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太一仙道 > 第518章 红颜青衫

第518章 红颜青衫

    他们两个定睛一瞧,却见角落处有一石头人双手擎着书籍,眼未凿珠,一片混沌的神色,旁有蜡烛,微光闪烁。

    他们急忙拿起石人手里的书就着灯光仔细端祥,封面上写着四个大字:太一仙方。

    “啊?天呐!不会吧!”两位道人立即眼放光芒,心跳加速,几乎要窒息。凑到灯前,赶紧翻书,每页只有一句话,一共十三页,内容如下:

    世上本无宗教。道是自然。人不相信自然。人制造了宗教。佛是灵魂的自觉。人不相信灵魂。人制造了佛教。世上本无生死。人是天地的一环。人不相信天地。人制造了仙药。欲得仙药。先去贪念。

    燕玄虎将那本《太一仙方》用力地摔到地上,骂道:“什么破玩儿!骗子!标题党!”

    说着,就想掉头回返,这时,听到洞里似有人声,便蹑手蹑脚地往里走去。

    “未来世界宗教会不会消失?”这是一个女声。

    “师妹,就是她!”燕玄虎把手指向洞里,小声地对燕玄飞说:“这个女的正是和师父说话,”燕玄飞用手捂住燕玄虎的嘴,让他不要发声,洞里又传出一个特别熟悉的声音。

    “人类根本无法摆脱宗教,除非人类完全彻底地放下偏见与傲慢,就目前来看,这是不可能的!

    自从人类有了文字记载以来,便和宗教结下了不解之缘。宗教对一个民族的文化、思想、社会形态,如艺术、风俗、建筑、音乐、文学、哲学等,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中国,道教是综汇中土哲学、术数和科仪等所形成的本土宗教,在中土扎根最深,影响最广。

    人类既然无法去除宗教,便必须谨慎选择自己的宗教。

    而在所有的宗教中,道教既是扎根中土,也是较具民族特色的宗教。处于日新月异的今日社会,重整道教,保存自己民族的根柢,是我们今后努力的目标。”

    “真的是师父!”燕玄飞激动地把自己的嘴捂住,眼泪悄悄地淌了出来。

    那女人又问:“我知道你是信仰道教的,可是,信仰道教对我们普通老百姓有什么好处?”

    那说话的男子确实是元玄子不假,他此刻正在洞里对一位女子说:“道教以积德为基,进而炼形养神者为仙,使人民能普获修性养生之益。

    不管敬神与修仙,都是着重在今生与人群,而不是空寄幻想于来生。道教的敬神表现出对服务人群、对有功于人者的崇敬,是儒家兼善天下的具体表现;而修仙虽是独善其身,却也须以积德,恩施于民为本,非是空求于来世。”

    女子又问:“听说信仰道教难度较大,需要精通五术,是这样吗?”

    元玄子说:“目前的道教非常重术,即:山、医、命、相、卜五术。

    山即仙道,指静坐、炼气、养生、药饵、灵修等。

    医即医疗,指针灸、方剂、推拿、食疗、心灵治疗等。

    命即算命,指紫微斗数、八字、四柱等。

    相即勘察,指手相、面相、骨相、名相、墓相、宅相、风水勘舆等。

    卜即卜卦,指易占、六壬、太乙神术等占卜术。”

    女子问:“请问,这有什么不对吗?”

    元玄子慢慢地说:“这没有什么不对,但也不是很对。目前国内道观的住持和道士终其一生,大都以科仪术数为职志,能讲经说法的人极少,也没有定期公开的讲经活动。

    《给箓坛靖元科》规定,受戒道士分九阶,称九品。必须掌握规定的经箓、达到规定的修行才能授予品位。

    第一品:必须熟悉《大洞真经》和《黄庭经》。

    第二至三品:必须精通《三洞五雷经箓》。

    第四至五品:必须精通《盟威经箓》。

    第六至七品:必须精通《三五都功箓》。

    第八至九品:必须胜任举行科仪的直香和引班。

    其实这些还远远不够,道人还应读除《道德经》以外的四大真经:庄子《南华真经》、列子《冲虚真经》、文子《通玄真经》、亢仓子《洞灵真经》。还有《大成捷要》、《性命圭旨》、《道门语要》、《太乙金宗宗旨》、《通关文》、《修真九要》、《悟真篇》、《象言破疑》、《无根树》、《悟真正指》、《修真后辩》、《道书十二种》、《伍柳仙踪》、《性命法诀明指》、《皇极阖群征仙经》、《黄帝阴符经》、《太平经》、《周易参同契》、《抱朴子》、《清静经》、《悟真篇》、《五斗经》、《老子守庚申求长生经》、《受生经》、《玉历于宝钞》、《玉匣记》、《文始经》、《易经》、《淮南子》、《太上灵宝玉符序》、《黄庭经》、《老子想尔注》、《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篆》、《太上说洞玄灵宝三品戒功德轻重经》、《赤松子章历》、《太上玉晨郁仪结璘奔明图》、《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太上洞渊神咒记》、《真诰》、《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高上玉皇心印妙经》、《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关圣帝君觉世经》等。”

    女子惊讶地问道:“这么多书,从哪本看起呢?”

    元玄子说:“在接引信众上,应以《太上感应篇》、《太微仙君功过格》、《文昌帝君阴骘文》、《关圣帝君觉世经》等劝善书,为接引初阶大门,用来培养善心,端正心念。上述的经典,不仅是劝善书,也是修行法门。《玉皇心印妙经》、《太乙金华宗旨》、《悟真篇》、《参同契》等修炼精气神的书籍,都属于养形的书。《清静经》、《道德经》、《通玄真经》、《南华经》等是养神的书籍。由有返无,忘形忘智忘我忘忘,弃物而入道,是道教修炼的最高法门。

    讲经布道,是所有宗教道以传衍的主要原因,道教急需这方面的人才,定期聚会包括讲经和联谊,提高信众的素质和对道教的认同,有计划的成立文化机构,利用电视台、广播电台、网络等媒体传播,使更多的民众了解道教,从而修心养性,返璞归真,这正是社会和谐、世界和平的有效方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