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网游竞技 > 我给世界加模组 > 第二十三章:大弟子

第二十三章:大弟子

    将三个自行车加装好刹车后。

    文山放好各种小工具。

    现在要继续和慧械同学沟通了。

    要决定是否让慧械同学加入项目。

    文山没有忘记自己带学生的最终目的:发展社区人才。

    慧械同学虽然是第一个上门的学生,但文山并不会放松对他的考察。

    搞大项目,宁缺毋滥。

    文山需要脑子聪明,思维活络,有创造力,不死板的人作为社区成员。

    要求比正常社区的高很多,而且文山不会把这些要求在明面上提出来。

    因为文山的这个社区和正常的社区差别会很大。

    在成立社区后会专注于科研方面。

    很可能会和其他社区相比,多出几百年的技术代差。

    这些先进技术不适合直接推广,因为会抹杀一些低端科技的发展路线。

    只提供一些原理,让知识正常的发展才好。

    而且会使用上一些本来不存在的模组科技,开辟一条崭新的赛道。

    所以文山社区的人,必须要在意识到这点的情况下,保密,并专注先进科技的研发和使用。

    这种情况下,对成员的可不能马虎。

    当然,文山也要做一手退出机制的准备。不可能说不让退出。

    虽然是半秘密组织,但并非是邪恶组织,而是善良组织。

    如果有人执意不加入,文山也会通过温和的手段,比如篡改面试他的记忆来隐瞒社区内容了。

    对,到时候还得找个能改记忆的模组。

    现在先从机械研究所的项目考核开始。

    这个是不需要保密的。

    等时机成熟了,再邀请他成为社区骨干。

    思索文山开始对慧械进行问答考核。

    文山问:“你说你对机械感兴趣,能说一说为什么感兴趣么?”

    慧械答:“嗯,额。大概和那些对养动物感兴趣的人一样吧,就是看着喜欢。”

    没什么问题的回答。

    文山问:“自行车项目已经接近尾声了,将这个母版公布以后,社区里就可以随便研究了。我接下来还会做一些类似的研究,你有兴趣么?”

    慧械答:“自行车的改进可以慢慢来。如果是和自行车一样的,有开拓性的研究的话。我十分乐意加入这个项目。”

    文山问:“当然,接下来我还会继续一些高科技的研究。不过周期可能会很长,你要有心理准备。”

    确认了慧械同学在自行车项目告一段落后仍然对文山的项目感兴趣。

    接下来就要看看能力和思想了。

    文山问了许多问题,包括慧械同学之前的一些考试内容,和出事态度。

    慧械同学一一回答。

    文山根据对话,最终认为慧械同学还是能满足要求的。

    慧械同学是不会发出这些提问的,不是因为地位或者害羞之类的。

    而是这些问题已经有答案了。

    在文山通过教师考核时,那些考核中的问题和文山的回答都会被记录下来,并且公示给任何有意与文山交流的人。

    以此免去一些无谓的沟通。

    最终。

    双方进行友好协商,互相确认了对方的观念后。

    经过讨论,决定达成师生关系。

    慧械同学成功加入项目组。

    接下来,就是两人扶着自行车前往科技部提交成功了。

    一边扶着车前行,一边尬聊几句。

    机械研究所离学院中的科技部有段距离,如果是骑车前进的话只需要数十分钟就到达了。

    但是两人个骑不动三辆车,所以只能慢慢推着走。

    慢慢走也到达目的地了。

    将自行车和自行车制作手册都给科技部的接收人员。

    等接收人员验证产品质量,然后现场实践并改进制作手册。

    没错,接收人员在接收产品的时候,并不是简单的把东西收好,往仓库一放就算完事了的。

    而是要实际体验产品功能,并且根据制作手册当场制作出一个成品才能完成验收。

    非常的严谨,且在制作过程中有疑问和对制作手册和产品的意见都会提出来,并在接收产品后修订作为模板的制作手册。

    毕竟很多提交者的制作手册其实并不好懂,字迹潦草,内容抽象都是很正常的。

    科技部会修正其中的错别字,并让字迹工整的,逻辑能力强的人重写一遍。

    力求让所有人看的懂,学的快。

    文山带慧械来也是因为这个,在提交过程中,让慧械自己也做一个。

    省的再教第二遍,浪费功夫。

    而且多个人互相提问参考也有助于接收流程。

    文山的文字描写能力并不好,但是好在有三架实物在这里,当场拆下一架,用零件作为参考,给两个初学者参照。

    因为两个初学者的木工能力都还不错。整个制作过程并没有出现什么失误。

    虽然一些小零件有报废的,但是无伤大雅。

    文山也在旁边讲解某些部位的制作原理方便接收人员编写入册。

    比如这个轮子为啥做的实心的,这个车架子为啥有好些个三角形结构。

    那两个车把手为什么又有两个直角弯曲的地方。

    还有车座靠后那个刹车装置怎么用。

    皮革条要绷的多紧。

    诸如此类。

    慧械和接收人员花费了七个多小时完成了他们的自行车制作。

    做的不能说是一模一样吧,也只能说是各有特色。

    不过嘛,反正是手工制品,属于非标准化的。

    不要求一模一样才是正常的,这里又没有流水线。

    看着接收人员撰写制作手册的时候,文山也是灵光一现,有了下一步科研方向。

    这个小科技,非常有用,且意义重大,等回头好好研究研究。

    看着两个新自行车做好,试驾。

    这个自行车项目也就算成功了,虽然项目不会撤销掉,但是接下来的任务就是些缝缝补补,加一些小模块的事情。

    大体上的自行车概念已经完成了。

    文山的创造力和产品从这个项目中展现。

    相信接下来会有更多的人找上文山寻求入组吧。

    啊呀,真是不错。

    文山微笑,骑着自己做的一辆自行车和骑着刚自制出的自行车的慧械一同离开科技部。

    反正上交的三架是够了。

    在返回机械研究所的路上和慧械告别。

    毕竟慧械另有住所,只要每天来机械研究所一次就好。

    有自行车以后通勤速度快几倍,这种事情根本没什么难度。

    毕竟学院内的土路骑起来挺方便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