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唐瘿 > 第74章 与生俱来

第74章 与生俱来

    是夜,桓国公酩酊大醉,夜宿梅园别院,由守真照料因醉意失态的武延秀。

    下半夜,下弦月。

    武延秀被渴醒,大叫道:“水来!”

    还未清醒的武延秀以为这里是他的国公府,连续大叫了数声,惊醒了罗汉榻上的守真,还有暖阁外屋里的清风。

    守真点亮了明烛,清风推门进屋,瞌睡道:“只有凉水。”

    守真疼爱道:“没事,凉水就凉水,你去睡吧,这里交给我。”

    “哦。”双眼惺忪的清风,放下水,浑浑沌沌的又回去睡了。

    两个人的对话惊醒了胡言乱语的武延秀,他借着明烛之光看清楚周围的环境,看到了披着鹤氅的守真,才意识到这里不是自己的国公府。

    呆滞良久,武延秀才缓缓闭上眼睛,又猛然睁开,说道:“道长,打扰了。”

    “何须这么客气?水是凉水,将就对付一下吧。”

    “无妨。”

    武延秀狂饮一通,凉水直入腹中,让他彻底清醒过来,“记得在突厥黑沙城,寒冬时节,时常以积雪下腹。到现在,我有时还觉得这是不是一场梦,我还没有从梦中醒来。”

    “延秀,我们回来了,这里是京都,你从小长大的地方,洛阳。”

    武延秀盯着明烛,看着它爆花,露出一丝苦笑,但在守真看来是惨笑。

    “道长,你说我这一辈子是不是完了?”

    守真大讶。

    守真没有想到能够在突厥帐下隐忍六年的武延秀居然有如此想法,他之所以当初看中武延秀,就是觉得武延秀能够隐忍六年,必定所图甚大。

    隐忍,是少年守真与生俱来的天赋。

    夸张的说,从一出生开始,守真就得开始布局如何逃离皇宫;逃出皇宫之后,就得开始筹谋如何为家族平反。

    在血案平反之前,他除了隐忍之外,别无他法。

    举一个他心里的榜样的例子。

    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仪,是高宗时期的宰相,进士及第,历任弘文馆直学士(注①)、秘书郎(注②)、起居郎(注③)、秘书少监、太子(李弘)中舍人(注④),成为皇帝的御用文人,负责起草诏书。

    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拜西台侍郎(注⑤)、同东西台三品,成为宰相,又加银青光禄大夫。

    麟德元年十二月(公元665年1月),奉命起草废武后诏书,得罪了武后。武后指使亲信许敬宗,诬陷上官仪勾结废太子李忠谋反。

    上官仪及其儿子上官庭芝被下狱处死。

    上官仪的女儿上官婉儿因为尚在襁褓,与其母郑氏一起被发配于掖庭,充为官婢。

    上官婉儿生性聪颖,逐渐得到圣神皇帝的重用,被引为亲信女官,掌管宫中制诰,被称之为巾帼宰相。

    如此重臣实权的人物,都无法在圣神皇帝面前为其祖父平反。

    直至皇帝李显继位,封上官婉儿为昭容,上官昭容以皇妃兼内舍人的身份掌管内廷与外朝的政令文告。

    同时,封其母郑氏为培国夫人,并且为宰相上官仪谋反一案平反。

    祖父上官仪追赠中书令、秦州都督、楚国公,父亲上官庭芝追赠黄门侍郎、岐州刺史、天水郡公。

    上官婉儿隐忍了四十一年,才为家族平反,实乃是守真内心最欣赏的楷模。

    他想要效仿上官婉儿,继续隐忍下去,直至皇帝李显退位或驾崩,他将布局于下一任皇帝身上。等待下一任皇帝继位,守真可以找机会为家族平反。

    因此,他将隐忍看得极为重要,觉得武延秀在突厥隐忍六年,实是自己的知己。

    “延秀,你是不是有心事?”

    武延秀的玉面在烛光之下极具质感,粉如桃花。

    “道长,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每日浑浑噩噩,除了在梁王府与堂兄武崇训走动之外,实在是无所事事。”

    “延秀,有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道长,这里又没有外人。以前,我曾经说过我一直将你视作我的兄长,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我的兄长。”

    守真决定赌一把,“我记得你曾经说过,回到京都之后要大闹一场,将这龙潭虎穴搅得天翻地覆。难道是你忘记了,还是说你失去了勇气?”

    “我……”

    武延秀欲言又止,终是说了出来,“道长,这些天我一直混在梁王府,本想在梁王面前讨一个差事,至少能让我晋升郡王。对于梁王的敷衍,我能够分辨出来。后来,与安乐公主接触多了,我发现……我发现我喜欢上她了。”

    “安乐公主不是已经成婚了吗?”

    “我知道,她的夫婿是我的堂兄武崇训。这就是我为难之处,如果说,武崇训对我不好,我可以用尽各种办法取悦安乐公主,我能在突厥帐下苟活这么多年,自有我的本事。但问题是,武崇训对我很好,经常在安乐公主面前说我好话。”

    听着武延秀的言语,守真也陷入了沉思。

    守真去突厥主动刻意去结交武延秀,不是因为武延秀长相俊美,不是因为他和武延秀的交情好,而是他想利用武延秀打入武氏一族的内部,利用武延秀的仇恨去算计梁王武三思。

    如果武延秀和梁王武三思一系的人同心合力走在一起,守真的如意算盘算是白白浪费,他将武延秀视为一颗可以钉入梁王武三思心上的钉子,岂能让武延秀失去了斗志?

    “武崇训为你说好话,可曾在梁王面前说过?”守真假装极为关心道。

    武延秀一怔,“……好像没有。”

    “安乐公主可曾听武崇训的好话而改变对你的态度?”守真追问道。

    “……可能,有吧?”武延秀不确定道。

    “这么看,武崇训的好话说与不说,对什么人说,都是精心考虑之后才说的?既不得罪梁王,又不拂逆了安乐公主,还在你面前落了人情。”

    武延秀默不作声,但气色明显不好。

    “延秀,你是不是陷入了美色,失去了本心?原来那个天天智斗突厥可汗的武延秀呢?那个玩弄可汗之女于掌心的武延秀呢?”守真喝道。

    武延秀眼珠一通乱转。

    “延秀,你可将梁王府当做突厥帐下,到了你复仇的时候了,拿回本属于你的一切!”守真就差没有说出“请开始你的表演”来刺激他。

    空气凝滞了很久。

    武延秀悠悠道:“回到京城之后,竟然迷失了自我,忘记了自己在突厥时期受到的屈辱。那个时期,我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如何复仇,现在从突厥解脱出来,乱花渐欲迷人眼,差点蒙蔽了我的本心。”

    “你我生死兄弟之交,相互提醒着也是应有之举。如果我哪一天也这样的话,记得提醒我。”守真笑言。

    “那是自然。前两天,我去南市居然看到了天姬。如果不是一起在突厥待了六年,我差点认不出她的新造型。怎么,她怎么成了云起香料店的老板娘?”

    “回到京城,总不能还跟在崇简的身边吧?你堂姐岂能轻易饶得了他俩?索性,让天姬扮作胡商,做些生意养活自己。”

    “云起香料店刚刚开业不久就成为京城有名的香料店,许多贵妇仕女常去光顾,你就不怕她遇上我的堂姐?”

    “遇上就遇上,如果天姬能够打入贵妇圈子,也能帮着你我搜集些情报不是?”守真狡猾一笑。

    武延秀恍然大悟:“原来道长打的是这个主意,不错,不错。”

    -------------------------------------------

    注①弘文馆直学士,无品秩。学士,掌校理图籍,六品以下称直学士。

    注②秘书省是我国古代专门管理国家藏书的中央机构。设有秘书监一人,从三品;秘书少监二人,从四品上;秘书丞一人,从五品上;秘书郎,从六品上。秘书郎分掌四部图书。

    注③起居郎,隶属于门下省,掌记录皇帝日常行动与国家大事。相对应的是起居舍人,隶属于中书省,掌记录皇帝所发命令。从六品上。

    注④太子中舍人,东宫属官,掌侍从令书奏疏通判判事。

    注⑤西台侍郎,即中书侍郎。同东西台三品(662-672)年间的称呼,即拜相。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