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美滋滋的宋朝小日子 > 四十 大宋的投机主义

四十 大宋的投机主义

    “大胆狂徒,居然敢妄议朝廷,不怕吃官司吗?来人,将这胡言乱语的人拉出去报官!”

    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赵训那局抱怨的话,竟然引起了黄乙老奴如此大的怒火。

    这老头白面白须,说起话来一副衣服娘娘腔,但是声音高亢,冷不丁下了赵训一跳。

    赵训很是尴尬的挠了挠头,贴吧逛多了,染上了职业病,一和人讨论历史,嘴就刹不住车。完全忘了自己深处大宋!

    “呵呵,年轻人自视甚高,说些狂妄的话也是正常!”幸好黄乙制止了老家奴。

    老奴被阻拦,却还是颇有不忿,一双眼冒着凶光直盯赵训,仿佛要将他活吞了一般。

    赵训则是尬笑地递给了黄乙一杯茶。

    黄乙笑着接过来,然后开口问道“你这言论,我还是第一次听。你说大宋国将不国,你来说说原因。如果说不清楚,我这老管家恐怕第一个要去告官了!”

    赵训笑了,作为后世常在贴吧与各路宋黑战斗的键委,没电理论知识怎么行。他可是曾经一边看着学术论文一边和黑子们战斗过三天三夜的。

    “世叔,你之前说的没错,咱们大宋去年赋税高过了任何之前任何一年。而且通过新法改革,军事上也是连连胜利。不过,世叔,我问你一对于咱们大宋来说,哪一方势力威胁最大?”

    黄乙没想到赵训问出这个问题,一时间愣住,他出神地盯着桌上的酒杯好一阵,才悠悠开口:

    “西夏自建国起,与大宋交锋近百年,如今已经是国力大减,不足为患。而辽国,天祚帝昏庸无道,内外均有二心,加之女真崛起,犹如冢中枯骨。而金国,以武立国,兵锋锐利,打得天祚帝出逃,日后必是我大宋心腹大患。”

    赵训很意外的看了一眼,没想到这黄乙居然有如此长远眼光:“世叔和我想的如出一辙,我所担忧也正是如此。如今金兵势大,朝廷却不自知,依然把西夏作为最大的对手。假如金军有一天南下,仅凭河北军……”

    现在大宋的河北军已经百余年为经过战火洗礼,早已不是那支在河北平原上与辽国铁骑有来有回的精锐部队了。

    “哈哈哈!”黄乙一阵大笑:“你真当朝堂诸公都是傻子么?那辽国再不济,也能顶个三五年。有了这个时间,西军足以灭掉西夏,以绝后顾之忧。”

    说到这里黄乙美滋滋的喝上一口茶,拿眼神瞟了瞟赵训:“到时候,西夏一灭,西军掉过头来转战河北。趁着辽金战争之利,重夺燕云十六州,也是轻而易举。到时候得了燕云十六州,凭借长城天险,挡住金兵也不是什么难事。”

    这一番话,黄乙说的时候摇头晃脑,颇为流利,估计也是思考过很长时间得到的结果。

    不过赵训确实不以为然。他知道之后的历史走向。

    准备攻夏的时候千里迢迢调去伐辽。伐辽还未开始,方腊在江淮起义,又火急火燎地直奔浙江,等平息了方腊,不给休整时间又去伐辽。

    未来几年,这只大宋最为强悍的军队将在高层朝令夕改的决策下,辗转几乎整个大宋。

    从西北到河北,从河北到江淮,从江淮在折回河北。折腾到最后,到了燕云失去了几乎所有的战斗力。

    “世叔,如果辽国顶不住金国多久,到时候金军南下,我大宋将面临无险可守,无兵可用的险境了。”

    黄乙摇头笑道:“你这孩子虽然有眼界,但毕竟不熟兵法。孙子云:非必取不出众,非全胜不交兵,原是万举万当,一战而定。纵使金国速败辽国,那也是一堆烂摊子。那完颜宗望乃是知兵之人,断然不会无必胜的可能下,冒如此大的风险。”

    哎,可是你不知道啊,人家还真南下了!

    赵训忍不住叹息:“世叔,你这种想法完全是在赌金国不会南下!”

    黄乙继续摇头:“非也!非也!这只是基于常理的判断。”

    赵训反驳道:“如今横山已在我大宋手里,西夏已经无险可守,灭国也是迟早的事。抽调部分西军驻守河北,杜绝金军南下,这才是万全之策。”

    “你的办法是稳妥,不过耗时太久!如此一来,就要重新募兵补充西军。征调民夫、筹划物资,不光耗时甚久,军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赵训:“但是这办法稳妥!”

    黄乙冷不丁地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过几年你就懂了,所有事情多是人心作祟。现在攻夏之势,如同开弓之箭,慢不下来。”

    人心?赵训没有明白他是什么意思。

    “从朝堂诸公,到西军边卒,无一例外都想在一年之内灭国西夏!”

    他这一说,赵训明白了!

    西军方面,从仁宗到徽宗,两国已经打了将近八十多年。在这八十多年里,这场战争早已经成了累积了数代的血仇。世仇得报在既,西军的那些步卒又怎么会慢下脚步?

    还有西军中层将领各级军官,也都盼望着立下灭国之功,好加官进爵。而作为最高指挥的童贯,现在一心超过他的师傅李宪,成为史上第一个封王的太监。

    至于当今官家宋徽宗,估计也是同样的心思,想在武功上压过他的哥哥哲宗一头,对西夏灭国。

    这一仗,不单单是一场战争,里面更是夹杂着数不清的功名利禄,所有涉及其中的人都不一样他停下来。

    想明白了这一点,赵训更加郁闷。他终于明白了北宋是怎么亡国得了。

    宋朝的统治层,身处神、哲造就的盛世,胡乱折腾了几年,凭着前两朝累积的国力,勉强获得了一点成就,于是膨胀起来,开始自以为是。

    在这种心里的作用下,宋朝上层决策始终是短浅且投机意味十足,这种作风像极了霓虹国。

    霓虹国这个人类奇葩,从昭和时代开始,就拿梭哈当成家常便饭。

    只不过当时国运好,遇到了更加不堪的清朝和沙俄,几次战争都大获全胜,从而成为列强。

    而宋朝比较倒霉,碰到是武德充沛的金朝。

    想通了这一点,赵训被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所包围。他觉得除非是他自己穿越成宋钦宗,否则不管自己再问你折腾,大宋还是要完。

    黄乙以为说动了赵训,起身拍了拍肩膀,留下一句话,走出了姜店。

    “我看你见识不凡,试试参加科举”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