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唐瘿 > 第118章 一代女皇

第118章 一代女皇

    秋风吹散了洛水的温柔,飞雪飘浮着凌乱的思绪。

    从神龙门的城头眺望极远之处,皇帝李显自从登基称帝之后,少有的心生悲楚。

    前些日子,即十一月初二,武三思等群臣给皇帝李显上尊号为应天皇帝,为韦后上尊号为顺天皇后。

    本是极为高兴之事,皇帝李显特意将应天门改为神龙门,其寓意不言而喻。

    没想到上阳宫传来了太后有恙的消息。

    皇帝李显望着太后形容枯槁的模样,再也没有了昔日保养姣好的容颜,神情也没有了之前的精神。

    每隔十日到上阳宫拜见太后,本来已经成为例行公事的敷衍,二次掌权,重新品尝着权力带来的滋味,那种失而复得的感觉,是其他帝王体会不到的心酸,还有报复性的反弹快感。

    这一次,他再也不想失去帝位。

    除了安排了大量的自己人担任核心要职之外,那种报复性的享受也是每日必有的节目。

    更为让他舒心的是,一起同甘共苦的皇后竟贴心的为他安排着各种节目,从未拂逆过他。

    这让他极为享受现在的状态,谁都喜欢众星拱月般的感觉。他再也没有了在房州被排挤被打压被幽禁的痛苦煎熬感,这种翻身在上的感觉只有自己能够体会到是多么的快意。

    有的时候,他的内心里也曾经怨恨过母亲,皇兄李贤那首“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犹为可,四摘报蔓归。”至今回荡在心间。

    太后为何夺取自己儿子的皇位?

    历史之上从未有过母亲废黜自己儿子帝位的事情。

    虎毒不食子,那可是自己的母亲!

    说是没有丝毫的怨恨之情,自己都不会相信!

    但是,这一次,他见到了日渐苍老的太后,满脸皱纹,形容枯槁,不复雍容华贵,更像是八十岁的老妪,咳嗽气喘得让他心碎。

    那是他的母亲!

    生下他们兄妹的母亲!

    教自己读书识字的母亲!

    已过知天命之年的李显,再也没有了寻欢作乐的心思,打破了每隔十日看望太后的循例,日日都来上阳宫请安问候。

    十一月初六,为了给太后祈福,皇帝李显与韦皇后一同到太庙拜谢列祖列宗,并下诏赦免天下罪囚。

    同时,下诏将安国相王李旦和镇国太平公主的实封户都加至一万户。

    母亲知晓了这一切之后,咳嗽渐好,但气喘却有些漏风之状。

    那种万兽之王将死的前兆,让皇帝李显痛哭流涕。

    母子二人相爱相杀了一辈子,感情最是深刻,不管是亲情的爱意,还是夺位之恨意,都是其他母子没有的深刻。

    爱恨悠悠数十年,临终帐前泯恩仇。

    终究,八十二岁高龄的母亲驾鹤西游。

    神龙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公元705年12月16日),一代女皇圣神皇帝武曌在上阳宫的仙居殿病逝,享年八十二岁。

    临死时,太后留下遗命:“去掉皇帝称号,以后称为则天大圣皇后。高宗的后妃王氏和萧氏二族以及褚遂良、韩瑗、柳三人的亲属都全部赦免。”

    太后连“后妃王氏和萧氏”都赦免,却终究没有原谅宰相裴炎和李敬业。

    特别是李敬业,其祖父李勣在“废王立武”的事件中,曾经为武后立下汗马功劳。

    当初,褚遂良极力反对“废王氏立武氏”,是李勣说过“这是陛下的家事,何必更问外人”,一句话改变了高宗李治的想法,成就了武后变成了天后。

    如此泼天功劳都没有让太后原谅李勣的孙子李敬业的扬州起兵复辟大唐一事。

    全国举哀。

    皇帝李显释然之后只有空虚,内心只有对母亲的思念。

    一代女皇,那是群臣和世人对她的称呼,李显的心中只剩下母亲这个身份,一个又爱又恨的母亲。

    如今,这个教自己读书识字的母亲不在了。

    皇帝李显多日没有上朝。

    因悲痛过度,皇帝李显病倒了。

    李显知晓中书令杨再思没有什么政务能力,除了在群臣之间和稀泥。

    他委以魏元忠代理朝务,军国大政悉数放手,全部由侍中魏元忠处理。

    当年,皇帝李显还为太子时,魏元忠任检校太子左庶子,算是李显的老臣。

    李显即位后,第一时间派驿马专程召回魏元忠,授卫尉卿,任代理宰相,可见魏元忠在李显心中的地位。

    果然,在魏元忠妥善办理完则天大圣皇后的葬礼之后,皇帝李显任命魏元忠为中书令,加授光禄大夫,封齐国公,监修国史。

    在武周晚期,张易之、张昌宗的权宠一天比一天盛,满朝官员都趋附于他们,而魏元忠曾为此上奏圣神皇帝:“臣承蒙先帝看得起,又受陛下的厚恩,不能为忠于国家尽死节,使小人能在君侧,臣之罪也。”

    圣神皇帝看后很不高兴。

    张易之、张昌宗由此怀恨含怒,便诬害魏元忠,说他与司礼卿高戬私下同谋,曾说过“陛下老了,我辈当挟太子而令天下。”

    圣神皇帝听后,将魏元忠收入狱中,召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及宰相到朝廷,让张昌宗与魏元忠在殿前对质,反复不能决断。

    张昌宗要求凤阁舍人张说做证人,张说答应下来,但是等到圣神皇帝召他到殿前验问时,张说据实说魏元忠实无此证。

    圣神皇帝心中明白魏元忠被诬害,但因宠爱张昌宗的缘故,特贬授魏元忠为端州高要县尉。

    也因此,魏元忠有了忠诚正直的声望,因而深得朝野倚重。

    自太后薨之后,武三思对此很是担忧,担心魏元忠准备清算武氏一族。

    武三思没有跟守真等人商议,单独吩咐心腹伪造了圣神皇帝的遗命,对侍中魏元忠好言劝慰,并赐给魏元忠封户一百。

    魏元忠手捧伪造的“太后遗制”涕泪纵横。

    看见这一情景的其他官员背后议论道:“魏元忠再也不会有所作为了!”

    事关伪造圣旨,武三思没有告诉任何幕僚清客,也算是他不白混了数十年的政治生涯,知晓此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这段时间里,武三思惶恐不安,曾召集了武氏一族的精英子弟议事,但武攸暨等人却没有出现,只送来了一句话:深居简出才能保命。

    武三思找来幕僚清客,专门解读了此话,才明白了真意,便不再四下联络,偃旗息鼓,武氏一族的命运都是由皇帝李显决定的,与群臣无关。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