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治臣 > 第12章 上京城北城

第12章 上京城北城

    从樊楼出来,邓尧和李绍在巷子口的小摊上喝了碗胡辣汤便各自告辞,两人决定分头行动,各自想办法来让郎中令入局。

    能容四辆马车并行的街道两边,歌女们和她们的一夜郎君依依惜别,丫鬟们将污水泼到路面,跑堂伙计则将客人们的残羹剩饭一一打包带回去作为一天的食物,挑着担子的小贩嘴里吆喝着“豆腐脑”“香瓜子”“醒酒汤”沿街叫卖,给饭店酒楼运送新鲜食材的工人正从北城赶来,拉夜香的工人则在人们嫌弃的目光中向着北城走去。

    和李绍分别之后,邓尧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认识郎中令,抬头一看,自己竟不知不觉从南城走到了北城。

    在上京城中,由于阶级的不同,整个城市被分成两个完全不同的部分,南城多是达官贵人,而北城都是些贩夫走卒。

    北城和灯火辉煌、繁华兴盛、喧嚣热闹南城相比,这里又全然是另外一番景象,这里萧条冷落偏僻,狭窄的街道两边堆满了杂物,所谓的屋子也只是低矮的土屋茅棚。而且一看就是年久失修了,很难找出一堵完整的墙面,坍塌的地方也只能用树枝和杂物遮掩,门也只是随便用几根木头充当一下,也起不了什么实际的作用,而这并不是因为夜不闭,户道不拾遗,而是实在没什么东西可以偷。

    邓尧从南城走到北城,心中无限感慨。同一个城市却是两个不同的世界,这南城与北城的不同却也正好映射了大楚帝国的现实情况,一个帝国同时具有强大和衰弱两个特点,一方面国富兵强,另一方面人贫民弱。

    士族集团本是楚国最进步的团体,他们普遍受到了最好的教育,他们通过利益的互相交换紧紧团结在一起,他们带领楚国人民推翻了外族的统治,建立起了民族国家。

    但他们的统治地位建立起来之后,士族集团忘了初心,我们祖上几代才积累的地位,为什么要让一个人的努力就能替代,他们不再是以技能和知识的流传为立身之本,而是想要将地位和权力不断在家族内部传播。

    牧民之术犹如耕种,揠苗助长并不可取,也需要施肥除草,阳光雨露精心照顾。士族集团中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了现在阶级矛盾的尖锐对立,开始呼吁减少剥削,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各阶级间的稳定。但统治阶级越来越臃肿,个人已经影响不了异化的阶级意志,因为统治阶级的内部竞争让他们为了保证自己不被其他的家族超越,只能不断地对底层人民进行越来越严重的剥削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实力。

    此时在士族集团中作为最高代表的皇帝这一职位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明君作为一个独立个体,他可以超越阶级的整体意志,来对组织的不正确的异化行为进行调整。

    楚国皇帝利用军功爵制度在统治阶级中引入一定的平民阶级来缓解阶级矛盾,但又不能真的创造一个自己本身阶级的对手,所以新引入的新兴军事贵族只是代表了平民中刀剑与长枪的那一小部分,而排除了代表镰刀锤头的那一大部分,因此新兴军事贵族本质上只是皇帝用来在士族集团中杀毒的工具。

    士族集团中由于理念的不同分化出了保守的鹰派和主张改革的鸽派,新兴军事贵族在获得一部分权利后也由于是否想要更高的权力不同而分化成了与士族集团进行对抗和合作的鹰派和鸽派。

    楚国的政局更复杂,由于皇帝小,最高权力出现了真空,不能压制住四派势力进行求同存异,很可能就会出现激烈的政治斗争,好在刘太尉以顾命大臣的身份在幕后扛起了改革的大旗,楚国还大有可为,邓尧也看到了在刘太尉主政下自己能够跻身统治阶级的机会,在各派的斗争中他一定会支持刘太尉。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