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唐瘿 > 第122章 名动京城

第122章 名动京城

    没有武三思陪伴的夜里,韦皇后彻夜难眠,心里盘算着自己棋局里的每一枚棋子,其中就包括了名动京城的“新贵”天师守真道长。

    调查之后才晓得,守真天师与自己的京兆韦氏竟是交情颇深,特别是在西京长安颇有声望。

    韦皇后想将守真当做自己人对待,但守真客居镇国太平公主府,又让她不敢轻举妄动。

    武三思偶尔会提及这位守真天师,说是其胸有沟壑,有经纬之才,已经在自己的帐下行事。

    韦皇后想起武三思和太平公主是儿女亲家,武三思最溺爱的女儿嫁给了太平公主最欣赏的二公子,都是对方的心头肉。

    有了太平公主的中立立场,又有了武三思的包票,韦皇后便不再亲自出马,但心里一直很想见见这位京兆韦氏的族长一直敬重的年轻天师。

    翌日。

    韦皇后为此事专门向郑普思的夫人第五氏打探一二。

    郑普思的夫人姓第五,事鬼道,深得韦皇后的信任。

    第五氏乃是西京长安人氏,早就听说过长安昊天观,对于守真天师的大名也早有耳闻。

    第五氏将守真天师在西京长安的开坛讲法一一禀告,听得韦皇后深信不疑,认为守真天师是有大神通之人,或是转世谪仙。

    韦皇后有一个误区,误以为第五氏和守真天师不认识,听得自己身边的人对自己的讲述应该是最真实的。

    其实,第五氏有一个义女名为季兰真人,季兰真人正是清风和明月的小姨。

    也正是守真的财团为第五氏暗中提供了大量的钱财,才让第五氏买通了韦皇后身边的侍女和宫女,为其所谓的“鬼事”做掩护,让韦皇后误以为第五氏真的有通鬼神之术。

    可能这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的另一种解释吧。

    守真身在家中坐,不知道自己已经被人惦记上。

    说来也巧,季兰真人在这一日匆匆送来了急报,说是着急想见守真天师。

    守真却是没有机会在第一时间收到这份急报,被困在随云殿内,与太平公主以及其门客在商议各地官员的任命名单。

    等到数位门客散去,守真又单独向太平公主进言,说是最好安排自己人在卫王李重俊身边做事,辅佐李重俊。

    镇国太平公主纳闷问道:“一个黄口小儿,不值得我们费心思。难道你能占卜出圣上的生死?”

    守真连忙解释道:“如果与未来的太子交好,没错坏处。”

    镇国太平公主摇头道:“你错了,现在就结交未来的太子,对本宫而言只有坏处。本宫绝不能让圣上知晓除了圣上之外还对其他人有想法,这是伴君大忌。”

    守真马上脸红起立,知晓自己过于唐突,犯了大错。

    与陪伴了天后数十年的太平公主比拼政治经验,守真还是嫩了许多。

    头上是透额罗髻的太平公主见守真低头不语,打趣道:“不是本宫说你,你这眼光未免看得过于长远,圣上龙躬圣安,你就已经打起了下一任皇帝的主意。怎么,着急做国师?”

    守真连忙否认道:“殿下,小道绝无此意。只是觉得二公子才华横溢却也只能居于驸马韦捷等纨绔子弟之下,郁郁不得志,不如辅佐未来的太子,跟随着太子一起成长,定会成长为参天大树。”

    镇国太平公主沉吟良久,缓缓道:“你关心崇简是没有错的,但崇简天生皇胄,出言行事都代表着整个家族的态度和立场。他可以结交任何皇族子嗣,却不能轻易结交卫王,除非圣上亲自发话。”

    守真稽首道:“殿下,小道明白了。如果没有背景之人可以随意投靠卫王殿下,不会引起任何势力的注意。但若是有了身份背景,则需要慎重考虑圣上乃至各方势力的政治平衡。”

    太平公主点头道:“孺子可教。唯有政治平衡,政局才能稳定。政局稳定,圣上才能放心各方势力的发展。”

    “谁率先破坏了政治平衡,谁将承受圣上的怒火。我们只有等待其他势力耐不住寂寞而出错。”

    “没错,忍耐这一点,你需要向乐寿王学习,勿要轻易出手。”太平公主难得赞扬了自己的夫君武攸暨一回。

    武攸暨原本被封为一字亲王定王,但为了缓和与朝中百官的关系,皇帝李显又降封武氏一族的诸王,其中武攸暨被降封为乐寿县王。

    待到守真回到梅园别院之后,才看到了季兰真人的急报。

    此时,他已经是名动京城的天师,一举一动都会引起有心人的注意,为此,他又等到了天黑之后,从后花园密道来到梵音寺,在主持石秀的掩护下,乘坐了马车来到玉真观。

    玉真观里,他见到了久违的李过。

    李过满身是血,伤口已经被季兰真人处理包扎过。

    “怎么没有联系医师?”守真关切问道。

    李过惨笑道:“是我拦着季兰真人,不能联系外人,不能走漏消息,不然的话,将会牵扯更多的人丧命。”

    “大兄,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接到急报,却什么也不知道。”守真焦急,不灵活的右手微微颤抖。

    来的匆忙,为了掩护身份,守真没有带着清风和明月,仅有张皋一人守护在身边。

    季兰真人眼光里犹豫,委屈道:“李大兄不要我惊动任何人。”

    李过亦如从前那么稳重:“我已经稳住了伤势,且听说吧。能够逃出来,就是不想被人发现了我的身份而牵扯上大家。”

    守真早已猜测李过出了大事,经历了生死之战,不然的话,以他的武艺绝对不会这么惨重。

    果然如守真所猜测一样,确实发生了一件天大的事情。

    自从万国击鞠大赛之后,李过便离开了守真的管辖,他实在是无法忍受守真的复仇平反计划时间表。

    在京城活动期间,他结识了率真耿直的驸马王同皎。

    王同皎的家族很有传统,他的曾祖是南陈驸马都尉王宽,也就是说,祖上曾经做过驸马。

    凭借世家子弟的身份,时为太子的李显将自己的第三个女儿新宁郡主下嫁给王同皎。

    凭借这个关系,王同皎官拜朝散大夫(从五品),不过,这是虚职,他的真正官职职务是典膳郎。

    典膳郎,即太子典膳局长官,编制定额二员,正六品上,掌东宫进膳、尝食,每夕更直于厨。

    这个官职必须是自己的人才能担任,事关进膳的大事,以防“有心人”从食物里暗害太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