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让你保护地球,你和歼星舰五五开 > 第三十四章 院长说:你是不会下蛋的鸡

第三十四章 院长说:你是不会下蛋的鸡

    王德才语气冷淡地说道:

    “你的本子准备得怎么样了?你可得好好写写,就凭你手头的两篇顶刊顶会可不太行。”

    “完不成考核任务,到时候看你咋办。”

    “咱们普沃大学和人工智能学院可从来不养不会下蛋的鸡。”

    “行了,你走吧。”

    尚斌听完头两句的时候还觉得王德才是在善意提醒,可后几句听着着实刺耳。

    不下蛋的鸡?

    呵呵。

    到底谁是不下蛋的鸡,咱们很快见分晓。

    他压下胸中怒火,什么也没说,朝院长点点头,便转身离去。

    普沃大学在泰拉帝国只能算是三流大学,每年经费少得可怜,教学任务也十分繁重。

    由于很多岗位空缺,各种杂活都需要老师一并承担,并且只能拿到微薄的补贴。

    郝俊教授自从当上系主任,每天都有下不完的通知,开不完的会,每年补贴只有2000第纳尔。

    而其他几位副系主任的补贴只有600第纳尔一年。

    简而言之,就是钱少,杂事多,还没科研条件。

    这类学校被称为博士坟场,大部分博士进来以后不出三年,科研基本废掉,能混到市级人才的已是凤毛麟角。

    当然,也有少数极有本领的老师,能够光荣入选国家级人才。

    普沃大学自己培养出来的国家级人才,放眼整个校史,也不超过十人,并且全部集中在生化环材领域。

    迄今为止,普沃大学在计算机A类会议上录用和发表论文的数量是——

    3篇。

    也就是说,在尚斌加入普沃大学之前,

    无论是人工智能学院,还是计算机学院、自动化学院、电子信息学院,

    在普沃大学从事计算机学科相关研究的老师和研究生中,没有任何一人能在任何一个计算机A类会议中发表论文。

    尚斌一举完成了普沃大学计算机顶会0的突破!

    不仅如此,他甚至都没有自己的课题组和研究生,

    凭借一己之力在同年两大顶会录用三篇论文,

    这在很多一流大学也算不错的成绩。

    如今,各个学校对高质量论文趋之若鹜,

    每所学校都设专人统计各类顶刊顶会论文的录用和发表情况,

    并以此作为每个学院年终考核的指标之一,

    因此,每个学院又安排一名老师负责统计本学院的相关情况。

    目前,人工智能学院负责此事的,已经由其他老师换为陈涛。

    陈涛虽然毕业于名校北都大学,但学术水平比较一般,总共发表了八篇论文,没有一篇顶刊顶会,

    但因为是王德才指导过的硕士生,才得以招进普沃大学。

    陈涛自然是王德才团队的一员。

    每天早上,陈涛都会例行打开科研管理系统,把自己学院师生为首作者的顶刊顶会论文收录情况整理好。

    这个系统是泰拉帝国科技部开发的,

    只要导入师生名单,

    陈涛所需要做的仅仅是选择时间段,再点一下导出就可以了。

    人工智能学院的专任教师只有五六十人,硕士生加博士生不过两百多人。

    其中有能力发表高质量文章的组就那么一两个。

    因此,每日新增的论文数,多的时候也就一两篇,少的时候一篇没有。

    而且,多数时候日新增论文数为0。

    陈涛点击导出,屏幕上瞬间显示出昨天收录的论文列表:

    01尚斌,赵云,戴诚,《一种基于隐动作空间的离线强化学习方法》,国际机器学习会议,约克市,哈桑,2033

    02尚斌,赵云,戴诚,《独立Q学习算法有限时间分析》,国际机器学习会议,约克市,哈桑,2033

    03尚斌,郝俊,《一种基于智能体间迁移强化学习的四足机器人控制方法》,国际表征学习会议,稷下市,泰拉,2033

    一共三篇顶会。

    第一作者均为尚斌。

    陈涛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点开作者信息栏,发现的确是自己学院的那个尚斌。

    初来乍到就三篇顶会,照这个速度发展还了得。

    学校学院的资源就那么点,如果向尚斌倾斜,自己晋升发展需要的机会和资源势必会减少。

    他赶紧把导出的数据打印出来,赶往院长办公室。

    王德才刚好在给其他老师签字报销,陈涛在门外等了一会,直到里面的人出来了,自己才进去。

    他神情紧张地把手中的列表递给王德才看。

    王德才接过之后,盯着列表扫了一眼,然后从办公桌前缓缓起身,走到门口把门带上。

    他坐在沙发上,示意陈涛坐在一旁。

    “M了个巴子!”

    王德才虽然嘴上没说出口,但表情极为难看,像吃了屎一样。

    在普沃大学这样经费短缺,学术资源匮乏的地方,很多不起眼的小事都可以被搞成零和博弈。

    王德才当然希望自己团队一家独大,因此自己能够动用的各种资源都会优先考虑自己团队的成员。

    好在学校出台了还算公平的政策,

    想要晋升,或是推选到校外参加市一级乃至国家级的人才评聘,就得满足相应的门槛条件。

    普沃大学只是三流大学,晋升指标和人才评聘指标那是相当的稀缺。

    因此门槛条件也制定得很高,堪比部分一流大学。

    如今,尚斌已经满足了评聘副教授所需的论文条件。

    而陈涛什么也没有,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是不作数的。

    非我团队,虽远必诛。

    这就是王德才打压其他团队的核心思想。

    身为院长,学院发展对王德才来说自然是头等大事,但这与他打压其他团队的老师并不冲突。

    只要他别做得太过分,其他老师也不会赌气出走,而是会继续卖力地挣钱养家糊口。

    毕竟跳槽是一件很麻烦的事,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个资本和人脉。

    在普沃大学,干得一般,或许不是什么坏事,

    干得很好,要看在哪个团队。

    在人工智能学院,不是他王德才团队的人,干得越好,死得越快。

    虽说尚斌为自己学院争了光,但王德才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他盯着论文列表,似乎在谋划着什么。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