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科幻灵异 > 阴阳诏令 > 第十一章 生活

第十一章 生活

    村里人大多知道李贤文年轻时发生的那些事,那些事被当成各家闲谈,有时遇到外村的远亲,当个把个新奇事摆谈,传得广又时常被提起,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张显忠一家遭遇的可信度。

    听过这样的传闻,新一代的青壮年多认为是迷信,是外地人来本村招摇撞骗的手段,但是老一辈还是会拿以前那个事吓唬自家的小孩,让自己家的小孩别老是找张兆灵玩。

    生灵大多有个排挤异己的行为,人灵为首,有这样的行为,算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现在,家里只剩下两长一小,家里的担子自然是两个高个的顶着,虽然张显忠夫妇二人已有不小年岁,但常年下地干活,身子骨自然是比起城里那些个好生活的老人硬朗许多。

    虽然张兆灵还小,帮不上什么忙,但他很乖,让两老省心得很。

    家里爷爷奶奶白天要干农活,张兆灵就学会了帮忙从鸡舍捡蛋,从地里择菜,学着学着,又学会了择豆角的絮絮末末。

    晚上,奶奶为了省电省灯油,家里很早就要睡觉,所以,小小的张兆灵大多数时间都是一个人呆着,在院里望着天,看看来家里拜访的,那些个在枝头跳动的小鸟雀。

    晚上睡不着的时候,还有天上的月亮,携着成片成片的小星星和大狸花陪他。

    当然,即使是再不受待见的人,也始终有三两玩伴。

    下午,小伙伴们已经和张兆灵约好了,又约去村前面那个河沟钓小虾。

    “李奶奶我吃完了,等会下午我可以去外面玩吗?”

    可爱的小脑袋向上仰着,用期待的目光注视着李兰,她年纪大,虽然早年性格泼辣,但是终归还是喜欢这个孙子的,当初那两只鸡的帐只记在李贤文身上。

    “好好好,兆灵去吧,一个人玩要小心,不要贪玩。”

    “天黑之前记得回来,晚上奶奶给你蒸个鸡蛋。”在围裙上擦擦手,看一眼没见油光,粗糙带茧的手稍稍用力地揉了揉张兆灵的头,眼里满是喜爱。

    村里跑的小孩子大多调皮,不是满山跑就是泥里滚,跟小猪崽子似的,而自己家这个小孙子,乖得像只猫,乖巧懂事惹人喜爱。

    一听到晚上有鸡蛋吃,张兆灵的眼睛里,好似留住了夜里时常陪伴他的小星星,看上去水水润润,闪亮亮的。

    眨眨眼吧,直让李兰有点招架不住来自孙子的可爱,末了还补一句。

    “明天也有。”

    你看吧,钱怎么攒?家里四个大人,赚的钱大多花给了家里这个小宝贝,攒的存的那一部分,也是想着能在张兆灵长大一丢丢的时候,去县城买房,让娃去接受更好的教育,这是妈妈金巧巧的决定。

    娃要吃饭还要有营养,要长身体又要时常添衣,因为儿子儿媳在外打工,一家人要起两口灶,这年头在外打工赚得多,用得也多。

    现在这年头,好的工作谁不想干呢?

    可这样的工作,大部分都被一开始去城里的那批人把着,这些人踩过坑吃过亏,知道跟着什么样的老板做事更好。

    而张兆灵他爸妈没赶上早趟的,现在他们在外面想做轻松点的,赚得多点的活,还得拿着赚来的钱去打点人际,让老一代的打工人帮忙指条明路。

    不止外面的衣食住行,这年头,什么都要钱。

    就算是桃树村这样的村落里,钱也是必要的东西,想吃肉,那只能去张猎户手里买山上产的。

    那些东西可贵,一般不讲价,张猎户手里的肉食,也基本都是卖给了城里的大小老板。

    不过即使那些东西说起来再贵,张兆灵他爹也是舍得了一回,上张猎户那买了块巴掌大的山鹿肉,买回来媳妇炖了汤喝,用来补了产后的营养。

    村里倒不是没人养猪,只是愿意养猪的少,那东西成本高,吃得多,养久了还挑食,又容易生病,一病钱就打水漂,想多吃点肉,又至少得把猪喂足年了。

    再加上,这年头没人愿意来来回回上城里买饲料养,算一算吧,成本和人力就更高了。

    能养的人家,养好了猪,基本就没想过卖,那都是等着子女后代过年回家,能多吃几顿好的,多拿几块带着家乡味道的走。

    一般人,比如张显忠家这样的条件,实在想吃,就狠了心杀个家里的生钱机器,但鸡肉这种东西没什么油水啊,所以村民想吃肉了,大多都得上城里买去。

    如果没遇到商人到村里来收农作物产品的情况,老两口就要出去卖鸡蛋卖农产品,去县城的路上还要花五毛钱的路费。

    要是为了省钱走到县城,就是早上出门下午回。

    遇到时机不巧,地点不妙,摆到下午都还没卖完,回来就是天已黑。

    张显忠夫妇都是往六十岁走的人了,为了补贴家用还干着苦活累活,经常来回奔波。

    有那么两次吧,下地干活的张显忠还把腰给闪了,十来天地躺在床上,基本上什么都做不了,除了在李兰和张兆灵的搀扶下,勉强去用用那屎尿壶。

    要不是乖乖的张兆灵不会撒谎,妈妈问什么他就答什么,可能到现在,张兴平两口子都不知道这件事。

    在知道这样的情况后,从外面回来的年轻小两口,心里十分自责,他们也想帮帮家里,但现在卡着用钱的关头,以他们的能力和财力来看,很难去改变什么。

    劝老两口别干吧,就靠两口子赚的那点钱,只负责一家五口的日常开销,倒是勉勉强强,但现在的情况是得攒钱往城里走啊。

    不攒,难道要让家里这个小家伙长大后,不读书不上学,一起跟着去城里打工?

    打工能有什么前途,老夫妻小夫妻都吃过打工的苦,知道在异乡的滋味,这样的苦,老的大的都不愿意让张兆灵这一代受着。

    攒钱搬家,让张兆灵更方便地去接受教育,多读书,才是大多数山村家庭,最好的出路。

    住大山里,怎么去上学呢?徒步走几十里的地?还是天还没亮就去村口等那班不爱准点的老破大巴车?

    小两口也没好开口去劝两老别干了,想想吧,要是卖只鸡,那就是十几块二十块,一筐蛋又能换钱,受了种的蛋还可以孵鸡苗子。

    鸡生蛋蛋生鸡,这还不算是造钱机器吗?

    所以到最后,他们只是劝老两口做事要小心,太累了就歇息,别把自己伤着。

    缺钱的当口,不只是打工赚的,家里能抓也得抓。

    对小夫妻心里那点想法,老两口也是过来人,也知道家里现在是什么样的状况,也没想太多,日子该过的还得过,该做的还得做,该攒的还得攒。

    在对下一代的扶持上,张显忠这样的老夫妻那是基本没什么怨言的,毕竟,他们在刚结婚那会,同样也受了上一代家长的好。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