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唐瘿 > 第72章 后宫妃嫔

第72章 后宫妃嫔

    武延秀玉面粉腮,笑了起来:“一个县主而已,又不是公主,我去争什么?”

    守真紧张的心才放了下来。

    薛崇简叹道:“去突厥之前,我经常见到表妹西城县主,温和娴雅,实乃良配。”

    守真有些紧张,问道:“你常去相王府?”

    “常去。不瞒你们,母亲大人的胞兄只有两位,一位是当今圣上,一位是安国相王,我们做晚辈的经常去拜访,与诸位表兄表妹经常走动。”

    “你这位温和娴雅的表妹是否同意这次征婚呢?”守真再次问道。

    薛崇简叹道:“肯定不同意。昨日,我听说是皇后为了自己的女儿长宁公主不去吐蕃,只好提出用西城县主来和亲。”

    守真马上恨上了韦后。

    “为了这件事,安国相王差点与圣上闹起来。昨日,安国相王坚决要求辞去太尉及宰相职务,圣上同意了他的辞职请求;圣上又想立安国相王为皇太弟,但因安国相王坚决推辞而作罢。”薛崇简继续道。

    武延秀没有质疑和反驳,说明他早已在梁王府知晓此事。

    守真再一次觉得消息闭塞,他必须要改变这个局面。

    没想到相王李旦会如此在意他的女儿西城县主。

    沉思之际,却听到厢房里争吵声大起。

    三郎武崇敏放下酒杯,喝道:“是我那书童的声音,我去看看。”

    武崇敏走后,守真低声问道:“延秀,阿史那果儿怎么办?”

    这一路上,三个人时常聚在一起喝酒,薛崇简早已知晓可汗之女阿史那果儿对武延秀的情意。

    “能怎么办?她注定是嫁到皇室之人,我只是一个国公,连郡王都不是,为之奈何?”武延秀不以为意道。

    “既然对她无意,又为何要撩她?”薛崇简路见不平问道。

    “若不撩她,我岂能活到现在?这六年里,我不停的哄她欢心,才苟活到现在。”武延秀长吁一口气,像是驱散胸中憋闷之气。

    往事不堪回首,守真能够理解武延秀的感受,他也曾有过这么一段屈辱的时光。

    “你可知她要嫁给卫王李重俊?”

    “听我堂兄武崇训提及过一句,安乐公主说,这样也不错,她又不能做太子妃,做一个王妃也是福分。”武延秀轻淡道。

    薛崇简看出他对阿史那果儿没有半点情意,不再相劝,只是摇了摇头道:“你好自为之吧。”

    守真劝道:“延秀这么做也挺好的。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这里是京城,有什么闲言碎语,都将传到有心人的耳朵里。不仅仅是皇家颜面的问题,更可能涉及大唐与突厥的关系,极易容易引出是非。”

    薛崇简见守真也这么说,一想在国家大义之前没有儿女私情,马上想通了,转头对武延秀道:“还是延秀的眼界看得远。”

    武延秀粉面一红,心里明白这是守真为自己找回来的理由,自己根本不是这么想的,却也只能谦虚道:“哪里,哪里。”

    “天师,果然就是天师,带出来的徒弟也非同凡响!两个八九岁的小童居然没让我那十多岁的书童赢过一场,哈哈,笑死我了。平时,我那书童总是卖弄才华来逼迫我读书,如今终于遇到高手,吃瘪的样子笑死我了。”

    三郎武崇敏边说边笑,笑到不行,忘记了自己才十四五岁。

    “赢什么?”守真听出是清风和明月的事。

    “双陆。”

    “孩子们玩玩游戏而已,运气好罢了。”守真谦逊道。

    “天师,平时都让他们读什么书?能不能让我也读一读?我还从来没有赢过我那书童。”三郎武崇敏直爽道。

    “《黄庭经》,想读吗?”

    “好,明天我就去读上它一读。”三郎武崇敏干脆利落道。

    薛崇简和武延秀在一旁偷笑,回京的路上,他俩听着守真诵经一路,听这都觉得听的晦涩难懂,更别说自己去读。

    不过,让三郎吃吃苦头也是好事,二人都没有阻拦。

    四个人又喝了一圈的酒。

    守真问道:“崇简,梅园别院有旁门可以出入吗?”

    “道长觉得离着府内的正门有些远?”

    “这里是镇国太平公主府,我不想过于张扬,频繁出入于大门之中。”

    武延秀趁机道:“道长说得是,平时低调行事,突然经常出入于朱门之中,肯定会召来皇嗣拜访。”

    武延秀一直想与守真单独联系,就像是在晋阳城里那样,抵足夜谈,但守真客居公主府,一直无法避开少主人薛崇简等人。

    这次,他主动宴请守真,名为感谢薛崇简和守真的一路照料,实则是找机会与守真另约时间聚首。

    如果守真客居的梅园别院有旁门的话,武延秀可以随时拜访守真。

    薛崇简为难道:“梅园别院紧邻后花园,后花园是府中的私苑,没有旁门。本是不想有人扰了道长清修,没想到竟让道长为难。”

    守真和武延秀一听都很失望。

    守真面不改色,不失礼貌的微笑道:“无妨,平日出去的机会也不多。”

    “明日我去跟母亲大人请示,将梅园别院开一处旁门,方便道长外出。”薛崇简又道。

    “多谢崇简,如开旁门,只让下人们出入采购,不会引外人进后花园。”守真大喜,提前保证道。

    四个人又饮了一巡酒。

    薛崇简问道:“延秀,今日你来找我说是做东宴请道长,是否有其他事情相商?”

    守真也能看出武延秀心不在焉的愁容,却不好相问。

    武延秀低叹曰:“不瞒你们说,却是有事相商,不过,万勿转告他人知晓。”

    众人纷纷表态,不会外传。

    武延秀这才说道:“圣上继位之后,二月十四日,大封后宫。立太子妃为皇后,追赠韦后之父韦玄贞为上洛王,追赠韦后之母崔氏为上洛王妃,将自己的女儿都改封为公主。这些都无可厚非,只是还将上官舍人封为昭容,又封上官昭容之母郑氏为沛国夫人。”

    突然,三郎武崇敏插话道:“昭容是什么?官职,还是妃位?等级高吗?”

    郢国公薛崇简还想听武延秀想说什么事情,却被三弟打断,他只好耐心解释起来。

    皇帝除了皇后之外,还会册封许多妾室,以妃嫔等来划分不同等级的位号和待遇。(注①)

    例如说,妃位只有四个,按照顺序分为是贵妃、淑妃、德妃、贤妃,乃是正一品待遇。

    不管皇帝喜欢多少后宫佳丽,只有四个妃位。另外,妃位之间也会按顺序前后分尊卑。

    接下来是嫔位,按照顺序分为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共有九人,正二品待遇。

    接下来是婕妤,共九人,正三品待遇。九人皆为婕妤,不分顺序。例如说,王婕妤,张婕妤,冯婕妤。

    接下来是美人,共九人,正四品待遇。例如说,张美人,刘美人。

    接下来是才人,共九人,正五品待遇。例如说,大名鼎鼎的武才人。

    接下来是宝林,共二十七人,正六品待遇。

    接下来是御女,共二十七人,正七品待遇。

    最后是采女,共二十七人,正八品待遇。

    也就是说,不算皇后的话,后宫妃嫔有121个册封名额。

    ------------------------------------------------

    注①下文提及的妃位等级皆为唐朝初期的制度,历朝历代都不相同,甚至到了唐玄宗时期也有变化。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