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诸葛凉的悲催人生 > 第九十八章 曹操屠徐(番外)

第九十八章 曹操屠徐(番外)

    葛亮也看到了自己的舅父,放下了手里的锄头,在田边正好遇到了走来的舅父章衍、诸葛瑾、诸葛均,跪地拜道:“亮拜见舅父!”

    “都是怎么种地的吗?”

    “不过是无聊之作罢了!”

    “吾举兵西乡,诸侯必有应我者;即无应,柰何?”章衍问道。

    葛亮没有想到自己的舅父见面便是要考教自己,这不是《史记》的内容吗?

    葛亮想也没有想便是回答道:“南收衡山以击庐江,有寻阳之船,守下雉之城,结九江之浦,绝豫章之口,彊弩临江而守,以禁南郡之下,东收江都、会稽,南通劲越,屈彊江淮间,犹可得延岁月之寿。”

    “哈哈哈!其实无聊的时候种种菜也是不错。”章衍不由笑着说道,“都说说种了些什么?”

    “葵、芹、芜菁、蕹、芥、姜、韭、葱、蒜、瓠、瓜、薤、蓼、藕、笋、萝卜、菠菜、豆芽、芋、蕌、薏苡和蘘荷等。”

    “舅父,我们还是先回去,正好招待舅父!”诸葛瑾说道。

    “正是,舅父快请!”

    几人来到了茅屋前坐下,葛亮也是知道了诸葛玄已经进入了徐州。

    虽然没有酒水,气氛依旧是非常的不错,过了一会儿章衍突然说道:“可知琅琊王刘熙?”

    “自是知道!”诸葛瑾回答道。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章衍说道。

    葛亮听着耳朵就是一激灵,诸葛瑾则是惊异道:“用水、用云、用花比人,写得曲折委婉,含而不露,意境深远,耐人寻味,对已经失去的心上人的深深恋情,那真是跃然而出,真乃是传世佳作。”

    “哈哈啊呵呵!确实如此,此诗乃是琅琊王所作,前不久王妃过世,王心思所致!”

    “《高唐赋》序曰:战国时代,楚怀王曾游云梦高唐之台,‘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愿荐枕席,王因幸之’。此巫山之女,别王时言:‘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楚王旦朝视之,果如其言,因此就为她立庙号曰“朝云”。显而易见,宋玉所谓:巫山之云,朝云,不过是神女的化身,不知道舅父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亮儿到是聪慧,日前衍收到了兄宪之书信,信上言说熙之妇新殇,有闻殊并未出嫁,故而想问一问殊儿的意向!”章衍无奈的说道。

    还真就是无奈的说道,这件事吧!

    话说这都快要三年了,葛亮的大姊诸葛殊也是可以商量出嫁的事了,不过这琅琊王刘熙是个什么鬼,虽然这厮是一个琅琊王,但这琅琊也不知道有多少的小妾!

    “舅父,这事还是等我们的叔父来了在问一问他的意思!”诸葛瑾自然是推,自然是对着刘熙没有什么兴趣了。

    “此事不说也罢!如此的佳作是不是某人的内心之作还是两说,至于其他?”葛亮的话中的意思,就是对刘熙说叫他滚!

    “说得对,不说也罢!”

    “不过,这想来这刘熙不一定会善罢甘休的,不若这样,亮此刻已有了诗作一首作为回应,若是其不理解,这就是自找死路了!”

    “哦,竟然有了诗作,舅父听着呢!”

    话说在此刻的士林中有了两首凉州词流传,也就是“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以及另一首:“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而流传出来的作者乃是郭嘉郭奉孝,现在又是出现“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至于究竟还有多少的穿越者,还未可知!

    但是又有多少人是混出点名堂的呢?

    此刻的葛亮虽然只有十岁,也不对,毕竟此刻的葛亮算是二度穿越了,先是肉身穿越到荆州,接着又是以意识的形态穿越到小少年时期的诸葛亮身上。

    期间相差了二十年,刘熙?抱歉啊,这小子在荆州的本体并未听说过此人是谁!

    若是此人有些作为的话,怎么也得和曹操分庭抗礼,共同执掌中原之地才是,显然这个穿越者在未来被搞掉了。

    思索间诗词便是有了:

    北风卷地,百草欲折。

    苍穹高耸,太虚万空。

    戍荒烟断,噭噭猿鸣。

    渚清沙白,猎猎飞鸟。

    鱼吹细浪,墙起白鸥。

    滚滚长江,落木萧萧。

    百川东注,菏泽奔涛。

    苍凉恢廓,沉浮大汉。

    拔山骤雨,万里悲秋。

    苦恨多病,少年繁霜。

    飞马不羁,登高四野。

    所见后事,卓祸朝纲。

    白露于野,民殃相食。

    王禅乃汉,忧汉朝怆。

    何除财狼,既揽狂澜。

    光复汉纲,火燃洛阳?

    而世沧桑,尽觉彷徨。

    青霄直上,何言家为。

    持重筹划,略控于掌。

    鸣凤朝阳,曾少年郎?

    再写一语,不言不畅。

    汉室官裳,重未敢量。

    秉宁心肠,志节高亮。

    但见山河,酬心何壮。

    于竹简上写下了此言,嘱咐舅父章衍道:“此书舅父交于那刘熙,记住只需言说此信乃是诸葛亮所写,期间只可以书信相传,至于其他,舅父不必相告,刘熙此人守土还行,其他的嘛!?和啊哈呵呵!”

    葛亮虽然只是年少,却是在断言说道。

    章衍对葛亮的看法到是有一点点的不同,不过眼下也不是重要的,“好,此行都是看到亮儿如此的不凡,颇有名士风范。至于兄,此信不回也罢!”

    “大哥以为如何?”葛亮问道。

    “就如二弟之意,叔父玄效力与荆州,待叔父至,估计当南归荆襄,自是不必管什么刘熙!”

    “哈哈哈!”章衍也不由笑了起来。

    ······

    时间一月而过,诸葛亮一家准备收拾家当下山,三年的时间也是悄悄而过。看着自己开垦的田地,以及一些自家人制作的工具,大家都是有点不舍。

    “父亲,母亲,只能来日再来祭拜!”诸葛殊对着诸葛珪和章潸的墓碑说道。

    “嗨!希望吧!”

    正在众人感怀之际,山下却是走上来了一行人,其中有葛亮家原本的家仆,还有就是葛亮叔父诸葛玄也跟着上来。

    刚开始搬到山林墓地前来居住时,还觉得不太习惯,三年来只有一家人相依而处,或许是受到了上天的眷顾,期间并没有任何人在三年间生病什么的,就是感冒也是没有。

    “兄长,大姊,二姊,三弟,时间不等人,我们还是快些启程吧!”葛亮不想打断气氛,但露天还遥远,能不能入诸县还是两回事?

    或许别的穿越者认为诸葛珪不过是便宜老爹罢了,虽然只有八年的相处时间,对于葛亮来说,可不是什么“便宜”这样的词语可以代替的,或者忽略诸葛珪对葛亮的感情。

    葛亮不知道走历史的老路好,还是说带着诸葛一家走上新的道路?

    正在收拾情绪准备离开时,听人说道:“瑾儿,殊儿,你们都还在!”

    看去真是叔父诸葛玄,一时间都是泪如雨下,只有葛亮好一些,不过情感也莫言难明。

    男子无不是抱在一起,抱头痛哭这······

    片刻之后收敛了些情绪,诸葛兄妹才是拜叔父玄,玄亦诸多问候,时过又悲诸葛珪和章潸离世,二人皆不过四十之数,一别不过一年就传来了珪身死的消息。

    祭拜了一番之后,众人回到了诸县的诸葛一家的主宅中,诸葛一家中若是死了能葬回道族地的便葬回来。

    公元193年,曹操得知父亲曹嵩和弟弟曹德等全家人在徐州被陶谦杀害后,他二话不说决定起兵报仇。但是凶手张闿已经被陶谦救走了。但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陶谦跑不了,徐州更跑不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