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旺妇 > 第二二一章 弹骇了

第二二一章 弹骇了

    皇上在上面问道:“和珅,可有带《字贯》书回来?”

    和珅一得瑟,点点头,不敢轻易言语。

    “把快把那书呈上来,让朕亲自瞧瞧。”皇上道。

    纪晓岚轻咳两声,斜一眼和珅,刘墉在和珅边上已着起急来,不时瞪两和珅。

    “禀皇上。奴才该死,因家中长辈去逝,所以今晨神思恍惚间忘记了把物证从家里带出来了。”和珅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请罪。

    皇上一愣,和珅头次被外派出去,依他的性格怎么会这样不小心?

    “我这有一本拓印的《字贯》。”海成不慌不忙地说道。

    皇上看了眼和珅,这次派珅出去不过是为了让他多点立功的机会,可他怎么如此犹豫不决,莫非王锡候并无不敬之心?便连忙宣道:“拿《字贯》上来。”

    小李子下殿与海成去殿外从他随从手上取了书进来,刚进宫里突然天一黑刮起一股巨风,小李子眼一迷踢到门槛,身子一踉跄,手上的书飞了出去,殿里布幔乱舞,光线黑暗,众臣被怪风吹得睁不开眼,惊呼乱语一团。

    那书从小李子手上脱出去,重重地飞落到殿内,被风一吹,上面的书页被吹得嘻哗直响。慌乱中有人一起扑向地上的书,同时伸手去捡那书籍,因屋里黑暗,众人因看不太清,一起扯着书用力一拉,把那书撕成几块,风一吹,书碎落一地。

    这时,冯英廉禀道:“突来怪风,恐是天气有所突变,请皇上退至后殿避避这怪风吧。”

    “关门,点烛。”皇上心里记挂着书的事。

    几个侍卫用力关上殿门,有太监点燃十几只宫烛,殿里明亮起来,这时众人才看清那书已经被拉扯成了几半。

    小李子揉了揉,走到中间失去地上的那部分书,又向几位手上扯着书的官员要回撕掉的部分,呈到皇上面前,皇上翻了翻,前后都有不少地方被撕残,便道:“和珅,你上来给我看看,那王锡候不敬先皇的文字都在哪里。”

    和珅缓慢地走到大殿上方,小李子把那堆残书端到他面前。和珅检查了一遍,那些罪证刚好都被撕掉了,便道:“禀告皇上,刚才大风一吹,奴才恐是脑被吹糊了,眼也被吹迷了,怎么记不得关于这书的事了?”

    纪晓岚与刘墉相视一笑,这和珅果然是青年俊杰,机智过人。其余的官员小声议论起来,这和珅好大的胆子,在皇上面前敢如此胆大妄为。

    海成在一边不安分地禀道:“皇上,微臣记得!应在前言第三页里。”

    “是吗?”皇上环视殿里的众臣一眼,站起身缓慢向殿下走来。

    和珅跪伏在地上一动也不动。海成脸上掠过一丝微笑。

    突地,“呼”的一声,殿门被风吹开,殿里的烛火随风欲灭。小李子连忙惊呼:“护驾。”

    “请皇上退至后殿回避怪风。”冯英廉高声禀道。

    皇上挥挥手袖道:“今日天气怪异,若无别的要事,众爱卿就退朝,王锡候之案,待明日和珅带了书来再议吧。”

    众臣跪安退出。纪晓岚拉着和珅一起走在后面,刘墉跟着上来。

    外面天色灰暗,怪风呼啸,众人睁不开眼,不少官员疾步离去。

    “和珅,干得好。”刘墉拍拍和珅后拍笑着称赞。

    冯英廉干咳两声从殿外的花园过来。纪晓岚和刘墉拱手向他行礼:“冯大人。”

    “纪大人,刘大人。”冯英廉客气的回礼。

    “太岳父。”和珅恭敬地行个礼。

    冯英廉轻叹一声,道:“你继母去逝,以后家里就无什么直系亲长了……”

    纪晓岚和刘墉一阵安慰后,齐道:“二位既有家事要叙,我们就不打扰二位了。”

    冯英廉点点头,脸上略带悲肃,看着他们离去,才收起悲肃,平静地对和珅道:“跟我回去。”

    这时怪风变细,天色渐渐明亮起来。和珅与冯英廉各自驱车回了冯府。

    “傻孩子,刚才在殿上你胆子太大!”

    书房里,冯英廉关爱地责备和珅。

    和珅拧紧眉,声音颤栗道:“爷爷。纪大人和刘大人一再提醒我不要乱说话,以免枉送人命。”

    冯英廉轻叹一声,道:“唉。你真不懂这些朝事。海成已参了王锡候的罪,皇上对你厚爱,所以一直要你拿出王锡候的罪证,你还没看明白吗?”

    和珅低着头,想起王锡候在狱中可怜的样子,浑身一紧,痛苦道:“他家里还有二十几口人的。这样的罪……”

    冯英廉摇摇头道:“这是王锡候自己倒霉,修典不谨慎。你看皇上大兴书史经典的修订,就应明白这背后的要理。”

    “那……”和珅不敢想象参王锡候罪的情形。

    “下午你带着那书,写个折子,直接到乾清宫去吧,免得明日上朝时纪大人他们又百般劝阻你。你不参王锡候的罪,别人参了,还显得你查证无力。”冯英廉果断地吩咐。“还有此事,别让月儿知道,即使她知道也要待事情结束之后。你就在我这里写个折子,吃了中饭,就进宫吧。”

    和珅点点头,那书他让车侍放在马车里,只是先前没让随从拿出来。

    按照冯英廉说的,写了折子,吃了中饭后就进宫去参本。没有旁人的干扰,和珅心里放松许多,想着那王锡候此番早已重罪难逃,便镇定下来,到养心殿外候着。

    天色恢复了正常,小李子见他携书而来,明白他的目的,便将他直接带进殿里,皇上正侧卧在木榻上思索上午天气怪异的事。

    和珅进来参了王锡候的事,皇上看看折子,笑道:“我说今天天怎么这么怪?朕一直知道你初为朝中大员,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王锡候一家死,所以迟迟不肯拿出那本书来。如今天气好了,你也想通了却是为何?”

    “回皇上。奴才原先一直没想明白其中的大道理,犯了妇人之仁的错误。先皇之所以编订了《康》典,其实是一件大好事,让各族文字的使用有了个统一的标准和典范,王锡候做学无罪,罪在要分裂先皇的本意。依奴才之见,不仅文字使用应有统一的典范,连经史文典等都应有一套统一的修整典本。”

    冯英廉的决定对和珅有着强大的支持,并让他明白了皇上每隔一阵就兴起文字狱的要意。

    “哈哈……爱卿果然有悟性。你从江西回来辛苦了,一回来家中又有丧事。你先回去歇息吧。王锡候的事,明日朝上再议。”皇上大笑着从床榻上起来,亲自搀起和珅。

    和珅跪安出来,长长地吐口气,看样子皇上并无治王锡候重罪的意思,便放心地回了珅月府。

    次日一早,和珅精神抖擞地来上早朝,在乾清宫外遇到纪晓岚和刘墉,二人见他手中并无带折拿书,以为他无参王锡候之意,和他说笑着一起进了乾清宫里。

    孰料,从臣行过朝礼之后,皇上便直接宣布道:“经由户部侍郎及内务府总管钮祜禄氏和珅彻察,江西巡抚海成参王锡候私下撰编字典,任意删改先皇编撰的《康熙字典》,无视大清王法,蛊惑人心,分裂大清文化统一。依照大清条例,此罪当斩。”

    纪晓岚和刘墉看一眼和珅,心中一震,定是昨日冯英廉教他暗中参了王锡候一本。

    “不仅王锡候当斩,连同他的家人帮着他编书,也应当一并处置。”海成不失时机地参道。

    皇上点点头,道:“这事就交给海大人去办了吧。”

    朝下一片安静,皇上继续说道:“另外有一事,冯大人,修编《四库全书》的事,各地进书情况如何?”

    “抄编已有三年多,有不少进书者陆续贡献出自家的收藏,还四处收募民间藏书。”冯英廉回禀道。

    “你明日把进书者的名单列上来,依照奖励制度务必实施奖励。对进献来的书,一定要严格审查,不符合修编精神和内容的,一律要严格销毁,以免流传后世误了世人。”

    纪晓岚眉头一紧,欲开口参言,刘墉拉拉他的衣袖,纪晓岚控制住自己的异议。

    “众位爱卿可有什么奏本与弹骇?”

    朝下依然一派安静。小李子拂尘一扬,高声喝道:“有事参本,无事退朝。”

    众朝跪安退出,一出殿门便纷分议论开来。

    纪晓岚拦着和珅小声质问:“你竟然作这种事?背地里参了人家一本?”

    和珅低头不语。

    冯英廉从后面上面,向纪晓岚拱手笑道:“纪大人。老夫已将你带领修编《四库全书》的辛苦经历上报了皇上,明日便会有嘉奖。”

    别的官员立即围了过来恭喜纪晓岚。

    冯英廉趁人众多,拉着和珅悄悄离开。待纪晓岚与大家喧哗之后,众人散去,只剩下他和刘墉站在乾清宫门外。

    “冯英廉这只老狐狸!”纪晓岚甩袖愤道。

    “纪大人何必太介怀?王锡候一事是他的天命所归。”刘墉拉起纪晓岚,远离乾清宫外。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