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唐瘿 > 第18章 心事重重

第18章 心事重重

    七十九岁高龄的安东都护府都督唐休璟,最是不缺耐心,一辈子官场沉浮,早已心如止水。

    只要突厥公主的病情可以控制下来,何时康复、何时上路、何时进京都无所谓,身为太子的近臣,他想远离政治风暴中心神都洛阳,远离宠臣当道。

    唐休璟不催不急,但郢国公薛崇简着急。

    薛崇简身负重任,率领大周使团与突厥可汗谈判近一年的时间,准备将淮阳郡王武延秀和突厥公主阿史那果儿护送至神都洛阳,这是他的使命,也是他的功勋。

    如今,虽有波折,但错不在他,成功逃出契丹骑兵的追杀,带着突厥公主突围归来,仍是大功一件。

    他不在乎这些功勋,身为当朝第一公主太平公主的次子,从小就是从一品爵位的郢国公,他已经无需任何功勋加身。

    离家近一年的时间,在外面餐风露宿,受了生死惊吓,只想回到家的怀抱,享受天伦亲情之乐。

    这一日,薛崇简找上了闷闷不乐的武延秀:“延秀,何事发愁?”

    “果儿……公主她长期卧病,归期未有期……”

    一向沉稳有度的薛崇简诧异。

    他来找武延秀就是想问问突厥公主的近况,是否可以早日启程。

    没想到,武延秀也迷惘得不行。

    “为之奈何?”

    武延秀经过这么多天的休养,又恢复了玉面,粉腮倒是一时半会儿恢复不过来,草原上晒伤了皮肤,还得继续保养一段时间。

    “为之奈何?”武延秀重复了一句。

    薛崇简听出了无奈。

    “要不,找道长想想办法?”

    武延秀眼睛一亮,又黯淡了下去:“道长能有什么办法?公主的病情时好时坏,唐都督派来的医师都没有办法。”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咱们三个还抵不过三个臭皮匠?”薛崇简合上折扇,笑道。(注①)

    左右无辙,两个人找上守真。

    守真同样郁闷不已,沙漠绝境里否极泰来,终于保住了命走了出来,却又被困在了幽州。

    头戴玉质莲冠,一席布质蓝色道袍,守真恢复了道士身份,一脸的淡然让薛武二人自愧不如。

    守真隐去了焦躁,故意洒脱道:“今日前来,是下棋,还是对诗?”

    困在幽州的月余,三个人经常聚在一起谈天论地,饮酒作赋,消磨时光,等候公主的病情好转。

    迟迟等不到病情好转的曙光,众人心中都有些心急。

    只是每一个人都是世家子弟出身,养气功夫颇深,没有流于表面。

    但养气功夫再深也有不耐烦的时候,薛武二人这一次前来,全然没有了静心之意,一脸的急躁都写在了脸上。

    “道长,今日前来,不为下棋,不为对诗,只想从你这里讨一个计策。”

    “出了何事?”守真心中一紧,以为有变故。

    “公主病情迟迟没有好转,我们等到何时才是尽头?”

    守真会心一笑,学着薛崇简挂在嘴边的口头禅,问道:“为之奈何?”

    模仿的很像,三个人都笑了起来。

    小厮徐长明给众人上了茶之后便退了出去。

    徐长明和徐老翁最终留在了守真的身边,对外宣称二人改为奴籍,充作了守真的杂役。

    一路幸存下来的火兵,则被薛崇简以“轮番”的名义换走,或是回乡,或是调入其他折冲府,要么发下重赏,要么升了官职,以皆大欢喜为最终结果。

    众人日后启程后的起居伙食之事,自会有安东都护府安排。

    自此,再也没有人知晓徐老翁和徐长明的身份,除了有数的几个自己人之外。

    武延秀深知“守真一笑,生死难料”的定律。

    果然,屋里只剩下三个人的时候,守真说道:“我已经派出了高手内应,去查看公主的病情。”

    薛武二人一惊。

    那种“垂死病中惊坐起”。

    真没有想到,长安昊天观的实力竟如此强悍,恐怖如斯!

    长安和幽州远隔万里,守真身为长安昊天观的第三代传人,竟能在幽州调遣高手,去公主身边做内应!

    最关心公主安危的武延秀竟没有察觉到阿史那果儿的身边多出的陌生人!

    大周朝里,佛道两门的境遇如冰火二重天,圣神皇帝武曌扶佛抑道。

    只因大唐李氏追尊道家老子李聃为祖先,将道教定为国教,历代皇帝都集皇权和神权与一身,使得道门兴昌。

    圣神皇帝为了打压皇族李氏,故意扶持佛门势力来压制道门势力,在民间收拢民心。

    道门兴昌这么多年,背后有皇族李氏暗中保全,一时间被大周朝的佛门势力压过风头,但实力犹在。

    看着二人脸色紧张,守真只能解释道:“你们没有发现,清风去了公主身边伺候吗?”

    薛武二人恍然大悟,才知晓自己想多了。

    清风乃是七八岁的小童,公主对他不设防,肯定是绝佳的内应高手。

    如此一来,二人的心情轻松多了。

    武延秀说道:“咱们等清风的消息。不过,却不能白来一趟,总要喝上几杯。”

    “没错。道长早有暗手,却让我俩干着急,定要罚酒三杯。”

    “没问题,今天让你们尝一尝徐老翁的拿手好菜。”

    守真叫来了小厮徐长明,吩咐下去备菜。

    薛武二人心情大好。

    幽州城内,一条繁华的街道上,商铺林立,高悬匾额,人头攒动。

    薛风眠和武天姬二人闲逛着林林总总的商铺。

    薛风眠是奉命出来为主公薛崇简等人预订布料,裁做衣袍。

    武天姬则是自告奋勇前来帮忙,她担心薛风眠挑选的布料不贴心,让薛崇简穿出去失了面子。

    逛累了后,两个人在一家酒肆坐了下来,准备吃完继续逛。

    “天姬姐,回到神都洛阳,你有什么打算?”

    薛风眠很是同情武天姬,他希望武天姬能有一个好的归宿和结果,但他毕竟是家生子,世代都是薛崇简家的奴籍子弟,知晓武天姬不可能嫁入府内。

    “哪有什么打算。我已经不是梅花卫的人,自己都不知道该去哪里。”

    这些天,最忐忑的人就是武天姬。

    其他人都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就是回神都洛阳,而她则是漫无目标,像是一个浮萍,不知道自己该去向何方。

    她想守候在薛崇简的身边,没有名分也可以,但她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如果不在神都洛阳,这种关系或许会保持下去,一旦回到神都洛阳,薛崇简只能有两个身份,一个是当朝第一公主太平公主的次子,一个是梁王武三思的女婿。

    ----------------------------------------

    注①折扇最早出现于公元五世纪的中国南北朝时代,《南齐书》上说:“褚渊以腰扇障日。”《资治通鉴音注》:“(南齐高帝时)腰扇,佩之于腰,今谓之折叠扇”。

    注②折冲府,是唐朝府兵制下的一种机构,相当于每个州的士兵训练营。最多的时候,唐朝有近八百个折冲府。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