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纲

    宇宙本无天地,世间更无苍生。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这混沌便被一分为二,不可见平衡着可见,无形而生五行,五者相生相克,稳定与平衡着可见世界的万事万物,不知历经多少年岁,宇宙中飘浮着一颗蓝色星球。后世人们把她称为地球。

    这颗蓝色星球表面大陆不停游走,相互积压,最后形成连绵起伏的群山,蜿蜒流动的河流,肥沃千里的平原。云周而复始游走,携带者空气与水不停循环,世间万物孕育而生。

    又不知历经多少年岁,有一种动物开始直立行走,这一行为打破了爬行动物为了平衡身体而对大脑进化的限制,大脑进化得到解放,思维快速发育,后来他们自称为人。

    其实人开端本无不同,世间万物作而不息,同时又孕育世间万物。人类与其它生灵不停繁衍,向周边不停迁移。因为不同的气候与生活条件,外形渐渐产生差异,有的肤色偏黑,有的肤色偏白,有的个头偏高,有的个头偏低,这仅仅是为了生存需要的选择,并无优劣好坏之分,从而形成一个个既分离又关联的部落群。他们遍布整个世界,日出而作,日落儿息,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能够自给自足且生活的安定与幸福。

    斗转星移,时间来到公元前3800年,那时人们并不知身处何日何年,有一座山延绵起伏,渐渐消失成一片平原,那时的人们也不知道这是何山何原。几千年后,哪里的人们称这里为龙山文化。我们姑且叫她龙山。龙山东西走向,延绵上千里,从今天的视角来看,那是年降雨量400毫米分界线。龙山以北,人们靠游牧而生,龙山以南,人们靠农耕而活。因为每年的气候各异,这条线,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每当天气干旱,农耕人便南移,一方面更靠近水源利于农耕,另一方面,北方游牧便骑马南下抢掠,以保证他们的生活。久而久之,南方农耕的部落便连接驴马不易行走的山体,修筑高高的土台,土台之间再修建一些矮墙或交叉的木桩,以抵挡随时都可能南下冲来的游牧骑兵。当时人们也不知道,这高高的土台与矮墙,后人叫做长城。

    虽然那时的人们说某一处时,还要用手指指点点,但他们却知道,在这龙山脚下,大大小小的分布着成百上千的氏族部落。而这些氏族部落里特别有名气的,有龙人氏族部落,豢龙氏族部落以及九黎氏族部落,轩辕氏族部落,神农氏族部落等等等等。

    那时的九黎氏族部落已经是八十一个小氏族部落组成的部落联盟,他们以泥巴树枝和枯草盖的尖顶屋子沿着一条河岸依次排开,湍急的河流卷带着黄沙,河床里的灰色卵石犹如巨大的龙蛋,一条小路横旦在一个个部落旁边,淹没在野草里车辙蜿蜒延伸消失穿插消失在龙山山脉一处黑色山脚下。

    此时的龙人氏族部落早已衰亡,此事在当时都传为神话,据九黎老人们讲,当初发现这处黑色山体,人们取下黑色石块砸碎,然后放在火里煅烧,可以烧出很多黑色的小颗粒,这些颗粒坚硬无比,然后收集起来,放在瓦鬲(li)里继续高温煅烧,便化为红水,倒入泥模,可以塑造成各种各样坚硬无比的石头,这种石头经过打磨,闪耀着光泽,又锋利无比,可以轻而易举的砍断大树,克短铜器,割断兽皮,切开食物,制作护甲与兵器。

    九黎氏族也是靠着这种东西,在周边氏族中迅速崛起,同时也由于过度的开采。一天夜里,狂风大作,一道闪电把山体劈开,石头夹杂着树木与杂草落下,只听“轰”的一声巨响,整个世界被照成一片白昼。这白昼结束之后,黑暗中飞出五个巨大的彩色光球,分别呈现出金色、绿色、蓝色、红色、黄色。然后越来越小下坠,散落人间,消失不见了,随着消失不见的,还有成群的龙跟龙人氏族部落。

    几百年后,有些氏族渐渐壮大,形成氏族部落联盟。而有些氏族部落却渐渐衰败,甚至渐渐消失。而苟延残喘的就有豢龙氏族,这个氏族本来在南浔山脚下,而南浔山上有一个很深的毛龙洞,洞中出产毛龙,豢龙族曾经就是靠着豢养这些龙而迅速壮大,顶峰的时候多达上千只。但随着那次劈山事件后,毛龙洞不再产出毛龙,当时的龙也纷纷死去,最后只剩下两只,而这两只在一百年前又死去一只,直到今天,豢龙族只剩下最后一只龙,而这只龙归属轩辕氏族。但他们宣扬,龙其实没死,而是化作人形,来到了人间,豢龙族没落了,但是龙族却一定会以另一种形式来到人间,并振兴龙族,甚至拯救豢龙族。但这可能仅仅是一厢情愿,因为人们从来都没见过可以化身为人的龙,也没见过化身为龙的人,只是一个传说。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