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唐瘿 > 第71章 跟班小弟

第71章 跟班小弟

    三郎武崇敏叫道:“这么说,闲厩使和飞龙使一样,都是宦官喽!”

    武延秀冷哼道:“这个姜皎与宦官交好,不怕被人构陷谋逆吗?”

    “官员不得结交宦官本是铁律,但姜皎乃是尚衣奉御,李三郎又是尚乘奉御,与这个闲厩使都是皇帝身边的亲信熟人,难免经常接触。”薛崇简解释道。

    守真附和道:“说得是。不过,姜皎和临淄王相交甚好,不会害了临淄王吗?据说,朝廷有令,诸王不得私交大臣。”

    薛崇简回应道:“很少有人墨守成规。远的不说,且说梁王武三思,私下结交了多少大臣?谁又敢进谏?”

    “当然不敢!安乐公主下嫁梁王的次子武崇训,梁王与皇帝就是儿女亲家,谁会捋虎须?”武延秀不温不火道。

    守真不敢明着问,但绕了半天圈子也没有问出实质来,他只能继续追问道:“这么说,是临淄王主动结交姜皎?”

    果然,薛崇简没有听出来,而是笑道:“我听说的是另外一回事。”

    有一次,本就是世家子弟的姜皎,出城打猎,遇到另外一伙人在打猎。

    姜皎遇到同道中人,连忙放出了自己的那只价值不菲的苍鹰。

    但没有想到的是,对方为首的一个少年,上来就说苍鹰是他的。

    姜皎见该人身着宫服,竟然是郡王制式,虽然不甚光鲜,但气度不凡,二话不说,慨然以鹰相赠。

    少年十分开心,叫上姜皎一同围猎。

    临走分别时,姜皎才知晓少年正是李隆基,相王李旦的第三子。

    从那以后,姜皎投靠了李隆基,每日与临淄王养鹰纵犬,击鞠斗鸡。

    “表兄也斗鸡?早知道,我就让表兄带着我去找表兄一起斗鸡。”三郎武崇敏说了一句绕口令。

    只有薛崇简明白,三郎武崇敏说的前一个表兄是指李隆基,后面的表兄是指杨璬。

    “哈哈,三郎,你是不是又被杨璬表兄骗了?他和临淄王等人本就是天天玩在一起。”

    “阿兄,你怎么知道?这大半年你又没在京城。”

    “姜皎是李林甫的舅父,而李林甫是杨璬表兄的跟班小弟,几个人最爱斗鸡,经常厮混在一起。”

    “哦?这李林甫又是谁?”武延秀认识临淄王李隆基和观国公杨璬,但是离开京都六年,第一次听说李林甫。

    守真曾经见过李林甫,那是在晋阳城内,杨璬身受七星海棠之毒,李林甫就是守在杨璬身边的长脸少年。

    薛崇简介绍道:“他也是皇族子嗣,却是远房旁支。”

    唐太祖李虎有八个儿子,其中三子李昞的儿子就是唐高祖李渊;六子李祎便是李林甫高祖。(注①)

    “如果从唐太祖李虎论起来,李林甫和相王李旦是没有出五服的堂兄弟。若是李林甫和临淄王李隆基论起来,则是出了五服的叔侄儿关系。”

    “不对吧?”武延秀凝眉纳闷道。

    薛崇简以为自己族谱记错了,吓了一跳,这可是大事,连忙问道:“哪里不对?”

    三郎武崇敏自是不知道这些,根本听不出来。

    守真不明白武延秀听出哪里不对,也是愣住,看着武延秀。

    武延秀伸出手来,一指一指的计算道:“杨璬马上与长宁公主(李显之女)大婚,按照太后的武氏族谱来算,杨璬可是与临淄王同辈。李林甫长了杨璬一个辈份,岂会做他的跟班小弟?”(注②)

    薛崇简不然道:“李父乃是扬州参军(参谋军务的幕僚),八品官阶。这一支李氏早已没落,李林甫哪有资格摆谱?杨璬乃是观国公,从一品待遇,家族颇有资财,早年丧父,生性好赌,年纪比李林甫长七八岁,又哪里会将李林甫当做长辈?”

    武延秀听闻,触及伤心处,粉面黯淡。

    他在突厥六年,回京封了桓国公,三弟武延义闲坐家中,却袭了一个郡王。

    如今,兄弟二人很少见面,他就是觉得爵位比三弟矮了一头,不好在三弟面前摆谱,可能亦如李林甫是一样的心态吧。

    守真并非想聊这个话题,但他想通过这个话题引着薛崇简主动找临淄王李隆基打猎,或是聚会时能带上他。

    不过,这又不能说得太明显,只能慢慢引导。

    这么多年没有见面,守真很是想念昔日的少年好友李隆基。

    再续前缘已经是不可能,他现在的面貌已非从前。

    当年,为了能够诈死逃出皇宫,他不得不将自己的脸划得血肉模糊。后来,幸得师尊道隐天师用良药医治,才有了如今的面貌,只不过不能放肆大笑或大哭,容易牵扯到损伤的筋肉。

    “临淄王会不会组建一支马毬队参加击鞠大赛?”

    “昨日,大兄也说起此事,想要组建一支马毬队参赛。”三郎武崇敏抢先插话道。

    “这么巧?午后,我从梁王府出来时,听安乐公主说起,准备组建一支娘子马毬队。”武延秀说道。

    “为什么都想参赛?难道是有什么极佳的奖励?”这次轮到守真纳闷。

    “这可是匡复大唐之后的第一场击鞠大赛!自二张乱政之后,皇家便再也没有举办过盛会。”

    “还有,还有,这次万国使者皆可参赛,那可就是万国大赛,大食、吐蕃、波斯、僧迦罗(今斯里兰卡)、回鹘、日本(注③)等都会参赛。如果哪支队伍获胜,将会是真正的名扬天下,万国皆知。”三郎武崇敏兴奋道。

    守真只关心小金仙,他试探问道:“除了名之外,其他的奖励呢?”

    “对!对!对!还有征婚!如果哪支队伍获胜,可以向西城县主求婚。听说这位相王的第八女国色天香,正是适婚年龄。”三郎武崇敏激动道。

    武延秀取笑道:“怎么,三郎,你动心了?”

    “我可不要结婚,我要做大将军、大总管!”三郎武崇敏反驳道。

    薛崇简沉稳道:“三郎,慎言!”

    武延秀打趣道:“结婚之后,也可以做大总管。”

    “那多没意思!跟女人结婚厮混在一起,就像是大兄一样,没有一点建功立业的想法,真的很无聊。”三郎武崇敏小大人似得,野心勃勃。

    薛崇简反问道:“延秀准备与梁王府合作?对西城县主有想法?”

    守真听闻,心中一紧。

    武延秀没有说话,默默的饮下杯中酒。

    三郎武崇敏惊讶的望着武延秀。

    --------------------------------------------------------

    注①李虎→三子李昞→四子李渊→次子李世民→九子李治→八子李旦→三子李隆基。

    李虎→六子李祎→次子李叔良→次子李孝斌→次子李思诲→李林甫。

    注②杨绍→长子杨雄→杨恭仁→杨思训→杨嘉本→杨璬。

    杨绍→次子杨达→荣国夫人(武后之母)→武曌→李旦→李隆基。

    注③日本,《新唐书》记载道:咸亨元年(公元670年),遣使贺平高丽(倭国派使者祝贺唐朝平定高句丽)。后稍习夏音(懂得汉文后),恶倭名(厌恶倭国这个名字),更号日本(改名为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所出,以为名。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