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唐瘿 > 第125章 天生注定

第125章 天生注定

    守真在武三思面前劝了几次,想要为驸马王同皎挽回一线生机,但武三思文才不高政治敏感度却是非常人所能及,决不允许驸马王同皎有翻身的机会。

    用武三思的门客宗楚客的话说,如果王同皎只是寻常百姓,武三思可能会为了讨得一个好名声而放过他,但是王同皎身居高位,一旦不死将会反扑过来,武三思再也没有机会抓住他的把柄。

    守真尽人事听天命,不能过于明显帮着王同皎说话,不然的话将会被武三思认定是王同皎的同党。

    用道家的“少杀生”之意劝了几次没有成功,守真便当即放弃,没有暴露自己。

    这一日深夜,久违的武延秀出现在梅园别院。

    当初,突厥公主阿史那果儿的一箭穿心差点要了武延秀的老命,没有死在草原沙漠里,却差点死在了京城。

    在张葫芦的精心调理之下,武延秀卧床近半年的时间才恢复过来。

    也因此,错过了这段时间里朝廷上下的精彩争斗。

    守真、武延秀、薛崇胤、薛崇简、武崇敏等人围坐在桌前,上一次还是去年。

    特别是武延秀,感叹道:“恍如隔世。”

    薛崇胤讥笑道:“白挨了一箭,人家早已嫁入王府。卫王刚刚被封为太子,人家已经成为太子妃。你说你冤不冤?”

    武延秀苦涩道:“往事不堪回首,如此了结了旧事也算是圆满。”

    “此事隐匿下来才行,不然的话,太子府内会影响你的前程。”薛崇简叮嘱道。

    三郎武崇敏童年无忌反驳道:“怕什么,堂兄走得是安乐公主路线。原本安乐公主就与卫王不合,双方之间爆发冲突,也属正常。”

    守真觉得三郎武崇敏真的无愧于“敏”字,悟性极高,与众人身边待久了,政治分析也学得有模有样。

    “这种事情万一被人揭发到太子面前,哪能是说了结就了结的?我早已与梁王商议,由驸马杨璬、驸马武崇训、卫国公薛崇胤、桓国公武延秀为太子宾客。”守真言道。

    太子宾客,定置四人,为太子东宫属官,掌调护侍从规谏等。

    以这四位平日嚣张跋扈的纨绔之气来讲,除了规谏之外,其他的也做不了什么。至于是什么规谏内容,那就难说了。

    守真自知这四个人不是太子宾客的正选之人,但他与武三思商议此事时曾说起过,现在再选太子陪读一职已经太晚,太子已经过了读书的年纪,如果再选择太子身边侍卫一职也不会得到太子的信任,因为太子的羽翼渐丰。

    那么,只有太子宾客这个职位适合安插自己人去监督太子,如果能与太子交好当然好,如果不能,则要死死的看死太子的行事。

    武三思大为赞赏。

    如果太子听从规谏,便可将太子掌控起来;如果太子不听规谏,太子的名声受损。到时候,皇帝李显可以效仿太宗那样更换太子人选。

    武三思虽然赞叹守真的心思,但将这个计策放在了镇国太平公主的身上,他以为这是镇国太平公主通过守真向自己传递信息。

    原因很简单,太子宾客里有卫国公薛崇胤,太平公主的长子。

    “怎么还会有我?”卫国公薛崇胤大讶。

    三郎武崇敏看着守真一脸淡然的神情,自告奋勇的解释道:“这还用说,肯定是政治平衡呗。”

    “这么说,我代表着家母殿下的身份?”薛崇胤不傻。

    “总不能都是梁王的人吧?”

    “我代表谁?”武延秀许久没有接触朝局,有些蒙圈。

    “你属于私货,私下加进来的藏货。近一年没有露面,外界误以为你是魏王一系的人,但梁王将你归为自己人,算是梁王势力的一员。”守真解释道。

    “杨璬呢?”

    “自然是皇帝的人。”

    “为什么不是驸马韦捷?”

    守真解释道:“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武三思与韦皇后之间并非真正的相互信任。韦捷是韦皇后的心腹,如果与武崇训发生了冲突,反而不美,偏向谁都不合适。”

    “考虑周全,大都是纨绔子弟嘛,有冲突很正常。”卫国公薛崇胤大大咧咧道。

    “小弟怎么成了纨绔子弟?”武延秀不服道。

    “且让愚兄请教一下贤弟,你对自己身份的定义是什么?良臣?干将?能臣?学士?田翁?贾人?”薛崇胤故意逗他。

    “嗯,小弟觉得纨绔子弟还真不错,为小弟量身打造。”武延秀搔首半天后承认道。

    众人哈哈大笑起来。

    能够无所顾忌的谈论朝廷重臣的隐私,众人早已是一个秘密小团队,这种无伤大雅的玩笑增添了不少的热闹。

    其实,除了守真之外,每个人的身份都是无比的高贵,从一出生时就注定了每个人的命运和交际圈。

    亲王和公主就这么两三个,能够找到同龄的子弟也就这么十多个人,要么成为朋友,要么成为政敌。

    如果不是镇国太平公主不能参与夺嫡之战,她的这些儿子们怎么可能与其他皇子王公交好呢?

    像是皇帝李显的儿子、相王李旦的儿子、梁王武三思的儿子,三方都是相互不相往来,除了必要的祭祀朝礼等正式场合之外。

    武延秀是一个异类,因为他的父亲魏王武承嗣早已去世,这一系算是退出了夺嫡之争,失势之后便依附于梁王武三思一系。

    但是,武延秀的其他兄弟却不齿他的“背叛”。

    当初,正是因为梁王武三思的暗中搞鬼,才让魏王武承嗣失去了继承武周王朝的机会。当然,这只是这几个兄弟这么认为。

    不知道武三思用了什么手段,让韦皇后同意了这个名单,四位太子宾客走马上任。

    或许,韦捷是她的侄儿不假,但是长宁公主也是自己的亲生女儿,由长宁公主的夫君去“规谏”这个她并不喜欢的太子,未尝不是一个选择。

    卫王李重俊不是韦皇后的亲生儿子,只是算是庶出,平时入不得韦皇后的法眼。

    只是韦皇后唯一的嫡子李重润早已被圣神皇帝赐死,自身因为高龄之故,再也无法与皇帝李显生下孩子。

    特别是庶长子李重福被贬出京城之后,卫王李重俊的气焰愈发嚣张,竟然时常与韦皇后最疼爱的安乐公主发生冲突。

    韦皇后越来越看不惯这个不是自己生的太子,怨恨道:“也罢,让这几个好好管教一番,敲打一下让他明白这个江山到底是谁说了算。”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