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科幻灵异 > 地球异闻行 > 第三十七章 神物隋候珠

第三十七章 神物隋候珠

    周世荣深知这件件重宝既是福祉也是祸源,所以一直秘而不宣,并用鼍蛟粉涂抹在隋候珠之上使其光芒暗淡冒充不值钱的鱼珠,需要用时再用秘药洗去鼍蛟粉使其重放光华。

    而且他发现琉璃盏跟隋候珠必须合二为一,在月光下才有此奇效,月光越盛效果越明显,如果二宝分开或者没有月光则全然无用。

    周世荣发现二宝秘密,每到夜深人静月光如水的月圆之夜就沐浴在圣洁的光辉之下吐纳修炼,他在朝为官时与大唐司天监袁天罡颇有交情,袁天罡曾传授给他一套吐纳修炼的法门,有隋候珠琉璃盏的相辅相成更是事半功倍,数年过去竟修得身轻如燕面如冠玉,连两鬓斑白的头发都重新焕发了生机如同墨染,俨然有返老还童之姿,周世荣心中窃喜,暗道自己有此奇遇修炼下去说不定能脱胎换骨借此成仙。

    可好景不长,一日朝堂之上谏言得罪了皇帝李世民,被判抄家全家发配岭南,隋候珠和琉璃盏也一并被搜出充公,好在他平日廉洁自守家中资产并不丰厚,加上隋候珠被他伪装成一枚鱼珠放在琉璃盏中并没引起抄家官员注意,古意盎然材质特殊的五凤螭纹琉璃盏就连同隋候珠被收入了大唐国库。

    直至后来被赐给高僧玄奘,带至天竺当做礼物送给戎日王。周世荣看大势已去再也回天无力,可自己死不足惜,琉璃盏和隋候珠可万万丢不得啊,就在流放的路上把隋候珠二宝的秘密悄悄找机会告诉了两个儿子,并嘱咐他们找机会一定要找回家族至宝。

    随后到了岭南不久便听说琉璃盏连同其中的隋候珠被高僧玄奘带去了天竺,周世荣一阵急火攻心当即大病不起,没撑半年就驾鹤西去了。临死前交代儿子务必要想方设法找回二宝,不然他死不瞑目,交代完后事他就撒手人寰了。

    两个儿子把老父临终遗言铭记在心,恰好没几年契丹犯边大唐兵源紧张,两个儿子得以投身军营博得个自由之身。周家其余人却没这么幸运,除了周世荣两个儿子参军侥幸活了下来开枝散叶留下了一支血脉,其余的周姓族人全都死在了高温高湿、毒瘴遍野的岭南。

    此后周家人丁不旺血脉稀薄,接下来朝代更迭天下易主,想到万里之外的天竺寻找家传的二宝谈何容易?就这样不是天灾人祸就是时局动荡,大唐贞观年间周世荣的遗愿是一拖再拖,直到解放后自己靠着祖上的一点积蓄下海经商成为了地方巨富,又恰逢国安民乐天下太平,这才有能力有机会来做这件事。

    不过自己想找回琉璃盏和隋候珠也并不是全出于完成祖宗遗训,而是为了救人活命。十年前自己在山东曾收养过一个孤儿,那孩子那年才七岁,家中变故在大街流浪无依无靠,刚好自己年逾不惑却膝下无子,当时就动了恻隐之心收他做了义子,并送他到市里学校读书,还给他重新取了个名字叫周耀庭,有让这个孩子将来为老周家光耀门庭的意思。

    周耀庭这个孩子倒也争气,知道自己这次上学的机会来之不易更是发奋苦读,学习成绩一直在学校出类拔萃,对老周夫妇也是孝顺有加如同亲生儿子一般,周震龙两口子半生无子,本以为老周家这条血脉是要断绝了,可晚年竟得如此佳儿,自是喜不自胜。

    一家三口享尽天伦其乐融融加上自家生意兴隆,老周就准备百年之后把家族产业都交给这个义子打理,甚至早早给儿子订了姻亲,女方是个门当户对朋友家的大家闺秀,姑娘姓薛,芳名叫做秀珠,生的明眸皓齿落落大方,义子也见了也是满心欢喜,双方都满意这桩天作之合的美满婚姻,就把婚事订在了年底的腊月初八。

    可惜自古美满遭天妒,入秋后姑娘秀珠却生了场怪病,先是周身乏力不思饮食,接着肩膀处就生出了张酷似人面的红斑,最后瘦的皮包骨头卧病在床,只得靠输液吊命。

    薛家也是地方上富甲一方的商贾出身,自打女儿得了这怪病京津唐的大医院都跑遍了,名医专家也瞧了不下数十位,可都对秀珠这病束手无策,甚至连怪病病因名称都找不出,如此拖了将近一年,昔日光彩照人的水灵大姑娘如今只落得个形容枯槁奄奄一息,周耀庭看心爱之人受怪病折磨也是心如刀绞,只好跪在义父跟前苦苦哀求想让老周再想想办法救救自己的未婚妻。

    老周看着义子痛哭流涕也是犯了难了,苦苦思索下就想起了自己族弟的女儿,也就是留学斯坦因大学的菲菲,心想国内的专家教授无计可施也许国外的医生有办法也说不定,就带了厚礼登门拜访,让族弟把正在攻读医学博士的侄女菲菲给叫回了国。

    菲菲给秀珠在大医院做了全身检查,发现秀珠除了长期卧床导致的营养不良再无半点异常,也是无奈的表示凭借现代医疗水平实在难以解释这到底是什么病。

    老周和周耀庭看最后的希望都破灭了也是心如死灰,老周最终也只得安慰儿子说:人莫与命争,命里八尺难求一丈,咱们已经尽了力了,只怪秀珠这孩子命不好,你就忘了她吧,爹再给你找一家好姑娘也就是了。

    可周耀庭这个弱冠之年的孩子却是个情种,流着泪在老周面前许诺,我这辈子就爱秀珠一个,她要死了我就自杀殉情,跟她一起去阴曹地府做夫妻!十多年的父子情深,老周深知自己这个义子秉性执拗刚烈,他说的出就做得到,秀珠姑娘是朝不保夕命悬一线,万一她哪天香消玉殒,儿子再随她而去,这晚年丧子之痛哪是自己这个黄土埋半截的老头子承受的了的?

    正是两难之际忽然灵光一闪,就想起了祖上周世荣贞观年间的旧事,当年在隋候珠和五凤螭纹琉璃盏神效妙验下,连周世荣老爹瘫痪多年的顽疾都能下床走路了,说不定也能治好这未过门的儿媳妇的怪病。

    想到这他也不敢耽误,连夜让情妇黄珍慧搜集情报招揽人手,正巧手里有本前年无意中在孟买收藏的《玛卡吠舍经》,书中恰好记载着黎克莫窟城戎日王的埋骨陵寝方位,当真是天无绝人之路上天有好生之德,这绝处逢生的一线生机若能抓住不仅能救回秀珠一命,取回流失多年的家传二宝也足矣告慰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了。

    至于后面的事我们基本都已经知道了,黄珍慧通过婆罗洲奸商独三找到我们和贾列德,组成了寻找失落古城的探险队。想那隋候珠稀世之宝惊为天物,它出世的消息若是走漏出去还不知道要引发多大的麻烦祸患,所以老周为了保密才只对我们说了一半真相,并说他这样做也纯属无奈之举,隋候珠的事甚至连他最亲近的儿子和黄珍慧也毫不知情,也是为了大伙的安全着想并无恶意,希望我跟皮猴大人有大量,不要难为他这个眼看就要家破人亡的可怜之人。

    黄珍慧听到此处秀眉轻扬,上前揪住老周的耳朵愠怒道:“好你个老周,还骗我说只是为了找家族的琉璃盏,想不到还有这么多隐情,隋候珠的事咱们先放放,你还有个儿子都要结婚了这事怎么也瞒着我?你不是说无儿无女要和家里的老婆离婚娶我吗?说过的话可曾还算数?”

    老周被黄珍慧揪住耳朵疼的直皱眉头,只得连连求饶道:“阿慧你轻点嘛,哎呦,你先放手好不好,老夫老妻的让他们笑话啊……”黄珍慧瞪了一眼幸灾乐祸的皮猴这才放开老周,依然不依不饶的质问他:“枉我跟了你两年多,为你鞍前马后的跑东跑西,想不到你还有这么多事瞒着我,是不是就没拿我当回事?早知这样在孟买的酒店我就不救你了……”

    老周看情人生气赶忙好言宽慰:“阿慧你别生气,这么多年了你还不了解我嘛,跟家里老婆离婚娶你是迟早的事,隋候珠没告诉你是为了给你少惹麻烦,至于耀庭……那不是我的义子嘛,也不是亲生的,况且他这两年一直在国外读书,刚回国一年多,所以你不知道也很正常,在我心目中可是一直把你放在第一位的啊,这样吧,我向你保证,咱们只要能把隋候珠、琉璃盏这些宝贝拿到手,回国后我就跟老婆离婚,然后明媒正娶把你娶回家去,你看这样行了吧?”

    黄珍慧看老周又是讨饶又是保证,这才破涕为笑,用粉拳锤了老周一把说:“这还像句人话,以后要是再敢有什么事瞒着我,看我怎么收拾你!”老周忙举手做投降状:“不敢不敢,以后唯你马首是瞻,全都听你的!”

    这小两口哭笑打闹这番看的众人都是又好气又好笑,我心底虽然同情老周为救儿媳付出的苦心,同时却对他的为人看轻了三分,古话说:富贵不忘贫贱友,身荣敢弃糟糠妻?

    你个喜新厌旧的老资本家跟老婆白手起家的时候怎么不想着抛弃人家呢,现在发达了看老婆年老色衰就想另寻新欢,呸!真他娘当代陈世美!

    皮猴却没我想这么多,他被老周怕黄珍慧窘迫的样子憋的满脸怪笑,好容易止住笑强绷住脸孔说:“周老板啊,您这家长里短、儿女情长我们不管,不过您这老生意精打的算盘可真不错啊。

    当时在泰来居你光说琉璃盏归你,戎日王陵寝里其余的东西归我们,现在又冒出来个能跟和氏璧齐名的隋候珠,估计戎日王墓里所有的宝贝加起来也没这一枚珠子值钱,您老这么干可不地道啊,要不是看你也是为了拿它救急救难,我今天还非得跟您好好说道说道,所以说啊,这人呐还真不能太实诚,太实诚了容易被人给卖了啊!不过一码归一码啊你得给我们补偿损失,怎么补偿呢?嗯,对了,你得给我俩加钱!”

    老周被皮猴一顿冷嘲热讽脸上有点挂不住,只得在嘴里不停的念叨着:“无心之失,莫怪莫怪……加钱嘛,这个好说,只要让我找到琉璃盏、隋候珠,你跟惊云一人再加两万美金,这样总可以了吧?”

    皮猴对老周这个加码觉得比较满意,立马满脸谄媚的说:“哎,这还差不多,有事您说话,没事咱也常联系,这以后有啥吩咐您老尽管开口,谁跟钱过不去啊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老周脸上堆着尴尬的苦笑不住的对皮猴点头,我看他快六十岁的人了,两鬓的头发都斑白了,也不好过多让他难堪,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他对我们隐瞒的部分说起来也没有什么恶意,隋候珠再怎么值钱、再怎么功效如神毕竟也是他自家祖宗传下来的东西,而且探险寻宝完了我跟皮猴回国这件事还得指望他,所以也不好把关系搞得太僵。

    想到这我咳嗽了一声说:“既然周老板您都开诚布公了,我们也不好多说什么了,还希望后面的旅途中咱们这六个人能同心同德同舟共济,早早达到目的满载而归皆大欢喜。这天色还早,咱们就快马加鞭赶路程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