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太一仙道 > 第507章 开山大斧

第507章 开山大斧

    山口路一缩缩脖子,转头看燕玄虎,被他狠狠瞪了一眼。

    只见村民们沿着田野小径追赶“八十大王”,请其用“开山斧”在头上刮几下袪邪逐疫,表现了人们对健康长寿的渴求。接下来,是到各家各户“搜傩”,进门前先要喝和“赞诗”。除搜厅堂外,还要到各房与厨房搜索,用铁链敲击房内各处,表示将躲藏的疫鬼赶出。

    等开山与小神出房间后,与留守在厅堂的钟馗完成“搜傩”任务出门,主人将大门关闭,以防鬼疫窜入。各家“搜傩”之后,众人举火把到村外河滩上,将面具陈列于地,对面具举行“参圣像”仪式,步罡踏斗,绕面具穿行,然后将火把弃于河滩。这是对汉代宫傩“持炬火送疫”、“传火弃洛水中”的继承。

    山口路一这回没有问燕玄龙,他此刻正和燕玄飞在悄然说些什么,他恭敬地对着燕玄虎一鞠躬,然后问:“不好意思,打扰一下,请问燕玄虎先生,他们这么做有程序吗?”

    燕玄虎哼了一声,说:“当然。整个傩的过程分为傩仪、傩舞、傩戏。傩仪一般在白天开始,傩舞和傩戏大都在晚上进行。”

    “能不能具体说说呢?”山口路一满脸堆笑地问。

    “傩仪是傩的基本形态。赣傩仪式沿袭古礼,有起傩,即开箱、出洞、出案;演傩,即跳傩、跳魈、跳鬼;驱傩,即搜除、扫堂、行靖;圆傩,即封箱、封洞、收案等基本程序。傩舞又称鬼戏,是汉族最古老的一种祭神跳鬼、驱瘟避疫、表示安庆的娱神舞蹈。婺源傩舞历史悠久,早在明朝初期就有外出表演的记载了。”

    “他们为什么都要带面具?”山口路一指着跳舞的人说。

    “傩面具是傩文化的象征符号,在傩仪中是神的载体,在傩舞中是角色的扮演,有假面、神像、圣相、头盔、鬼面、脸壳等多种称呼。婺源傩面的夸张奇异,以开山面最为奇特。人兽合一,狰狞凶悍,有犄角、獠牙、火眉、金目、黥面、剑鬓和青铜镜等意象符号造型,是从传说中以蚩尤为方相的傩文化演变而来。傩面具的材料原为钢制,后多为樟木或杨木雕刻,色彩大雅大俗,表现了民间艺人的精湛工艺。”

    “什么是方相?”

    “方相是神话戏中为驱逐疫鬼的神。方相神的形象是头长双角、鼓目龇牙,满脸凶相。商朝殷纣王的两位镇殿将军,名为方弼、方相,因纣王荒淫无道,兄弟二人反出朝歌,为周王朝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后世人间把二人尊为显道神、开路神和门神。”

    “还自吹是中国通,连门神的来历都不清楚。”燕玄飞轻声对燕玄龙说,两人朝前面跑去,那里正在上演傩戏《捉黄鬼》。

    这是最震撼人心的傩戏曲目。出场的角色有阎王,判官、大鬼、二鬼和被捉拿的黄鬼。先是黄躲藏在村外的野时坟堆里,大鬼、二鬼和跳鬼煞有其事地捉住黄鬼后,押他游街示众,跳鬼作跳跃式舞蹈,引黄鬼时进时退。村里聚焦了三十多个青年,手持荆棍,跟在黄鬼后头,边喊边挥动棍棒,街道两侧的民众也随声附和。可谓人头攒动,蔚为壮观。更有两个札着靠旗,身穿铠甲、威风凛凛的探马,骑着战马往返穿行于长龙似的游街队伍之旁,造成浩大的声势。

    晚上八、九点钟,黄鬼被押解到村外新塔的两个审判台前,先后经过判官、阎王的两轮审议,最后判为极刑。由大鬼、二鬼和跳鬼押到河边专门搭好的行刑台上,一时间烟雾腾起,最为惊心动魄的时刻到来了——那就是斩杀黄鬼。在众目睽睽之下,黄鬼被剥皮、抽筋、挖心、掏肠,等等,看得这些道人都急忙掩目,捂住胸口,甚至有些反胃欲呕。但山口路一却感到津津有味,表现出深厚的兴趣和高度的赞赏。

    演出过程中,有一个“掌竹”的角色,扮相是头戴宋代的无翅乌纱,身穿红色蟒袍,手握一根二尺长的竹木,上端劈成二、三十根细篾,束以红绸,向观众指点剧情。在判官、阎王审判黄鬼和行刑前,掌竹吟诵道:

    劝世人父母莫欺,休忘了生尔根基,倘若是忤逆不孝,十殿阎君难将你饶。命二鬼绳捆索绑,到南台抽肠剥皮,善恶到头总有报,为人何不敬爹娘,若知队戏名和姓,《十殿阎君大抽肠》。

    《大抽肠》就是《捉黄鬼》的别名,以此形式警告世人不可做恶,恶有恶报。

    “要是把捉黄鬼改成捉贪官就好。”观众们纷纷议论着。

    “没用!朱元璋剥皮揎草,但明王朝最终陷于腐败泥淖,不能自拔,朱三世、四世、五世照样贪,万历更是30年不上朝,不发薪水!严蒿的贪污款相当于多年的国防预算。明朝之前,凌迟一刑很少有超过一千刀的,但到了明朝,对于贪官的凌迟基本上都超过一千刀,最多的超过了三千刀,真是千刀万剐啊。一次凌迟就要延续好几天才能完成。既便如此,仍然不能阻止贪污的发生!为什么?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一任清知府,万两雪花银。信仰权钱者,无恶不可为!”

    等方才说话那人转过身来,几位道人不由得扑噗一声笑了。原来竟然是燕玄龙!只见他脱去了道袍,上身穿着夹克衫,下身穿着水洗的牛仔裤,脚蹬一双旅游鞋,长发在脑后扎成一把马尾,脑袋上还戴着一顶带沿的运动帽,整得跟半吊子艺术家似的。要是再配上大墨镜,套着多兜马甲,简直就是三流、业余、外拍导演的范儿。

    山口路一饶有兴趣地盯着燕玄龙身旁的吴莹莹,他没话找话地说:“是因为你,他才还俗的吗?”

    吴莹莹没有搭理他,燕玄龙说:“我何时脱过俗?穿道袍的未必有道,剃光头的未必慈悲,见人就作揖的未必懂礼。”

    燕玄龙轻轻一笑,对她说:“你还不知道吧?赵至善那个傻儿赵安仁已经回国了,他早派人在路上盯着咱们,你们没感觉到上次被抢书是有计划有预谋的吗?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