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星河反抗军 > 第二十五章 未来企划(上)

第二十五章 未来企划(上)

    登陆虽已完成,但杜辉也不会贸然开放诺亚号让大家到彗星表面走走,在那之前还有很多事要做。

    “维修组,引擎已熄灭,尽快进行自检。”副舰长雷涛在联络器中催促。

    杰弗森一丝不苟地回答道:“收到,紧急自检已在30秒前完成,共发现A级大型故障0个,B级中型故障0个,C级小型故障2个,D级局部故障3个。故障均已处理完毕,我正在核查两处C级故障的责任电脑运行日志。”

    杜辉点了点头:“电机工程组也请尽快完成自检。”

    亚伦格林在联络器中答道:“收到,正在自检,目前进度91%,中央核电站无明显报错,离心轮电能供应良好,主控区电路无异常。”

    杜辉接着说道:“军事组,孤狼回收后进行彻底消杀,驾驶员就地隔离。”

    雷鸣的脸出现在联络屏上,他看起来有话要说,但碍于现状,只好答道:“收到,孤狼2号,4号及5号已回收,驾驶员尚未离开休息室,孤狼1号将在5分钟后驶入减速轨道。”

    雷涛看出了雷鸣的小心思,他补充道:“孤狼的驾驶员们确实很辛苦,但这是我们第一次登陆彗星,小心一些没错。虽然概率极小,但是谁也不能保证贝-伯彗星上没有未知微生物的存在。”

    “天文台,有关贝-伯彗星的新一轮数据测定如何了?”沈建国对着联络器问道。

    张军用沙哑的声音回答道:“尚在测定中,大部分数据都已经精确了,目前可以公开的情报如下。”

    “贝-伯彗星的自转周期为9小时16分钟,轨道离心率0.9781(入境时离心率约为0.9995),公转周期原本在300万年以上,一年前那次小行星碰撞后,其公转周期缩短到了3600年左右……”

    眼见得张军的汇报都快变成了论文,杜辉忍不住咳嗽了一声:“先说那些对我们比较重要的部分。”

    “啊?哦,不好意思专业部分说多了……”张军尴尬地挠了挠头接着说道,“贝-伯彗星内核为固态,地质活动几乎没有,表面的重力约为0.0054g,逃逸速度47.3米/秒,表面白天最高温度约103摄氏度,夜晚会降到零下135摄氏度以下,昼夜温差比月球小一些,这可能和彗发稀薄的气体物质流动有关。”

    “综上所述,这里条件尚且稳定,以诺亚号目前的工业能力,我们完全可以在这里扎根下来补充资源。”

    杜辉不会脑袋一热就马上批准了开发计划,详细的计划表还需要超算中心递交过来,在这之前,他们首先要确保安全。

    **********

    半天后,觉醒者研究所。

    觉醒者研究所在诺亚号的存在感远不如超算中心,这和资源倾斜与人员配备有关。大多数宇宙觉醒者都在超算中心挂职,觉醒者研究所的负责人是诺亚号上除了杜辉以外,唯二的另一名医学博士李默,他虽然只是个亚觉醒者,却几乎仅凭一人之力支撑着这个诺亚号第二科学院。

    舱室门打开,雷涛穿着全封闭宇航服走了进来,他隔着钢化玻璃用联络器问道:“李默,消杀和微生物检测结果如何?”

    李默看了看一旁4名正在休息的孤狼驾驶员,然后比了一个ok的手势:“没问题,2次消杀已结束,我使用了诺亚号中央超算0.016%的算力进行了全面检测,检测内容包括了出勤人员和各类土壤标本,所有标本均未检出微生物。彗星的环境太不稳定了,哪怕微生物也很难存在。”

    说着,李默传了一份资料到雷涛的联络器上:“说起那些,我这儿有个特殊的发现,我觉得可能适合给你当研究的课题。”

    雷涛点开联络器中的资料,他只是稍稍读了几句,便皱起了眉头:“这可不是小事,我还得找杜舰长他们细说一下。你们的隔离时间还有多久?”

    “一共72小时,还有63小时左右。”

    “好,等隔离结束我们可能还需要开个会商讨一下。”

    **********

    3天后,所有隔离人员全部解封,在此期间无任何疑似新型病原体感染的情况发生。

    诺亚号封闭令解除,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总算可以下飞船了。大量的无人矿机2天前已经先行一步下飞船采矿去了,这次要采的矿物种类太多了,诺亚号的体量虽然不算特别大,但要把它装满也绝非易事。

    诺亚号会议室,一场关乎未来的中高层会议正在召开。

    哥拉亚正在向大家介绍超算中心的最新设计:“这是野蜂采矿机,它的引擎借鉴了诺亚号的主引擎设计,新型合金制成的钻头和掘进系统可以应对几乎所有常见矿物。更重要的是,它们可以全自动运行,不需要操作员。”

    “咆哮熊运输车,能在各种极端环境下作业,贝-伯彗星的重力很小,这种运巨型输车每次可以运载一万吨以上的矿物!”

    “目前我们正在铺设铁轨,不论如何,铁路运输还是成本相对来说最低的运输方式。为了加快运输的效率,我们设计了一种巨型火车,很快它就能派上用场了。”

    “诺亚号的熔炼炉也已经不够用了,新的熔炉已经在诺亚号登陆点的边上开始架设,预计4天后完工。我们需要更大的炉子,烧更多的金属,才能做出更多的矿车和运输工具。”

    哥拉亚说完之后把一张统计图在了会议室显示屏上:“这是我们的工程趋势图,以后的工业产值将会成倍上升。”

    哥拉亚坐下后,轮到天文台的张军:“各位,近期太阳活动频繁,为了减弱辐射造成的损害,我建议尽早完善地下基地一期工程的修建。”

    这个提议很快便通过了审核,出于心理因素,大部分人还是很想有个基地,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登陆后还只能躲在诺亚号内部。

    张军接着说道:“关于贝-伯彗星的各项数据,大家应该已经看过,我就不多加赘述了。我想说的是,我们能在这里呆的时间是有限的。”

    这句话一落下,众人纷纷议论了起来。

    张军清了清嗓子:“贝-伯彗星将在4个月后抵达新的近日点,也就是金星轨道内侧距水星轨道大约四分之一处,然后我们将会开始迅速远离太阳。”

    “贝-伯彗星的轨道离心率极大,我们有生之年它都不可能再回来了,现阶段人类还没有在外太空独立生存的能力,我们不能直接任凭它将诺亚号带出柯伊伯带。”

    “预计1年半后,贝-伯彗星将飞离太阳系内圈,我们需要尽早选好下一个落脚点。”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