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规则

    规则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它与爱、尊重和接纳同等重要。

    有规则的生活才会给孩子安全感。

    如果父母在与孩子交往时,使用通用的人际交往规则,尊重孩子,同时也尊重自己,就像在外面与其他人交往一样,这样,孩子出门在外与同伴及其他人交往时就会复制这种比较成熟的人际关系,他的社会化就会相对简单。

    所以,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给孩子设立规则,教会孩子遵守各种规则,并且理解规则是保护大家的。

    虽然规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个人的行为,但从长远来看,规则维护了孩子内心的秩序,增强了安全感,并且有助于大家更好地交流与共处。

    这样,孩子就不会认为规则是约束他的,从而愿意从内心遵守规则,变得自律。

    家庭契约可以让孩子进行自我约束,也是增强孩子意志力的有效途径。

    契约的思想一方面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因为对他人的支配须以双方一致同意的条件为前提。

    在家庭中使用契约,有很多好处:

    ◆避免每日谈判的麻烦:有的孩子每天都要为了自己的要求抗争。耗时长,大人孩子都很疲惫。

    ◆有约在先,是尊重孩子的表现。

    ◆让孩子养成在约定的框架下,自主做事的习惯。

    ◆长期坚持,会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

    ◆惩罚措施会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

    ◆契约一旦制定后,就变成孩子对自己的承诺,这种约束来自内部,而非外部。

    在执行契约时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1)充分交流,共同商量,达成一致,定下规矩。

    契约要在充分考虑双方需求的基础上共同制定,这是对孩子的尊重,也是对孩子的信任及理解。在此基础上制定的契约,孩子才更愿意遵守。

    (2)契约一定要合理可行,要求不宜过高,应循序渐进。

    如果契约不合理,必然经常被打破,这就失去了契约的严肃性,还容易让孩子形成不遵守规则的习惯。

    (3)契约一旦制定必须遵守,若违反契约,须有惩罚措施,并把惩罚措施一并写进契约。

    这样做一是可以督促孩子认真执行,二是让孩子养成愿赌服输、信守承诺和承担责任的思维习惯。就像违反交通规则会罚款一样,孩子违反了契约,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当然,这样的惩罚应该比较温和,比如取消孩子喜欢的某项活动,或者替别人多做一些事情,且是孩子可以做到并能够承受的。

    (4)契约要一视同仁,全家人都应遵守,大人也不例外。

    此外,大人还要起带头作用。如前所述的“友好相处契约”,爸爸妈妈都应该带头遵守,并自觉约束自己,一旦违反,要认真地向孩子道歉,并接受惩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父母都控制不住自己,那就不要对孩子有过多的要求。如果要求不一致,可以和孩子说明白,比如,孩子睡觉时间比大人早,是因为孩子需要的睡眠时间比大人长。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是:从我做起,共同努力!

    (5)契约须长期坚持,培养习惯。

    契约一旦制定,必须长期坚持,以保证契约的严肃性。如果感觉哪里不合理,可以重新商议修改。修改后再次长期坚持执行。

    如果制定了契约却不遵守,会导致孩子不遵守规则,父母也会失去自己的权威。建议把约定好的契约正式书写或打印出来,挂到显眼的地方,然后相互提醒、监督执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