟为一方父母,那个地方的百姓就有福了。”

    “是极是极,叔大贤弟所言极是。为兄也认为子端贤弟,他虽时常有不符孔孟,离经叛道的行为。但他的德行是好的,他将来一定会是个好官,因为他从不轻视普通百姓,或者说他打心里是把自已和平民百姓,放在同等位置的。否则他堂堂一个解元相公,怎么也不会一身短褂,去跟工匠们一起装烟筒。”

    “哈哈哈哈哈”

    …………

    殷正茂和张居正站在院子里,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王德与这时代读书人的不同。而主人公王德这会儿,却不知道自已现在这行为,在这个时代是有多么的离经叛道,还乐此不疲、津津有味的在屋顶上装着烟筒。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