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唐瘿 > 第60章 司卫少卿

第60章 司卫少卿

    二月二十一,宜祭祀,动土;忌开光。

    清风和明月在给守真拢发梳发髻。

    守真没忘给二人讲法。

    “《通玄真经》又名《文子》,作者就是文子,他与孔子同一时代。《冲虚经》又名《列子》,作者是列子,姓列,名御寇。”

    小厮徐长明来报,郢国公薛崇简来访。

    守真没有想到薛崇简会这么早过来,如牵线木偶般说道:“请进来吧。”

    须臾,头顶进贤冠的薛崇简进来,笑曰:“道长竟是才起身?”

    “师父早就起身做早课,刚刚沐浴更衣而已。”明月小嘴回得特快,都未等守真说话。

    守真笑言:“本以为你过了晌午才会外出,怎么这么早?请上座。”

    “还早?我已上朝放仗(注①)回来。”薛崇简坐了下去,看着守真如泥偶般呆住,任由两个小道童束发。

    清风正在为守真带道簪。

    “崇简有了这番功勋之后,现任何职?”

    “司卫少卿。今日常参(注②)上朝便是拜谢圣上,然后其办理交接手续,更换鱼符。”

    朝廷有制,太子、亲王、京城五品以上文武官员方可佩戴鱼符。金鱼袋是装鱼符的袋子,三品以上饰以金,五品以上饰以银。

    薛崇简乃是郢国公,从一品的爵位,自然是金鱼袋。

    司卫少卿即卫尉少卿,乃是从四品,自然要更换鱼符上面的官职方可通过左右监门卫的检查。

    “你五更三点(注③)便去了皇宫,换来四品官阶,甚为划算。”守真打趣道。

    “哪有这么轻松?五更三点是上朝的时间,我还得提前去,五更便要出门。”

    “你这里是离着皇城最近的府邸,怕是诸官最羡慕的里坊。”

    喜爱戴进贤冠的薛崇简点头,却叹息道:“今日早朝之前,有位官员匆忙来朝,竟从天津桥上跌下洛水河。”

    清风和明月听后,明月急忙问道:“救上来了吗?”

    “当时天色未亮,人人都打着灯笼,看不清桥下情况,等待军卫拉他上岸时,人已经去世。”薛崇简惋惜道。

    清风为守真戴好了莲冠,重新固定道簪,算是大功告成。

    “就不能改一改上朝的时间吗?”

    守真起身后,开始为清风和明月二人束发拢发髻。

    看着两个小道童清秀可爱,乖乖盘坐着等待着守真拢发,薛崇简心中感慨这幅慈爱的画面,嘴上却说道:“这是周礼,从春秋战国时期,上朝的时间就是鸡鸣之时。”

    “《诗经》中有一首《鸡鸣》,其中几句这么说: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守真引经据典道。

    这几句话的意思就是,鸡鸣的时候,就要去上朝,天虽然亮,但不是因为太阳升起,而是月亮发着光。

    鸡鸣即四更天。

    四更天准备上早朝,五更天赶到皇宫。

    薛崇简极为叹服,没想到守真竟然马上引用《诗经》里的诗句来佐证。

    不过,他看着守真的右手行动起来有些吃力,很是不灵活,想帮却不好开口,担心触及守真的自尊。

    守真没有听到薛崇简的回应,抬头看到他的目光正注视着自己的右臂。

    “年少时期落下的残疾,我每日找些事做就是为了活动一下筋骨,希望它不会退化。”

    听得守真主动谈及,薛崇简关切问道:“可寻访过名医?”

    说完,他自己也喟然。

    守真和守真的师父道隐天师本身就身怀高超医术,虽然不在太医署任职,但医术不在太医之下。

    “师父说,伤了筋骨,终是伤了,只能慢慢恢复。崇简,你来找我肯定有事吧?”

    守真不愿意继续聊这个话题,便岔开话题。

    “吐蕃使者来和亲,圣上正在挑选公主……”

    守真恍然道:“原来如此,我说观国公杨璬为何这么着急与长宁公主完婚呢。”

    “没错,长宁公主不想远嫁吐蕃,仓促之间,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便挑选了还未成婚的表兄。”薛崇简附和道。

    “圣上最终选择了哪位公主?”

    “圣上共有八位公主,四位嫡出,四位庶出。新都公主下嫁武延晖,宜城公主下嫁裴巽,定安公主下嫁王同皎,长宁公主即将下嫁杨璬,永寿公主早薨,成安公主下嫁韦捷,永泰公主被赐自尽,安乐公主下嫁武崇训。圣上根本没有选择的机会。”

    “为之奈何?吐蕃与突厥无异,若不交好,极易翻脸交战。”守真费力的拿起了道簪。

    “圣上也是这个观点,因此准备将相王府里的西城县主(注④)许给吐蕃。”

    “叮!”

    道簪落地。

    守真的右手再也握不住那枚道簪。

    “小金仙……”守真低语道。

    “道长,你说什么?”薛崇简没有听清楚守真所说。

    “相王不是有十几位女儿吗?怎么单挑西城县主?”

    “安国相王有十一位女儿,八位已经成婚,仅剩下西城县主、崇昌县主、清阳县主三位。如今,西城县主芳龄十七,正是适龄婚配之选。”薛崇简解释道。

    薛崇简看着守真的躬身弯腰去捡起那枚道簪,却因右手颤抖不停而未果,总是握不住那枚道簪。

    他以为守真的右手残疾很是严重,想要起身帮忙,却看到守真深吸一口气,一把抄起了那枚道簪,紧紧地攥在手里。

    守真脑海里一片空白,心中自责道:“自此,所有仰慕之意止于唇齿,掩于岁月,匿于年华,唯将长夜终无眠!”

    “不过,圣上也并非这么轻易答应吐蕃使者的和亲,而是准备举办一场击鞠大赛,唯有吐蕃马队赢下比赛,才会应允和亲。圣上真是英明!这才是我大唐应有的气度和胸怀,不能异域想提什么条件就答应什么条件……”

    薛崇简喋喋不休的说着,守真却是只听到了前面的击鞠大赛,心中马上涌现出一丝希望,紧紧攥住的右手竟流出一丝血迹。

    “崇简说的是,圣上英明!清风、明月,你们相互梳拢发髻,我与国公商议要事,你们勿要让其他人进来。”守真脸上露出一丝微笑,右手藏在大袖中,吩咐道。

    清风和明月乖巧的起身,端着洗漱用品的木盘离去,明月头上顶着半成品的发髻马上散落了下来。

    薛崇简有些意外,见守真这么谨慎,以为自己说错了什么。

    -------------------------------------------------------

    注①放仗,即退朝,撤除仪仗。

    注②常参,即每日朝参。一般不用摆列仪仗,也无大排场,是真正的行政日。参加者称常参官,人数少而级别高,都是五品以上职事要重者。

    另外,“凡京司文武职事九品已上,每朔、望朝参”,即大朝会,每月(朔日)初一和(望日)十五两日。

    注③五更三点,即凌晨4点12分。这是历朝历代上朝的时间。唐朝诗人杜甫有诗云:去岁兹辰捧御床,五更三点入鹓行。御床是指皇帝的龙椅;鹓行是指朝官的行列。

    注④隋唐时期,皇帝的女儿成为公主,太子的女儿为郡主,诸亲王之女为县主;明清两代亲王的女儿为郡主,郡王的女儿为县主。唐高宗李治下诏书规定,皇帝的女儿公主出嫁“出降”或“下嫁”,而诸亲王之女县主出嫁只能叫“适”;娶公主称“尚”,娶诸亲王之女只能叫“娶”。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