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缘起泰山 > 第十三章 进了皇宫

第十三章 进了皇宫

    清晨,阳光正柔和,雪晴已经练完拳法回来了。

    纤凝远远看到了她蹦蹦跳跳的身影,便吩咐丫鬟可以把饭食摆上桌了。

    “看来你晨起锻炼是有用的,小脸儿红扑扑的,看着也比从前结实了,个头也长高了些。”纤凝亲昵地拉着雪晴比量。

    “主要还是靠娘亲每餐可口的饭食调理的好,哇,今日的早点也好香啊。”雪晴深吸了一口气,倚偎着纤凝撒娇。

    “你就这样乖乖吃饭,不贪嘴不贪凉,是不是脾胃再没有不适了?”

    “嗯,犯起病来太难受了,还是管住嘴简单一些。爹爹呢?今日练拳没有见到祖父和爹爹。”

    “你祖父今日休沐,你爹爹过去和他们商讨医馆义诊的事情。”

    “祖父今日休沐?今日学究也告假了,那我可以去祖父书房呆一天了。”雪晴边说边大口地吃起来。

    “不要着急,细嚼慢咽。本来是想着学究告假,今日天气好,带你出门选些布料,量裁新衣呢。”

    “娘亲选的便是最好,我想要去书房,就不出门去了。”

    “哪有女孩家不爱漂亮衣服的。原本想教你些诗书,再让你跟着学究读些经史典籍,能够知书达理,没想到你竟学出了考取功名的劲头。”

    “我长得和娘亲一般花容月貌,哪还需要什么漂亮衣服装扮。而且我听爹爹说,娘亲也是自幼开蒙,饱读诗书,若娘亲是男子,说不定也和爹爹一样早早中举了呢。”

    “这小嘴倒是越来越甜了,都要把娘亲哄住啦。”

    姜侍郎正伏案奋笔疾书,听到雪晴跑来的脚步声,便招呼她过来身边。

    雪晴拿起祖父写完的册子,“《鉴古君录》,祖父编撰这些是做何用?”

    “此录中采编了古代二十二位贤君行事可法者,劝谏君王效法之,则万民之幸。”

    “祖父,既然世道黑暗,黑白不分,您如此殚精竭虑值得吗?”

    “雪晴,这是两件事不可混作一谈。不可因一时的混沌便随波逐流,放弃了内心对正直,良善的坚持。做良臣更要为万民谋福,勤劝君王,这才是世道清明的可能。”

    雪晴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天地无私,神明鉴察。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这是东岳大帝说过的天道有常。

    凡世中必是有祖父这样身处混沌而心向光明之人,方才使得凡世亦有常,有公正清明吧。

    “祖父,我懂了,即便不为人臣,也应追寻内心的光明,做一个正直良善之人。一善与人方便,一恶劝人莫作。”

    姜侍郎欣慰地笑了,“雪晴所言极是。对了,我今日午后会去泰梧,与徐元玉会面,商讨一些事情。”

    “徐元玉?祖父是要先接近他,以另两个人为目标吗?这是离间之计?”

    “任何的利益集团都不会是牢不可破的,或分赃不均,或各自利益有异,所求相左,便开始内部逐渐出现裂痕,此时便可找到突破。

    徐元玉进士出身,入阁首辅,心机深沉又有读书人的清高。石谓南武将出身,心思相对简单,但极为贪婪凶狠,已享忠国公,仍不满足权势。

    曹如意为司礼监,内宫关系颇为深厚,亦为贪婪之辈。徐早已看不上石,曹二人粗鄙,不屑与之为伍。

    雪晴,听完这些,你认为应先攻谁?”

    雪晴低头细想了一下回答道,“如此听来,石,曹二人在本质上更为接近。且祖父曾说过,朝堂上文官集团与宦官集团是两股势力互相掣肘,

    那么第一个目标应是徐元玉,对吗?”

    “虚实相间,既是目标就不能以实相出现。”姜侍郎摸了摸雪晴的脑袋笑了。

    姜侍郎虽未明言,但雪晴看的出来,祖父已心有盘算地按计划进行着。

    几日后的傍晚,厨房比往日忙碌了许多,四周弥漫着佳肴的香气。

    “娘亲,今天是什么特别的日子吗?为何突然这么热闹?”

    “今日全家一起用晚餐,你祖父有事情要宣布。”

    “哦?是有什么好消息吗?娘亲快快告诉我吧。”

    “连你爹爹也不知,不过看起来是好事。你等下晚餐可不要贪多哦,不然又要积食,晚上吵着不舒服了。”

    成德一家和成义一家都就座了,姜侍郎和姜夫人也走了进来。

    一家人热闹地寒暄聊天后,众人都看着姜侍郎,期待着不知是何事要宣布。

    “一月之后皇上寿辰,会摆家宴,除了留在京城的宗亲,还昭了部分近臣偕家眷一同出席,届时我与夫人带雪晴一同进宫前往。”

    哇!进宫?这人间的皇宫是否也如昆仑宫殿和天宫一般华丽辉煌呢?还真想去见识见识,雪晴不禁喜上眉梢。

    “父亲,雪晴出门不多,也不识宫中规矩,怕失了礼仪,这次是否就不带她去了。”纤凝问道。

    “无妨,还有一月时间,你和夫人就先教导雪晴一些宫中规矩吧。”

    雪晴拉了拉纤凝的衣角,抬眼嘟嘴看了看她。

    成德看在眼里说道,“纤凝,不必担心啦,就有劳你和母亲教导雪晴,不会有事的。”

    纤凝便微笑低头不再言语。蓁蓁欲言又止,最终没有讲话,强颜欢笑地吃完了饭。

    饭后回自己院的路上,蓁蓁还在生气。凭什么自己辛苦得来的东西,纤凝总是很轻易地就拥有。

    自己家世本就低于姜家,又是庶出,从小无所靠,早早学会了察言观色,要为自己筹谋争取,这才得了家中正室夫人的欢喜,记在正室夫人名下。

    后有机缘与成义相识,又想尽办法得成义钟爱,嫁进姜家。所幸成义重情重义,虽生性自由,没有大作为,倒也是如意郎君了。

    再加上两个儿子傍身,原本以为终于高枕无忧了,谁想竟处处不出头。

    而纤凝,论家世,本就与姜家是世交,自幼便与成德相识,青梅竹马。又是家中嫡女,当年出嫁也是十里红妆,嫁妆极为丰厚。

    本以为她生一个女儿,终于落了下风,谁想到这女儿还是处处抢了风头。

    关上房门,蓁蓁终于忍不住抱怨,“还是长嫂有手段,看上去与世无争,但不显山不漏水地把什么都筹谋在了手里。”

    “蓁蓁,你有没有想过,其实长嫂原本就什么都没有筹谋贪图过,反而是你小人之心了?”

    “我小人之心?成义,我若不为你打算,我们早晚喝西北风,我可不想再看别人脸色过日子。你们姜家也甚是奇怪,偏偏宠着一个小丫头,

    进宫这样的好事,不带着孙子们去见识,反而带着小丫头去,怎么着,是想攀个皇亲国戚吗?”

    “蓁蓁,你适可而止,我自小便认识纤凝姐姐,她本就温良贤淑,从来不是你所认为的心机之人。

    反而是你,早已不似初识时的单纯温柔,是你变了,还是我对你认识的不够全面?

    我父母亲更是不重门第,不然你也嫁不进姜家吧。我沉醉诗词书画,中举之后没有继续殿试,也没有帮忙大哥生意,

    但你我的吃穿用度和前院有任何差异吗?反而长嫂比你更简朴吧。父母亲喜欢雪晴,是因为她的确聪慧乖巧懂事。

    长嫂把精力都用在了教导孩子,你花了几分心思在教导松龄,鹤龄?反而你这些言语让松龄,鹤龄耳濡目染,竟做出过推雪晴入水的举动。

    从今我会花时间亲自好好教育松龄,鹤龄。蓁蓁,你自己好好想想清楚吧。”

    蓁蓁听完这些,没有敢继续言语。往日她说这些的时候,成义就插科打诨过去了,从来没有这么正式严肃地辩驳过。

    她一直以为自己拿捏着成义,但现在看来并不是,蓁蓁开始有些慌乱,也许真的要好好想想了。

    雪晴本不爱学习规矩,但想到要进宫看看,便乐滋滋地听祖母和母亲念叨见什么人需讲什么话,需行什么礼,一一记下来。她对人间的未知依然充满了好奇。

    一个月后,皇帝寿辰,禁止屠宰,前后数日不理刑名,全国庆贺三日。

    雪晴跟随祖父,祖母进宫贺寿。京城的街道被包装得绚丽多彩,四处歌舞升平,仿佛新年已提前到来。

    皇宫里殿宇楼台,高低错落,画栋雕梁,金碧辉煌,气魄宏伟,天家威严尽显,雪晴感觉满眼都看不过来了,凡间竟也有如此能工巧匠,巧夺天工。

    依制庆贺后,便按次序落座了,姜侍郎尚未入阁但被安排在了内阁的上桌。

    雪晴跟着坐在祖父母身旁,只见桌上摆有下酒菜五种,各色果子五种,汤三种,酒五钟,玉盘珍馐,香飘十里,令人垂涎欲滴。

    “朕近日重读姜爱卿先前上书的正本十要,真乃治国修身良言啊,朕已命翰林抄好放置左右,以便查阅黾勉。”皇帝对着姜侍郎说道。

    “臣谢皇上厚爱,愧不敢当,皇上圣明,万民之福。”

    “姜爱卿劝谏良言心系社稷,你若愧不敢当,还有几人当得?姜爱卿身旁可是家中孙辈?”皇帝笑着问道。

    “确为臣之孙女,姜雪晴。”

    雪晴忙起身行礼。

    “雪晴,名字听来不俗,你这名字可有何含义啊?”皇帝问道。

    “回皇上,臣女出生于雪霁初晴之日,父亲便取自“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名雪晴。”

    “雪晴看上去和朕之皇长孙年纪相仿,已然聪明伶俐,落落大方,你可有读什么书吗?”

    雪晴看了一眼在皇后身边坐着的男孩,看起来单薄瘦弱,有些腼腆,便回道,“回皇上,臣女只是粗通些诗词,并未读书。”

    “哦?粗通诗词,可有哪首记得,说来听听。”

    “回皇上,臣女曾读苏公《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此为苏居士谪贬黄州所作,也无风雨也无晴,说的好,赏!赐姜雪晴如意金丝蜀锦一匹,玲珑玉镯一副。”

    谢过皇帝恩赐,雪晴落座暗自揣摩,当日皇上被俘瓦剌,孤单远离故土,想必也是这番境遇心情吧,看来自己这首《定风波》选对了。

    宴席之后,祖父跟随皇帝和众臣去了射艺之场。皇后把姜夫人和雪晴留下,请姜夫人回宫一叙。

    皇后宫中,宫女在外殿端上来两碗奶皮呈给皇孙和雪晴,皇后请姜夫人同到寝殿。

    “姜夫人,皇上对姜侍郎可是称赞有加啊,誉为股肱之臣。我听闻姜夫人原生于行医世家,尤长于妇人之症,特请你来把脉诊看。”

    “宫中名医众多,臣妇只会些市井的医术,岂敢献丑?”

    “无妨,宫中那些太医说的话我耳朵都要起茧了,说来说去就那些个方子,你来给我瞧瞧吧,我信你。”

    姜夫人忙起身行礼,“臣妇深谢皇后娘娘信任,且待臣妇把脉一看。”

    外殿,

    雪晴有些好奇地看着碗中的黄色奶饼,轻轻吹了一下上面的浮沫。

    “这个是奶皮,冬日里御寒保暖,滋补身体之用,是用鲜牛奶所作,你尝尝,很好吃的。”皇孙说道。

    雪晴舀起一勺放在嘴里,果然奶香四溢,绵密甜香。

    吃了一碗奶皮,雪晴觉得好饱,便站起身来回地走动了一下,祖母还在寝殿,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回家。

    “你可是吃得太饱了?不然我带你出去走走吧。”皇孙笑着说。

    “祖母还在寝殿,我担心她等下寻不到我该着急了。”

    “无妨,我们就在宫后苑走走,皇祖母想必有事相商,我就不去禀告了。”

    “你这个香囊好生别致啊,外观精巧,又不似香料的味道,却有些许中药的清香飘过,闻之不俗。”皇孙问道。

    “这香囊是我娘亲缝制的,我爹爹调制了药草和着香料,是根据我的体质所配。”

    “你爹爹和娘亲一定很疼你吧,看姜侍郎和姜夫人也对你爱护有加。”

    “那是自然,他们都对我很好,很疼我。”

    “雪晴,我好羡慕你,有这么幸福的家和疼你的家人。”

    “羡慕我?你可是皇长孙啊,尊贵无比,哪是我们寻常人家可比的。”

    “我母亲早已过世,我甚至已无法记起她的样子,我只能默默地想她。”

    雪晴看到了他眼中的悲伤,他五官俊秀却看起来瘦瘦得很单薄,有一丝和年龄不符的忧虑。

    “好的人去世后会去天上,在天上看着他们牵挂的人,当你想她时就抬头看看天,也许她也正看着你。或者,她也可能化成了自然中的万物,陪伴着你。”

    “真的吗?谢谢你安慰我。”

    “是真的,所以你要开心,替她把没有过完的日子开心地过完。”

    皇孙看着雪晴笑了,眼里有一点亮亮的泪光。

    “我告诉你一个秘密哦,我的香囊里藏着一个东西,连我娘亲都不知道的。”雪晴想要逗他开心。

    “是什么,你藏了什么在里面?”皇孙好奇地打量着香囊。

    雪晴咯咯笑着从里面掏出了一粒糖果。

    “这是我爹爹亲手熬制的糖果,爹爹说我心情不好的时候,吃一颗糖果就会开心了,但是我娘亲不许我吃糖。

    所以我就把糖果藏在香囊里,心情不好的时候便拿出来吃掉,然后再去找爹爹要一颗放进去。”

    “这是什么糖果,好吃吗?”

    “嗯,很好吃,这颗送给你,你心情不好的时候吃掉它。”

    “糖果放久了会坏掉,那可以把这个香囊一并送给我吗?”

    雪晴想了一下把香囊递给了皇孙,“可以,便送你吧,普天下母亲的心都是相同的,这个香囊里有母亲的心意,这样你也可以感受到了。”

    皇孙开心地把那粒糖果放进香囊收好,想着要送雪晴什么好呢,但是身边又没带什么稀罕之物。

    “谢谢你,你喜欢吃糖果,我也送你一颗。”边说着边拿出一颗琥珀色的糖。

    “这个是丝窝虎眼糖,宫中甜食房所作,很好吃。”皇孙解释道。

    “外看色如琥珀,其里细如竹丝,以此比作虎眼,这名字取得甚是巧妙。”雪晴接过那颗糖放好。

    “雪晴,你之后还会再进宫吗,还能再见到你吗?”

    “寻常人哪能有机会时常进宫啊,不过有缘自会见到的。”

    雪晴暗自想着,天下万物皆是如此,有缘则聚,缘尽则散,世事轮回,结缘,了缘。

    在人间便是一场修行,像皇长孙这样投身帝王家,在外看来,尊贵荣华无极,却也会有不为人知的苦楚。

    暮野四合,姜侍郎和姜夫人,雪晴刚刚回到家中,来自皇宫的诸多赏赐便紧跟而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