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天策之永徽迷局 > 第六十三章 又来活儿了

第六十三章 又来活儿了

    耿青伸了伸懒腰,看向窗外,鱼肚发白,不知不觉竟然已经伏案工作了一整晚。

    拿起桌上的茶壶,给自己倒了杯冷茶。机谷一路上都精神紧绷,回来后卸下包袱,神清气爽,一夜未睡也不觉累,只是有些饥肠辘辘。

    顾辞那小子一向起的早,每日要打拳,不如就去找他一起吃早点,史大个也许久没见,刚好。

    耿青到顾辞他们住的院子时,顾辞果然在院中打拳。

    “耿大哥?”

    耿青冲前面点了下头,示意他继续,自己则走到石桌边坐下。

    史国年披了衣服,从屋里走出来,打着哈欠。“中郎将大人,这也太早了,牛也得休息。”

    “人也得吃早饭。”耿青笑着接了一句。

    “不是来找我们做苦力的呀。”史国年一边穿衣服,一边也在桌边坐了下来。

    “那里面吐蕃人怎么样了?”指指皇城方向,史国年凑近八卦。

    “东西送进去了,其他就不知道了。”

    “切~”

    “耿大哥,你来是?”顾辞收了招式,一边擦汗一边走过来。

    “走,吃早饭去。”耿青站起来,向门外走。

    顾辞有些奇怪,史国年麻溜的拽着他跟上。

    驿馆附近的桑家老店的羊肉包子很出名,配上他家的羊汤,在附近是一绝,整日里客人络绎不绝。此时时辰尚早,不过也坐了五六桌早起的客人,显然都是些熟客,互相打着招呼。

    耿青三人在门外的一张桌边坐下。

    “小二,三屉羊肉包子,三碗羊杂汤。”

    “好嘞,爷。”小二应客一声,又去招呼别的客人。

    “不够再点,我请客。”

    “不会有啥事等着吧,你要不先说,不然我吃着也不踏实。”史国年狐疑的看着笑眯眯的耿青。

    “没事,纯粹就是吃个早饭。能坑你啥?”

    “那行,我说啊,你这么为金吾卫做牛做马,可不能把小辞也当牛马用啊,出这么趟远门也不让人休息休息。人还小,在长身体呢。”史国年对耿青一回来就把顾辞派到郊区查案很不满意。

    顾辞忙摆手,“我自己要求的,和耿大哥没啥关系,查案也挺有趣。”

    笨蛋,被史国年狠狠瞪了一眼。

    少年腼腆的笑了。恰好包子上来了,赶紧给史国年夹了一个。

    史国年还想再说,耿青也给他夹了一个,笑眯眯的,一幅吃东西还堵不上你的嘴的样子。

    三人嘻嘻哈哈的吃着包子,喝着羊杂汤。

    路上的行人渐渐的多起来。隔壁铺子的伙计开始卸门板,准备开门。又是一个充满烟火气的早晨。

    一个气喘吁吁的不良人,一边跑一边东张西望,望见耿青三人,眼睛一亮,跑了过来。

    “中郎将,顾小哥,可找到了你们了。”

    三人都放下吃的,看着这个叉着腰,一脑门汗的不良人。

    “法曹大人让我来说一下,借住兴国寺的大喇嘛死了。昨儿顾小哥来查问过这批喇嘛,怕金吾卫有啥事,所以来知会一下。”

    “怎么回事?”耿青皱眉。

    “具体的也不知道,寺里的僧人来衙门里报案,法曹大人带着仵作刚赶过去。”

    “我们也去看看吧。”顾辞热切的看着耿青。

    “嗯,走。”

    “哎哎,我也去。”史国年拿起两个包子也追了上去。

    大兴国寺是皇家寺院,占地广阔,屋舍连绵。

    耿青他们到的时候,寺庙里的早课刚结束,僧人陆陆续续的往食堂而去,三三两两的窃窃私语,也有人看着这几个身着官服的人投来好奇的目光。

    一个中年僧人站在门口,看到四人,行了一礼,“官爷好,贫僧了明,负责日常事务。事出突然,法曹大人嘱咐,几位一来就请进里面和他汇合。几位请跟我来。”

    “果然是皇家寺院,井井有条。”顾辞暗暗点头。

    跟着僧人一路穿堂过院,来到一座院子前,门口有几个僧人站着,面色焦虑。

    低语进几句,了明直接带着人进入院中,直奔东面的一间僧舍。

    这是一间很普通的僧舍,靠墙一张床,屋子中间一张四方桌,桌上有一套茶具,另一面靠墙还有一个佛龛,前面有一个蒲团。

    现在桌子已经被移开,地上躺着一个番僧,穿着红色的喇嘛袍。一个中年汉子正蹲着检查,另一个人顾辞认识,正是长安县的法曹沈邦。

    沈邦见他们进来,忙走过来见礼。几人寒暄几句,耿青问,“怎么回事?”

    “此人是这次过来佛法交流的大喇嘛。平日里就在大兴国寺研讨佛法,没有出去过。昨日夜间,有一个喇嘛见他深夜房间还燃着灯,就去送一些夜宵。结果推门就看到人上吊了,赶紧叫人一起把人放下来,早已经没有气息了。然后兴国寺的僧人等城门一开就来报了案。仵作正在验尸。”

    点点头,耿青和顾辞耳语几句,少年就出了屋子。耿青则在屋子里转悠观察。

    史国年凑到仵作身边看地上的尸体,从头到位看了几眼,就默默的退到了旁边,上吊的人,面容狰狞,还隐隐有一股尿骚味。

    他一瞅顾辞不在,就出门去找。“哎,干嘛呢?”

    “看看周围有什么线索。”

    “哦,不过上吊的人,有啥好查的。我在这透透气。”史国年就是跟来看大喇嘛的,此时发现是自缢,一下就兴致缺缺。

    仵作终于站起身,“沈大人,这具尸体全身没有其他的伤痕,只有脖子上绳子勒的淤痕。初步确定是自缢而亡。”

    耿青蹲在尸身的头部附近,伸手检查头部和颈部。全部摸过,没发现针或者其他细小的暗器。

    “有无可能是人昏迷后被挂进绳子?”

    仵作略一思索,“颈部有一些指甲的抓痕,应该是死前挣扎所致,所以挂进去的时候,人该是清醒的。”

    耿青点点头,“沈大人,同院子的人在何处?”

    “集中在隔壁的院子里,由寺里的武僧看着。因为喇嘛身份特殊,就不一一叫去衙门询问,就在寺中查问一下。中郎将要不要一起?”

    “沈大人问询的时候,可否旁听?”

    “当然可以。那这边请。”

    耿青跟着沈邦走出院子,门口脸色焦虑的僧人想问又不敢打听,只能引着两人向隔壁院子走去。

    自杀?虽然看着像,但耿青是不信的。昨日刚派人开始盯着这群喇嘛,半夜领头的大喇嘛就上吊自杀了。哪有那么巧的事,呵呵,可真够嚣张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