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戎疆王 > 第十八章:王烈

第十八章:王烈

    听闻名字,王乾脸色大惊道:“皇上不可,犬子未经杀阵,虽习读兵书却只是夸夸其谈,难当大任!恐怕也是一纸上谈兵的货色!”

    王丞相虽然谦虚,但是内心却甚是骄傲,自己子嗣甚丰,可是真正有才的却只有大公子王川和三子王烈,王川一直赋闲在家并没有进入仕途。记得王烈10岁时,王丞相当时还是吏部尚书,处理完公务后,回到府上,但见自己儿子书房中灯还亮着便走了过去,但见灯光下王烈在挑灯夜读,自己在旁边观察多时都没有发觉,最终王乾重重的咳嗽了几声才引起王烈的注意,随后王乾便与与王烈月下话语,自己一直是一严父,在儿子面前不苟言笑。当天,王丞相拿出一本孤僻的书籍,指定一章让王烈背记,不到片刻,王烈便已背记如流。王丞相惊讶于自己儿子出色的记忆,只是可惜这不是自己的嫡子,乃是庶子,导致这么多年一直被埋没。当晚,父子二人第一次坦露心扉,无所不谈,王丞相惊奇的发现,王烈见识不凡,且懂军事,比自己那位所谓的嫡子强了不知道多少倍。王乾一边暗自高兴,一边自责,自己作为吏部尚书为朝廷选拔人才,却不知自己家中除了大儿子王川,还卧着一位人中之龙。从此,王丞相更加注重对王烈的培养,各种供给都按照嫡子的标准来施行,甚至一些朝廷的事情都让王烈评论,书房中,经常彻夜灯火不息,父子二人秉烛夜谈,王烈有着王丞相这样一位严父教导,进步更是突飞猛进。王烈步入朝堂,以能吏著称,加之其长相貌若潘安,却又识武艺,文武双全,乃一真正风流倜傥的人物,加之出生丞相家的强悍背景,提亲者更是踏破了王丞相家的门槛。这些都让王烈在燕京小有名气,可是真正让王烈名扬整个燕京的事情,后来,便是王烈的婚事:大家闺秀统统不要,居然娶了自己的贴身丫鬟。

    娶自己贴身丫鬟,在贵族人家并不罕见,多年朝夕相处,少爷丫鬟又都在情爱初懂的朦胧期,心生好感也在情理当中,而伺候少爷的丫鬟一般都是明媚皓齿。很多贴身丫鬟几乎都成了贵族子弟的小妾,只是成为正妻的却没有几个,而王烈居然做出这等惊世骇俗的举动,不但娶了自己的丫鬟为正妻,而且还在京华城楼扬言,终生不纳妾。

    京华楼,乃是燕京饱学之士肆意挥洒才学之地,琴棋书画皆可展示,而且总共有七位状元在此地留书,因此京华楼也被成为状元楼。因为有七位学子在京华楼住宿最终高中状元,所以有钱的学子首选之地便是京华楼,图一个好兆头。

    而王烈居然在京华楼宣誓永不再娶,这在当时可是爆炸性新闻,一日内便传遍整个京城。褒贬不一,赞叹其痴心的有之,贬低他沽名钓誉的也有。无论如何,那小丫鬟倒是当时成了燕京最幸福的女人。

    京城是个大染坊,思想激烈碰撞的文化中心,永远都有标新立异的观念。当时,王丞相是一直不同意的,自己的儿子应该娶个公主,最起码也应该娶个郡主,本以为自己儿子娶个丫鬟只是一时的尝鲜,过不了多久就乏了,没想到居然立下这样的誓言。这个丫鬟,是老丞相当年从人市上买来的,当时老丞相乔装打扮成一商贾来到人市,作为当时的吏部尚书,巴结奉承的人很多,可是有意安插眼线的也不少,所以王丞相选择去人市买一些无家可归无主之人,买时,几乎所有的人眼神里充满绝望,眼神呆滞,那是对生命充满绝望的眼神。主动就会有机会,当时这小丫头忽然开口道:“老爷,你买我吧。”就是这一声吸引了老丞相的注意力。声音清脆悦耳,令人耳目一新。

    “哦,你说让我买你,你会做什么?”

    “我什么都可以学。”

    “哈哈,什么都可以学,就你了。”

    从往事的思绪中回来。

    “令郎有勇有谋,双臂均有千斤之力,胸有万千丘壑,是一帅才!只是,朕还要考较一番,令他现在就来见驾。”显然,刘兴已经不再给王烈准备的机会,哪怕一晚也不行。

    忽然王乾意味深长道:“王烈不能当的主要原因并不在此,而是小儿时有荒诞理论!”

    “哦,荒诞理论,说来听听!”

    “小儿曾言,为将者不一定要与战士同甘共苦,只要奖罚分明,便能激发将士们对胜利的渴望!只要让他们知道,如果仗打赢了,要什么都有,不必拘泥形式!带兵打仗,需要的不是行仁义,而是赢,仗打不赢,就是天天和士兵同甘共苦,也是个无能之将。正是这一言论,让老臣产生了质疑!哪有将军不与部下同甘共苦的,历朝历代无数的名将,像吴起吸脓这样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

    “令郎倒是别出心裁!带来朕看看吧!”

    “皇上,已经夜半了,明天还要早朝,皇上还是早些休息吧!”王丞相劝道。这倒不是为儿子争取时间,而是确实为刘兴身体健康着想,对于儿子王烈,自己亲手培养,他一向有信心。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思贤若渴,我何在意区区一夜。去,传王烈!”黄锦赶忙前去宣旨!这黄锦便是刘兴身边真正的第一红人,首席秉笔太监。

    南书房内,王烈与刘兴席地而坐。“有人说,倭寇乃皮肤之患,各地揭竿而起的农民匪军才是朝廷的心腹大患,王烈,你怎么看?”

    “回陛下,臣赞同此等说法。”

    “说说理由。”

    “攘外必先安内,是古训,想当年,周代商兴时,不是商朝无兵,而是决战之日商朝的十万精锐仍在开疆辟土,这才让周朝钻了空子,纣王也落得一鹿台自焚的下场。说句犯忌讳的话,当前各地揭竿而起的农民匪军四处烧杀掠夺,他们长于破坏却短于建设,所到之处沃野化为焦土,造成人口的巨大流失,所造成的破坏远远高于倭寇带来的伤害,当前朝廷只能腾出一只手,窃以为,先剿农民匪军。”

    “王烈,从民族大义讲,倭寇乃是外族,对我华夏觊觎已久,前一段时间,我读过倭寇的《征华策》,感觉这个民族是一个危险性不亚于昆仑的民族。”

    “倭寇一撮尔小国,民少将寡,物产贫乏,即使想折腾又能折腾出几两钉子?倭寇的进攻性源于土地的狭窄和四面大海,早在倭寇的战国年代,当时诸侯竞相交兵,黎民失所,可是却无多少可避祸之地,只能投海而亡,因而不安全感一直伴随着倭寇民众,所以……”

    刘兴忽然接过话头道:“所以他们渴望广博的土地,所以他们肆意的侵略曾经帮助过他们的华夏。王烈,倭寇的可恨可怕之处正在此,千年来我们从没有侵略过他们,甚至多次在困难之际帮助救济,而今日却将我大华朝当成嘴边的肥肉。几百年的思想灌输,民众的意志早已经融为一体,那就是侵略,想想,亡命之徒的可怕之处,想想当一个国家所有民众都变成亡命之徒时,会是一种怎么的结局?”

    “臣不敏,陛下高瞻远瞩。”

    “你没有错,你说的也没有错,当前朝廷确实只有一只手,只能对抗农民匪军,只是这倭寇早晚必是我华夏的大敌,若不引起我华夏的重视,早晚必酿成大祸。”

    “依你看,对农民匪军该怎么剿?”

    “皇上,臣愿统军!”

    “朕没有让你表态,是问你策略。”

    “皇上,臣愿张十网。四网剿,六网防。”

    “哦,何为十网?”

    “将河南、山东、山西、河北四省为四正,四巡抚分剿而专防,以江苏等地为六隅,六巡抚分防而协剿,朝廷只需出动精锐之师便可逐一击破,逐渐廓清环宇。”

    刘兴点了点头,笑道:“今夜,让朕想起了当年与张铁胆促膝长谈的那一夜!今夜,朕甚感幸慰!”

    回到府上,王乾也是彻夜未眠,见到回来的王烈道:“皇上怎么说?”

    “就是为了对付倭寇或者农民匪军的办法,如此而已!皇上召我,所为何事?”

    “你马上有新的岗位了!而且是一个重要的岗位!”

    “究竟是什么?”

    “御林军统帅!”

    “什么,现如今御林军统帅乃是皇上的舅舅,怎么可能有人代替?”

    “如果,他死了呢?”忽然王乾意味深长的道:“你说,皇上为什么选你一个乳臭未干的人当御林军统率,统领八万精兵呢?皇上爱才,也没有理由选你啊!你不会真的天真的认为一个晚上的交谈,皇上就会把八万御林军放心的交到你手上吧!”

    王烈道:“回父亲,孩儿一时确实想不明白,请父亲大人告知!”

    王乾笑道:“自己想,在这一点上,你比你大哥差太远,一年内,若是能想明白,你也算真正出师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