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最终谈判

    突然,入口处人员骚动起来。

    华远集团董事长赵宏图带着华远集团高层微笑着鱼贯而入,众多记者蜂拥抢拍。

    在工作人员开道引领下,华远集团高层在台上整齐地站成一排。

    而记者们一直尾随着不肯善罢甘休。

    主持人张大山再三提醒,会场安排有专门的拍照时间。

    但记者们仍围着赵宏图和王兴华一顿狂拍。

    当张大山宣布:“交流,请其他的领导台下就座”。

    话音未落,摄影记者纷纷抢占有利位置,一眨眼工夫,主席台前就已是里三层外三层。

    长枪短炮、噼里啪啦、镁光灯闪个不停。

    张大山站在麦克风前刚要说进行下一项时,底下一群记者喊道:“等等,再拍几张。”

    张大山说:“好,再拍三分钟。”

    结钟过去了,大家还不罢休。

    突然,一位站在后排摄像的记者大喊:“前面的记者闪开!”

    他旁边坐着的文字记者一惊,目光齐唰唰瞅向他。

    他赶紧不好意思地辩白:“老站着不走,挡着我的镜头了。”

    一阵哄堂大笑……

    媒体朋友翘首以待,要听一个华国布衣准备迎娶两个红球“公主”的故事。

    “好了,大家请在自己座位上坐好,我们拍照到此结束。

    赵宏图站起来,给大家鞠躬后说道,“在座的各位可能已经从相关的媒体报道获悉我们华远集团全资收购了红球全家和罗森连锁超市。首先,要感谢有关部委对华远并购全家和罗森的关心、帮助和指导,感谢……”

    赵宏图的发言,一张口就是一连串的感谢,感谢……@

    在这样的场合说出这些冠冕堂皇的词,让全场记者忍俊不禁,有人甚至笑出了声。

    “买全家和罗森不是有钱就能买得到的,也不是没有钱就买不来的。”

    这是赵宏图首先在回答央妈记者提问时说的第一句话。

    这句话听上去有点玄机有点哲理。

    “华远收购全家和罗森,从前年开始思考,一直到今天,两年多的时间。这是一個双方沟通交流的非常漫长的过程。”赵宏图说了下收购的基本情况。

    作为华国零售行业迄今为止最重大的海外收购之一,这不仅仅是华远集团向前迈出的重要历史意义的一步,也标志着华国和世界零售业从此迈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赵宏图称,全家和罗森选择新的东家,有它们自身的价值取向和标准。

    华远的发展使宏辉本身具备了并购相当于全家和罗森这么大规模企业的能力。

    来的记者实在是太多了。

    尽管华远集团工作人员,也早就预料到这一点,提问是事先安排好的几家媒体,否则按常规提问,一举手就像一片树林,根本分不清谁是谁。

    问题还是那些问题,华远集团花了多少钱,钱是怎么来的。

    以后超市的发展思路,未来有什么计划。

    对宏辉超市的影响。

    等等。

    第二天,和红球那边媒体不一样的是,国内媒体上一片正面宣扬和赞好的声音。

    “跨国并购,华远集团业务遍布全球,大展宏图!”

    “扬眉吐气,你可以永远相信宏辉超市!”

    “海外并购,从华远集团说起”

    “扬帆海外收购国外品牌,这就是硬气的华国企业!”

    “快马加鞭不卸鞍,华国零售业正在雄起。”

    因为媒体报道,宏辉超市又迎来一波热销。

    连带着华远集团旗下的苏福记糖果、金龙鱼食用油、义利面包、图友麻将等等,都被媒体宣传了一波,本来就热销的产品,更是受到大家追捧。

    国内其他的品牌,看着眼热。

    这样的热度,不蹭蹭怎么能行呢。

    纷纷站出来宣扬自己的品牌也是民族品牌,根本就不比国外的差。

    引起了国产品牌的一股宣传热潮。

    媒体人自然是什么热闹,就往什么上凑。

    各大媒体上,又开始自发地帮忙报道国产品牌,从大白兔,到健力宝,到回力鞋,到雪花膏,到清凉油……

    这些企业看到这样,更加来劲了。

    以前为了企业利益,争取市场份额,还要花钱去打广告。

    现在有这样的好事,当然会让这件事保持着热度。

    所以一个月过去了,华远收购全家和罗森,竟然还是新闻热点。

    不过,这一切,赵宏图是看不到了。

    就在媒体见面会后没两天。

    张新胜给他来电话,邀请他一起参加去新家坡的工业园区项目谈判。

    前期,姑苏陆续派了几批专家组去新方考察,新家坡方面也先后派了几批专家来苏州考察,为双方合作开展前期准备工作。

    在年初,李资政又来了一趟华国,去了国内好几个城市。

    最终还是决定,把工业园区的项目放在姑苏。

    姑苏和新家坡双方也签订了意向协议书。

    双方又来回考察商谈了很多次。

    还剩下一个最终的谈判。

    这次谈判很关键,如果谈好了,接下来就是双方高层正式签定合作协议了。

    尽管华远集团也派出了一个专业的团队跟进这个项目。

    但张新胜还是觉得有赵宏图跟着一块去,让人更加踏实放心。

    赵宏图只好跟着去新家坡跑一趟。

    当然,他也乐得参与这样的大事。

    尽管双方合作都有诚意,但同时因涉及到各自的利益,加上文化背景不同、社会环境存在差异,谈判桌上的争论不可避免。

    从合作项目的名称问题、到工业园区的具体位置,以及优惠政策,还有规划中的公共用地、绿化用地与地价分摊问题,供气、供电、供水规划建设的双方承担及供应价格问题等等。

    双方在争论中达成了共识。

    赵宏图结合参照后世的经验,也提供了一些双方都能接受的建议。“为长远发展考虑,我建议工业园区采取集中管理、统一规划、滚动开发。”

    在后世人看来,这个建议非常英明,有效地避免了园区发展过程中分散、重复、低水平开发的现象,为工业园区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确保工业园区持续、健康、高速度、高水平地发展。

    这也只是赵宏图提出的建议的一个方面。

    赵宏图的表现,也得到了华国和新家坡双方一致地赞赏和肯定。

    整整谈了十天。

    谈判结束后,吴做东特意召见了华国谈判团的成员。

    吴做东的态度非常好。

    赵宏图却在他的身上,感觉比上次见面,更多的高位者的风范。

    气度有了明显地飞跃。

    看来位置才是锻炼人气质的最好催化剂。

    吴做东拿着酒杯,笑着对赵宏图说,“赵董,工业园区能谈下来,你这个媒人居功至伟啊。”

    工业园区项目的达成,给他带来了不少利益。

    吴做东也是非常高兴。

    这话一说出来,大家的眼神纷纷看向了赵宏图。

    “哪里哪里,都是双方高层领导英明指导下,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在其中起到了很小的一部分作用。”赵宏图连忙谦虚地说道。

    这也是实话,虽然这事是赵宏图提出来的。

    而且华远集团也一直在参与其中。

    但赵宏图做的,确实没有张新胜等人做的工作多。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