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对话

    葛亮问道:“老师可知黄家的小娘为何说是诸葛亮呢?难道还有另一个亮不成?”

    水镜笑了笑,说:“这老匹夫开始还不愿意说,难为情,但是后来喝醉了之后,那是无话不谈。大概就是说承彦一共有一子二女,长子曰:晋,字矢进。二女为同胞而出,长为黄苑,次为黄硕。长女嫁于刘琮,次女则是和汝私定终身的人。”

    葛亮说:“黄苑嫁于刘琮刘公子,应该算是姑表亲了,更是亲上加亲。”

    水镜:“然也。次女又曰月英,可是自从得了一种阳邪(皮肤病)的疾病,便开始有些变得很是不同。听说当年就是为了出嫁的事,承彦家出了一些不雅的事,就是在这个时候,黄硕言自己已有心仪的男子,名字就叫做诸葛亮。后来确实是其长女嫁给了刘琮,这是两年前的事啦,后来黄硕的病情有反复了,据说荆南长沙郡有名医,是以这两年都在长沙治病。”

    葛亮:“长沙郡的名医?”

    水镜:“原是长沙郡的太守,名叫张仲景,后来辞官隐居在家。”

    葛亮立刻反应过来了,确实有个写《伤寒杂病论》的东汉医学家张仲景。

    葛亮问道:“那后来怎么样?为何这次遇见亮,会突然发难?”

    水镜道:“那是当然要发难,听当时黄家小娘的言辞,可知葛亮此人才华惊人,恰好当日你在庞德公家说得天花乱坠般,要是你面对如此无耻之人该当如何?”

    葛亮只是苦笑,看来这年头祸从天降,祸从口出不是没有原因的,真真是活生生的模板。估计又不是自己穿越之后一直待在水镜先生的隐居的院子里,从一字不识的白丁,然后认识大部分的字,虽然是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但这些都是能够直接见光。这也是水镜能够相信葛亮的原因。

    水镜有说道:“还有就是下次说话的时候,需谨言慎行。”

    葛亮拱手施礼,说:“学生谨记。”

    对于这件事来说,葛亮是必须谨记的,春秋《易经》里边有一句话,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机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意思就是说:君说话如果不慎密,就会失去臣子的拥护;臣子说话如果不慎密,就会失去生命;进行中的事情如果不慎密就会办不成功。所以,君子处事说话谨守慎密,不乱出去,也就不会乱说话。

    葛亮在心中对自己说:“看来是时候改变了,现代的生活方式已经不符合潮流,至少不适合汉末群雄争霸的世界。平日里的‘口花花’得禁止,有人套近乎就待人以诚要禁止,最重要的是‘枪打出头鸟’,看上去平庸一点才是生存之道,要知道如何藏拙。君不见周不疑和曹冲两个小朋友就是太聪明了,结果呢?”

    水镜站起身说道:“走,我们现在去吃饭,想来你也是饿了。至于这件事要等黄家的小娘从长沙回来之后便能够真相大白,无须担心,安心读书就好。”

    虽然葛亮也是饿得要死,今天几乎就没有进食,还是抽时间简单的沐浴一番后来到司马府上准备的房间,看到已经摆好了吃的,也是不在迟疑,开始大吃特吃。

    葛亮立即撕下一只鸡腿,接着又是另一只鸡腿,吃得有些快,赶紧倒酒饮下。顺了顺胸膛,说:“这才是觉指原味鸡的感觉。”

    很快这只鸡就被某人消灭了。

    吃饱喝足的葛亮想到刚才好像说错了话,好像是“觉指原味鸡”来着。葛亮一拳打到墙壁上的柱子上,瞬间的疼痛让某人疼的原地甩手吹气流泪,“且不可在言原世界的东西,要融入时代,适者才能生存。”

    渐渐减轻疼痛的葛亮则是认真地考虑自己以后的生存之道。

    第一,君王之道:意思就是自己干老大,带起人马争霸天下。这一点对于葛亮来说几乎不可能,没有刚需,利用穿越者的优势去称霸对于葛亮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首先自己没有穿越成刘琦、刘琮之类的人,其次是现在的天下几乎已经是没有多少机会了,自己也不是什么名噪一时的人物,那是一无所有。

    再者现在的自己也没有出去和谁掰掰手腕的意思,完全没有兴趣,再说危险系数太高了,比方说孙策之死。

    第二,出去给某个人当军师,或者是文官太守啥的。

    这一点也是很难办到的,主要是现在自己没有啥子名气,历史上诸葛亮出山前就已经是卧龙先生了,而且还精通天文地理、史籍经略、战阵兵法等,但自己会些什么呢?

    高中物理化,加上几篇背诵的诗词,关键是高中的物理化三科在上大学的几年里都他喵的忘得差不多了吧。能够记起的除了原来诸葛亮写的一些书,课本上的诗词,其他的没有了。

    葛亮想了想现在的状况,看来谦虚学习才是当前的要务。首先现在自己有了士人大的身份了,这是老师水镜给的,然后需要一间能够媲美老师水镜先生的隐居的地方,简称:草堂。

    “好了,睡觉。”葛亮自言自语地说道。

    次日早上,葛亮洗漱之后走出房间,先是看看卧龙驹怎么样了,昨天这家伙可是跑了不少的路程。

    来到马厩,看到了一个下人在喂马,还有带着葛亮进入邓县的水牛。这人看上去大概四十多的年纪,背有些佝偻,但轮廓清晰,双目有神光。葛亮顿时便知道这人不是司马府上的下人,而是专门请来的。

    葛亮作揖,问:“这匹马没有什么事吧?”

    下人回道:“孔明先生,此马并无异常,很是健壮有力,应该是军马。”

    葛亮心想,这还需要你说,亮从赵云那里把马骗过来的时候就知道是军马了,问道:“敢问姓名?”

    下人说道:“先生叫某邓马头就好了。”

    葛亮拱手,谢道:“就劳烦邓马头照看此马了。”

    邓马头摆手说:“孔明先生无需如此,本来就是邓某的职责。”

    葛亮问:“那邓马头看着不像是司马府上的人?”

    邓马头回道:“某本来是北边养马的人,后来难逃到了荆州,现在也只是找口饭吃。要不是这匹马,某还进不来这里。”

    葛亮观察到邓马头的神情很淡然,看来应该像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