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唐瘿 > 第126章 饮酒闲聊

第126章 饮酒闲聊

    卫国公薛崇胤与众人饮酒,说起了京城里发生的奇事,大都是他从满春院听来的段子。

    不过此时,他说的事情却是皇族子弟的正事。

    前两日,临淄王李隆基诞下一名皇子,诸位皇族子弟前去祝贺。

    薛崇胤和薛崇简作为镇国太平公主府的嫡子前去送礼祝贺,据同去的夫人回来说,皇子的生母赵氏乃是伎人,有才貌,善歌舞,李隆基对她非常宠爱。

    “正牌王妃多年没有生育,妾室倒是已经生了两个,那得多闹心。”武延秀言道。

    “跟我夫人的想法一模一样。”薛崇胤笑道。

    守真心中也有一番感叹:“我与李隆基年龄相仿,没想到他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如果我的家族没有遭难,可能我也已经是为人夫为人父了。真是造物弄人!”

    “延秀,你就没有想法?也该成家了吧?”薛崇简劝道。

    “成家!我要找门当户对的可不好找,也急不来,只能慢慢等,慢慢碰运气吧。你看,观国公不就是个例子嘛,而立之年才成婚,人家尚公主,还是嫡出。”武延秀喝得有些高,说话少了遮掩。

    大半年的时间里,武延秀都在自己的府上养伤,很少能见到好友一起畅饮,就是守真去看望他,也是在深夜里偷偷进府,不敢白日里招摇过市。

    只有薛崇简会正式拜帖造访,过府看望武延秀,但想要喝酒是不可行,张葫芦严禁武延秀在病情期间饮酒。

    除了这几位好友之外,武延秀的亲兄弟却是一次都没有来过。

    这倒是无所谓,但最令武延秀伤心的是,堂兄驸马武崇训居然一次都没有过府来看望过他。

    还不如安乐公主,派了侍女侍卫送来过几次礼物,书信里言道让他早日好起来,可以来公主府。

    如今,太平公主、安乐公主、新都公主、宜城公主、定安公主、长宁公主、金城公主等七位公主可以开府,设置属官,还可以参与政事、能够任命官员。

    安乐公主深受皇帝李显和韦皇后的溺爱,身后还站在梁王武三思,她的权势仅次于镇国太平公主,在与太子李重俊的冲突对抗中丝毫不让步。

    武延秀就是喜欢安乐公主这种可盐可甜的感觉,这么长时间的卧床养病期间,那几封书信安慰了他焦躁的内心。

    也因此,他有了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如今,他和堂兄武崇训一起被授予了太子宾客一职,这个想法越来越强烈。

    卫国公薛崇胤还沉浸在武延秀所言的那句“长宁公主下嫁观国公杨璬一事”,叹曰:“如今公主的待遇已经超过了历朝历代的公主待遇,没有什么功劳的,竟也敢与母亲大人一样,开府设衙,参与朝政。”

    “大兄,勿言。不要让这种话给母亲大人惹来是非,圣上溺爱公主,舐犊情深,我等做臣子只能勿言。”郢国公薛崇简劝道。

    三郎武崇敏却反驳道:“大哥说得对。母亲大人为江山社稷呕心沥血,那些表姐公主又做过什么,竟然与母亲大人一样的待遇?”

    薛崇简喝道:“你又对江山社稷做过些什么,一出生的待遇俸禄就比五品官员还高?还不是因为你出身是皇族子嗣?那些公主也是凭借出身,只要她们的父亲是皇帝,这就是上天注定的命运。大兄自有分寸,你年纪尚幼,可不要出去因言获罪,引火上身。”

    三郎武崇敏被呵斥后,无言反驳。

    除了守真之外,众人皆为皇族子弟,但再怎么与皇帝亲,也没有亲女儿与皇帝的关系亲。

    这是事实,也是现实。

    自此,没有人再对每一位公主开府建衙有意见。但每一个人对公主们开始参与朝政,任免官员也是有着抵触心理的。

    开府无所谓,花费再多也是皇帝的钱财,但是任免官员是朝廷之事,公器私用乃是文武百官最反对之事。

    守真在武三思那里看多了卖官鬻爵之事,心中早已免疫,但他的心里也有着偏见,极为狭隘的偏见,因为他可以容忍武三思卖官鬻爵,却容不得公主们卖官鬻爵,这不是损害利益的问题,因为这些都与守真没有任何利益。

    他的偏见是容得下男人做坏事卖官鬻爵,却容不得女人做坏事卖官鬻爵。

    不仅仅是他,众人也觉得这种风气怪怪的。

    以前只是圣神皇帝一个女人说了算,高压状态下众人觉得习惯成自然,但如今,这么多公主可以任免官员,就像是女人成为这个世界的主流力量一样,让男人们觉得匪夷所思,一生苦学进士及第,却拼不过公主们的斜封官。

    斜封官是守真从市井茶肆里听来的称呼。

    最近,安乐公主、长宁公主、韦皇后的妹妹邺国夫人、上官婕妤、上官婕妤的母亲沛国夫人郑氏、尚宫柴氏、贺娄氏、女巫第五英儿、陇西夫人赵氏等人,大肆受贿,为人谋官。

    不管是屠夫酒肆之徒,还是奴婢之流,只要向这些人送上三十万钱,就能绕开朝廷吏部的考察,直接得到由皇帝亲笔敕书任命的官位。

    这种敕书是斜封着交付中书省,这类官员被人们称为“斜封官”。

    斜封官肯定不通过中书省、门下省,而是由皇帝直接任命,两高官官等宰相都不敢过问,只是将任命文件向所属部门传达而已。

    由于政出多门,官员任用太滥,致使宰相、御史、员外官总量大增,官署办公机构都坐不下人,被世人称为三无坐处。

    可以想象的到,这些斜封官的官员没有什么实权,只是有着相同品阶的待遇,更多的作用是光宗耀祖,朝中有人不再受人欺负。

    这些严重影响了武三思的“生意”,但他又不能明目张胆的跟晚辈们争夺“生意”,特别是不能跟自己的儿媳妇安乐公主抢生意。

    话说,他已经抢不过这些“手可通天”的女流之辈。例如说,上官婉儿的母亲沛国夫人郑氏,在上官婉儿那里得到了不少的任命名额,竟在街坊邻居那里明码标记,丝毫不避讳任何人。

    皇帝李显在宫城里被这些女人纠缠得心烦,只喜欢跟郑普思进献来的宫女厮混,他将御笔交由韦皇后处理,所有墨敕名额全权由韦皇后掌控。

    韦皇后绕开了中书省和门下省,终于品尝到了权力带给她的滋味,但凡几个女儿求到她的面前,她都大笔一挥全部应允,根本不管某个职位是否有闲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