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唐瘿 > 第30章 数九寒冬

第30章 数九寒冬

    后人有诗云:一九与二九,相逢不出手。巍巍不动尊,脚不离地走。

    冬至是数九寒冬的第一天。

    数九寒冬的第二天,守真道长亲自找上了隐居在晋阳天龙寺里的骆宾王,当年血案的幸存者之一。

    这本是一年前的计划,只是被突厥一行耽误至今。

    守真道长在积雪上写下自己的俗家姓氏后,骆宾王再也没有得道高僧的从容。

    “原来是故人之后。令师也知晓此事?”

    守真缓缓点头:“知晓。家师非沙门弟子,却也晓得佛门中的因果轮回,正因如此,才会告知法师的隐秘身份。”

    “哈,因果轮回,因果轮回,老衲乃是沙门弟子,却也不再相信因果轮回。”骆宾王露出苦涩的神情,喃喃自语道。

    守真一怔,没有想到骆宾王会如此消极,可又一想,骆宾王七岁便以《咏鹅》闻名于世,被人称之为神童,青年时期又写出了许多七言五律歌行,辞采华胆,格律谨严。

    例如说,“晚凤迷朔气,新瓜照边秋。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尤为豪情壮志。

    又如说,他起草著名的《为李敬业讨武曌檄》:“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暗鸣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慷慨激昂,气吞山河。

    据说,天后读至“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时,曾经问:“谁为之?”

    当时,宰相说出“骆宾王”的名字时,天后感叹曰:“宰相安得失此人?”

    如此英雄气概的豪杰,在逃亡隐匿遁入空门二十年后,竟如此“英雄气短”?

    守真喟然。

    他想以“因果轮回”引出平反之事,骆宾王听出他的弦外之意,也以“因果轮回”拒绝了平反之事。

    左手转动流珠,守真继续劝道:“法师的‘青门遂种瓜’竟一语成谶,想来二十年的沧桑,法师早已看破红尘。不过,当年十余万将士的精忠碧血岂不是白流?他们的子嗣可就没有法师这么幸运,能够遁入空门,闲看云起云散,坐看花开花落。那么多无辜的人要么被流放,要么被发配为奴,法师的檄文不沾半点因果吗?”(注①)

    骆宾王手里的棋子久久不能入局,拿在手里摩挲道:“《德道经》里云: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胡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成器长。”

    守真身为道门弟子对罗兰法师谈起了佛门的因果轮回,罗兰法师身为佛门弟子对守真聊起了道家的《道德经》,身份和言语看似错位,实则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守真左手里的流珠飞速转动,开始与罗兰法师打起禅机:“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注②)

    他回应罗兰法师的“不敢为天下先”,说自己已经蛰伏准备了十年,从现在开始为当年的血案平反,这次找上“君”,就是想要将“不平事”翻案平反。

    “天下多有不平事,世上难遇有心人。”罗兰法师举棋不定道。(注③)

    罗兰法师的意思是天下这么多不平事,十余万将士的子嗣都没有出头,他们自己都不出头,谁会真的帮助你来翻案平反呢?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愁边动寒角,夜久意难平。”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守真以陶渊明的诗句明志。

    罗兰法师将手里的棋子放回了棋笥,沉吟道:“既然有此猛志,老衲便不再多劝,将石秀托付于你,他可帮你传递皇族王室间的消息。”(注④)

    守真左手里转动的流珠一滞,惊喜道:“法师,原来你早有布局。石秀也是故人之后?”

    “非也。当年,越王李贞与诸王约定起兵,最终却只有越王一人起兵反抗天后,兵败自杀。石秀的父亲白槐掌管钱粮,将金银财宝隐匿起来,带着石秀逃亡,病重之际遇上了老衲和大弟子,便收养了石秀。”

    “石秀如何传递消息?”

    罗兰法师回道:“确切的说,是石秀的大师兄可以收集传递皇族王室间的消息。老衲年老体弱,禁不起长途跋涉,此生终老天龙寺,不过,老衲的大弟子已经是各大皇族子嗣的座上宾,可自由来往于皇嗣之间。他除了老衲之外,只认石秀。”

    守真谢过罗兰法师,听闻“此生终老天龙寺”的言语,心间涌上一股悲凉和哀愁,同情的望着眼前这位须发俱白的老人,当年,那可是以一纸檄文搅动天下大乱的豪杰。

    他正想问当年血案的疑点时,远处传来了郢国公薛崇简和石秀的说话声,守真只能问道:“明日还能再来拜访法师吗?”

    罗兰法师慈祥看着他,胡须微颤,含笑道:“老衲随时恭候。”

    “谢过法师,明日小道再来聆听法师论道解惑。”守真一语双关。

    薛崇简踩在积雪上,“吱吱”作响,由远及近问道:“对弈,谁胜?”

    “天冷懒于伸手,缩手袖中,听法师讲法。”守真解释道,他从石凳上的蒲团起身,准备告辞。

    “法师讲法?天天在家里讲法,就不知道有什么法可讲!”薛崇简突然冒出了这么一句,想起自己的母亲太平公主经常邀请僧人和尚过府讲法论道,心里烦躁不已。

    发觉自己失态后,薛崇简又极为优雅的道歉:“在法师面前失言失礼,勿怪。”

    拥有皇家血脉的郢国公,一句“勿怪”就已经算是道歉,这不仅仅与他的皇家身份有关,还关系着道家和佛门的地位之争。

    不管圣神皇帝如何扶持佛门势力,道教是国教这一点毋庸置疑。即便是天后的武周时期,每次科举都依《老子》、《孝经》、《论语》例考试士人。

    以唐太宗李世民举例,贞观元年至十年,唐太宗亲自敕建的佛寺就有普光、慈德、弘福等十余处。贞观三年,还下令恢复隋朝设在大兴善寺的译场,命印度和尚波颇主持译经。

    不过,在贞观十一年,唐太宗颁布《道士、女冠在僧尼之上诏》,对佛、道的政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唐太宗一反常态,宣布“自今已后,斋供、行法、至于称谓,道士女冠可在僧尼之前。”

    也就是说,“道士女冠可在僧尼之前”是官方宣布道教的地步高于佛教。

    在政治面前,一切信仰都要服务于政治。唐太宗需要追宗论祖,自称为李聃老君之后,以抬高李家的地位。借尊崇道教,集君权和神权于一身,以此抵销各方势力的社会影响,巩固李唐王朝的统治地位。

    ----------------------------------------

    注①青门遂种瓜:秦亡后,秦东陵侯邵平在青门种瓜。后以种瓜代指隐居。出自骆宾王的名作《帝京篇》。

    注②《剑客》这首诗是贾岛(779~843年)所作,用于行文方便,不得不让这首诗早出世了100年。

    注③谚语出自明代汤显祖《紫钗记》五五:“天下多有不平事,世上难遇有心人。俺们生受小姐许多钱钞,例惹起黄衫豪客来,与这段烟花结了公案。”

    注④棋笥(sì),即为棋罐,存放棋子的器皿。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