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写字

    由于自己写字比较慢,在葛亮写好了之后走出房间便发现老马汉一家已经回家来了,但也是刚回来不久。

    和老马汉一家人一一见礼,“马伯父,纪兄,师弟(马信),二位夫人。”

    老马汉说:“孔明先生且屋里坐。某这便来。”

    然后葛亮又和老马汉进入屋子里的桌榻上坐下,坐好了之后葛亮便说道:“伯父,亮准备在西五里的地方修一间房子,作为亮的住地。所以过两天就要去看地形,亮需要取一些粮食带在身上。”

    老马汉听葛亮说要盖房子,说:“盖房子的话,那边会不会远了一点?”

    葛亮:“目的就是隐蔽一点才可。”

    老马汉:“先生准备那个时间修呢?”

    葛亮:“秋收之后的几天,正是时间。”

    老马汉:“秋收之后的几天,嗯,到时候是直接请村民帮忙了?”

    葛亮:“然也。”

    老马汉:“那好吧,遇到村民的时候某给带个话,那时候大家都有空闲的时间,要帮忙的人都在这儿来吃饭。”

    葛亮:“多谢伯父劳心。”

    老马汉笑着说:“无须如此,不过小事一桩尔。”

    葛亮拱手再次说道:“伯父,亮还有一事需要言明。”

    老马汉:“哦,还有何事啊?快快说来。”

    葛亮轻咳了一下:“咳,是关于巧儿的。”

    老马汉:“先生说的是家主将小女送给先生的事啊,只事儿某已经知晓,能跟着先生是她的福气,日后要是小女不听先生的话便可随意管教。”

    葛亮暗暗观察老马汉的神色,这亲爹好像不是亲生似的,神情真实而自然,看来马伯父没有开玩笑。葛亮:“除了这个,还有就是亮会教巧儿读书识字。时间的话多为上午吃完饭之后的一段。”

    老马汉说:“某不就说过吗?巧儿这丫头跟着先生才是她的福气,日后先生只怕也是太守之类的官员,巧儿跟着先生却是需要认识字,也好。”

    葛亮:“亮可没有想过出仕,至少在没有学成之前没有考虑为官的事。除此之外,荆州还好一些,其他的地方大多都是贼匪四起,也是比较危险的。”

    老马汉:“中原那边确实很乱,从朋友口中得知还像老家颍川那边现在属于曹丞相的地盘,具体的情况也是不得而知。”

    葛亮:“颍川那边应该没有多大的问题,像曹丞相手下的荀彧、荀攸等人都是颍川的人,想来那边还是可以生存的。”

    老马汉摇了摇头,说:“对于世家大族来说,并没有多大的影响,但对于平民老百姓来说,那也是艰苦无比。”

    葛亮:“也只能顾着眼前了。”

    葛亮说到这儿时,巧儿走了进来,说:“父亲,先生。饭食已经备好了。”

    老马汉说:“好了,我们吃饭了再说。”

    葛亮:“多谢,老师还需要我将饭食送上山去。这样,下次在和伯父吃饭。”

    老马汉:“既然这样,巧儿将准备的篮子给孔明先生,还有送先生。”

    葛亮起身走出了屋子,巧儿拿着篮子递给了葛亮,葛亮接过来提着。

    走到院子外面,葛亮挥了挥手,说:“你回去吧,对了,亮已经写好了一卷书了,放到了桌子上了。”

    巧儿:“先生是吃完饭之后再下来叫我吗?”

    葛亮:“没错。”

    在山上的院子里和老师水镜先生吃完饭了之后,又转而下了山。

    来到山下的时候老马汉已经到地里去劳作了,在家的只有马信,马巧二人。

    见到了在院子里读书的马信,又看到了在厨房的巧儿正在洗碗。接着走进了马信的书房里,坐到桌案前,拿起毛笔在砚台里沾了沾墨,随便拿起单一的竹简继续写字。

    随着葛亮的笔尖落成的是先秦的《诗经》中的一篇《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写好了之后,葛亮将毛笔放下拿起竹简将墨迹轻轻地吹干。见墨迹干了,将竹简用麻绳串联成一卷,串联绑紧在拿在手里搓几下,有成一卷新的书。

    葛亮拿着新成的书走出书房,看到了正在大声读书的马信,便问道:“师弟啊,你阿姊呢?”

    马信停下读书,对着葛亮行了一礼,说:“阿姊刚拿着衣服到小溪边去了。”

    葛亮拱手还礼,说:“谢过了。”

    便是向着小溪边而去,心中想的却是另一件事啊,主要就是自己准备修建个什么样的房子,既要符合当下的要求,有最好不要暴露自己最好。毕竟穿越者也是不少的,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的事时常发生,所以不得不防。

    渐渐来到小溪边,听到潺潺的流水声传来,稍稍垫起脚便能看见流水。再次走过一个小坡,前面有一块较大的石头,小溪的水经过了一定的引导,缓缓从石头上流过。较大石块的上面还有一块小而扁平的石块,而这石块上坐着的人便是洗衣的巧儿了。只见巧儿这时赤着脚在水里,坐在石块上,右手里的捣衣棒正在敲捶大石块上的衣服。

    “吧嗒吧嗒”的捣衣声,连带着溪水四溅。

    葛亮走到了巧儿的背后近距离的看,就见巧儿放下了捣衣棒,将溪水中的衣服翻了一下,准备再次拿起捣衣棒。然后仿佛是感受到了什么,转头看到了葛亮站在背后。

    由于巧儿时坐着的,仰着头才看到了葛亮的脸。葛亮俯视着巧儿,见她一副吃惊,转而又有些讪讪笑着说:“先生,巧儿好像忘了。”

    葛亮:“没事,你继续。我直接读给你听便是了,字数不多的。”

    巧儿连忙站起来焦急地说道:“不行的,这可是非常失礼。”

    葛亮抬起手指着刚才巧儿坐的石块说道:“坐下。”

    巧儿:“不行。”

    然后葛亮便利用自己的身高优势,将手按住巧儿头,说:“是先生我帮你,还是说自己坐呢?”

    巧儿想到早上刚写下的书,便准备开口说些什么,但是被葛亮另一只手的食指放到了嘴唇处堵住了,“坐。”

    巧儿无法只能坐下,见小二乖乖坐好,这时葛亮从怀里拿出了刚写的《无衣》。

    “就这样便好了,你仔细听着啊。”我右手微微向上抬高,左手扶着竹简顺势展开。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接连反复读了五遍之后,葛亮便让巧儿自己尝试着看看能背下来多少,中途在念诵的时候不时地抽出时间看巧儿的样子。只见巧儿便听便微微皱起自己的琼眉,显然很是认真。

    接下来的片刻则是被打脸啊,打的主要是读书的人葛亮。

    在葛亮要求巧儿试着能记下多少,然后便是清楚地全部背了下来,一字不差。虽然葛亮事先想到了巧儿的记忆力可能比较变态,但这也太变态了吧!

    巧儿似乎是注意到了葛亮愣神的微表情,不自觉在嘴角露出了微笑,是不明显的。反正葛亮是没有注意到的,愣了几秒了之后清醒过来。

    葛亮咽了口唾沫,说:“你大概能够记得多久时间。”

    巧儿说道:“要是不重复记忆的话,大概半个月时间就记不大清楚了。”

    葛亮内心顿时便遭受到了几万点的伤害,面上却是不显现出来,说:“这竹简上的字便是所读的内容一致。额,现在你是在洗衣服,这怎么办呢?”

    巧儿看了看旁边的衣服,小手抚摸了一下秀气的下巴,说道:“就两件了,要不先生就等下巧儿。”

    葛亮拿着竹简的手挥了挥,顺带这竹简也是挥了挥,意思赶快点。

    巧儿见葛亮一副不耐烦的样子,在葛亮看不见的地方为吐舌头,以表示自己的“无奈”。

    很快巧儿便把剩下的两件洗完了,然后全部放到了木盆里边,就在巧儿准备蹲下身子用力端起木盆的时候,作为比较爱护自己丫鬟的某人用手上的竹简拦下了巧儿的动作。

    巧儿问道:“先生不是急着回去吗?”

    葛亮示意一下手中的竹简,说:“拿着。”

    巧儿还是有些不懂地将竹简拿在手上,然后巧儿便是看到了葛亮端起了比较沉重的木盆,巧儿准备叫葛亮放下来,葛亮直接端着便跑。

    葛亮在前面端着木盆在跑,后面的巧儿拿着竹简在追,还喊着:“先生,快放下。”

    见后面的巧儿跑累了,喘气休息片刻。葛亮也是赶紧休息喘气啊,毕竟自己原来的身体就不是太好,就这还是有些拼命的结果。心中不由想到,“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看到的注意锻炼一番,不然这三国的乱世还是会危险的。

    余光瞥见巧儿有准备追上来,也是不敢停留,马上溜走。

    不消片刻便来到了巧儿家的院子,然后在马信马小胖墩的惊讶的目光中放下了木盆,葛亮将木盆放到了院子竹竿的下面,寻找了石墩子坐下大口地喘气。

    后面的巧儿也是应时出场,小跑进入了院子。然后看了看葛亮,眼神里有些火药的意味,但又好像是没有,没办法啊!现在葛亮渐渐发现自己穿越之后,好像自己的观察力经常出现失灵的现象,甚至是自己记得的一些现代的东西也是在遗忘。

    想到这儿,顿时被吓出来一身冷汗,然后便听见巧儿对着马信大声说道:“小弟,看什么看,不是叫你读书吗?你在干什么。”

    马信立马开始了读书,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

    巧儿见小弟专心读书,也没有理葛亮,径直到了木盆处将洗干净的衣服晾晒起来。

    晒完了衣服之后便走进了马信的书房,当然现在是三个人在用啊,一个是马信自己,一个就是葛亮诸葛凉了,另一个就是马巧儿了。

    巧儿进了书房之后,先是将桌子简单地整理了一番,接着也是学着以前自己看到葛亮,或者是马信写字的样子坐好。

    将葛亮刚才递给她的竹简打开,先是对照这字默读了好几遍,同时还把看到的字的笔画样子勾勒了几遍。巧儿拿起毛笔,沾了沾墨水,在竹简的后面照着写。

    模仿的握笔的方式,由于没有实际写过,第一个字便是写错了。巧儿连忙放下毛笔,拿起旁边的锉刀将竹简的错误消掉,削掉了竹简上的错误之后,巧儿再次拿起了毛笔。

    就在巧儿准备下笔的时候,身后有一只更大的手握住了巧儿的小手,巧儿瞬间便知道是葛亮半搂着她,葛亮也是瞬间感到巧儿的身子微微颤了颤。

    葛亮开口提醒道:“这是教你如何写字,不是占便宜啊。来,集中精神,第一个字是‘岂’字,上面是山岳的‘山’,下面是自己的‘己’,注意感受亮写字时的停顿节奏,笔画的先后顺序。”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