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1942年1月22日,晚上。

    挂着“镇南五金厂”这个牌子的大院,会议室内。

    汪伪政保局的局长李邦藩(柳叶一郎)、副局长(之一)曾山、一处(重新组建)处长何梁、二处副处长宋鹏(随时可能转正)、情报处处长孙明华、行动队队长郑思远(赤柴重八藏)、总务处处长兼二处处长朱慕云、机要处处长尹有海、电讯处处长聂俊卿------

    同样,除了三处处长程吉路和警卫队队长余国辉呆在六水洲不方便过来,副局长(之一)武尚天呆在显正街的安清会总部不愿意过来,汪伪政保局处级和处级以上的高层官员都在这里。

    这些人大部分都坐在自己的位子上。

    摆在他们面前的,是军统总部和罗泽谦之间拍发的那两封电报的全部内容。

    此时,明面上是华夏人、实际上是日本人的汪伪政保局行动队队长郑思远(赤柴重八藏),正站在用于写字的黑板前面,侃侃而谈。

    “根据我们行动队搜集到的情报,军统古星站的现任站长罗泽谦,其实是在中途下了那艘客船,目的据说是拿他们戴老板给的经费去收购山货做买卖。”说到这里,郑思远(赤柴重八藏)脸上露出嘲讽的笑容。

    在郑思远(赤柴重八藏)看来,就像是一个军队的长官拿着军费去为自己谋利,这样的军队怎么会有战斗力。

    想到这里,郑思远(赤柴重八藏)接着说:“由此可以证明,我们之前收到的、关于罗泽谦登上那艘客船的情报,是真实的。只是因为一个小小的意外,才导致我们扑了个空,没能将这条大鱼给网住。”

    孙明华立刻发言:“郑队长,安插在山城那边的内线,是否还能继续向我们提供关于罗泽谦的最新情报?”

    郑思远(赤柴重八藏)用带有几分傲慢的语气说:“当然,在山城那边,愿意跟我们合作的人有很多,我们从来没有担心会得到不情报,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已。我相信,这个罗泽谦逃得了第一次、第二次,就绝对不可能再逃过第三次。”

    过了一会,李邦藩(柳叶一郎)说:“刚才郑队长已经介绍了案情,现在形势对我们很有利。现在我们已经破译了他们的电报密码,接下来只要确定他们在古星城内发报的大概位置,就能抓住这个罗泽谦,甚至摧毁整个军统古星站。”

    说这番话的时候,李邦藩(柳叶一郎)的语气中充满着自豪。

    的确,现在李邦藩(柳叶一郎)有资格自豪,如果能够将这个军统古星站给端掉,汪伪政保局在古星的任务,就算完成了一大半。

    随后,李邦藩(柳叶一郎)将自己的心情平复下来,说:“目前,我们政保局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找出这个罗泽谦,并且将他抓住。希望大家全力以赴,尽快完成这个任务。”

    朱慕云马上表态,说:“如果局里需要我配合,一定全力以赴,绝无怨言。”

    郑思远(赤柴重八藏)说:“军统总部和罗泽谦都不知道他们使用的电报密码已经被破译了,只要我们能封锁消息,保持常态,一定可以将他们抓获。”

    在座的其他人都明白过来,今天开这个会,主要是为了封锁消息。

    他们甚至怀疑,这场会议结束后,他们依然不能离开,直到郑思远(赤柴重八藏)带领的行动队大获成功。

    果然,在会议即将结束的时候,李邦藩(柳叶一郎)宣布:为了保证端掉军统古星站行动的顺利进行,除了他和郑思远(赤柴重八藏)外,其他参加这次会议的人,至少三天之内不得外出,也不能与外界联系。

    按照以往的规律,军统古星站跟军统总部之间的电报联络,频率是大概五、六天一次。

    截获和破译这两封电报的时间花了不到三天,因此只要最多再等个三天左右,就可以通过捕捉对方拍发电报时产生的电波来缩小确定范围。

    到时候,古星城内的侵华日军和汪伪部队将对重点区域开展地毯式的搜捕行动,只要发现可疑人物就逮捕甚至击毙。

    散会之后,孙明华来到朱慕云的办公室,毫不客气的坐在沙发上,一边用带有几分抱怨的语气说:“慕云,你说这叫什么事。我们什么事也干不了,只能陪着郑思远唱戏。”

    朱慕云笑嘻嘻的说:“明哥,刚才在会上还强调了,要团结合作嘛。我们牺牲‘小我’,是为了端掉军统古星站的这个‘大我’嘛。”

    随后,朱慕云拿出一根香烟递给孙明华,然后帮孙明华点上火,接着说:“明哥,你说这个罗泽谦,到底是什么来头?局座为什么说一定要尽快抓住他?”

    孙明华长长的吐了一口烟圈,说:“慕云,我跟你讲,这个罗泽谦可不简单,如果一旦让他成了气候,甚至会变得比邓湘涛还要难对付。”

    “为什么?”朱慕云脸上露出疑惑的表情。

    显然,朱慕云实在想不明白,孙明华为什么会说出这样一句话。

    “邓湘涛你也知道,自从(汪伪)政保局成立以后,他跟咱们斗了两年多,而且咱们是输多赢少。如果不是几个月前他栽了一个大跟头,恐怕咱们这次的对手还会是他。”

    孙明华将手中的香烟吸了一大口,然后将烟气缓缓吐出,接着说:“聂处长破译的那两封电报内容你也看了,有没有发现什么?”

    朱慕云摇了摇头,笑着说:“明哥,你知道我一向对情报不感兴趣,怎么可能看的出问题来。”

    孙明华伸出一根手指,朝着朱慕云虚点了几下,说:“那好,我跟你分析分析一下,这个罗泽谦真正让局座感到担忧的地方,究竟在哪里------”

    古星城,日军宪兵本队驻地,特高课课长本清正雄的办公室内。

    本清正雄,是一个身材瘦小、戴着眼镜、留着丹仁胡须的中年男子,肩膀上挂着大佐的军衔。

    本清正雄听完李邦藩(柳叶一郎)的汇报,缓缓说:“柳叶君,这次的行动,你有多大的把握?”

    李邦藩(柳叶一郎)想了一下,说:“大概七、八成。如果加上宪兵本队的配合,能够上升到九成。”

    本清正雄点了点头,说:“我会向美座聡太将军提出申请,我想问题应该不大。”

    李邦藩(柳叶一郎)向本清正雄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说:“多谢本清大佐提携,属下一定全力以赴,将军统的古星站端掉。”

    本清正雄笑着说:“我等着柳叶君将那个罗泽谦带过来,让我见识一下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居然能从你们(汪伪)政保局的秘密逮捕行动当中逃脱两次。”

    李邦藩(柳叶一郎)再次向本清正雄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大声说:“嗨!”

    汪伪政保局,朱慕云的办公室内。

    “一个是谨慎,一个是大气,还有一个就是有自知之明。这样的敌人,谁遇见了都感觉头疼。”

    可能是因为讲的口干舌燥,孙明华端起茶杯喝了一大口,接着说:“慕云,在咱们这些人当中,论捞钱手段最厉害的,非你莫属。你说这个罗泽谦从山城那边过来的时候,最有可能会收购什么样的‘山货’,然后运到古星来贩卖?”

    不仅仅是孙明华,汪伪政保局的其他人都觉得,罗泽谦不可能真的从靠近国统区的地方收购山货运到古星来贩卖。

    他们坚持认为,这所谓的“山货”,一定是指别的东西。

    如果能够把这个问题弄清楚,还可以从别的角度来寻找蛛丝马迹,来查找罗泽谦的隐藏身份究竟是什么。

    能够在古星隐藏下来至今都没有被发现,罗泽谦肯定有从表面上看非常合理的身份来作为掩护。

    朱慕云想了想,说:“我觉得最有可能,这个所谓的‘山货’其实就是百宝丹。因为凭借军统在山城那边的关系和渠道,只有这个才能赚取到最大利润。”

    当初汪伪政保局三处处长还是史希侠的时候,朱慕云就从史希侠那里得到了一大批免费的百宝丹,然后直接将瓶子上面的标签给换了,并且改名为“二宝丸”折价卖给了从皖省来的商人。

    而且,当时朱慕云是以五成的价格处理的,就算卖价比百宝丹便宜一半,商家依然可以赚钱。

    通过那次赚钱经历,朱慕云很清楚做百宝丹生意的利润有多高。

    孙明华说:“有这个可能,但我觉得可能不大。”

    朱慕云说:“你认为会是什么?”

    孙明华说:“我认为,罗泽谦收购的所谓山货,很有可能是yan土。”

    朱慕云笑着说:“明哥,你就别逗我了。如果没有过硬的关系,将yan土从山城那边运到古星来贩卖,根本就赚不了几个钱,甚至一不小心还会把命给丢了。破译的那封军统电文里面可是明明白白的写着,这是罗泽谦私自挪用军统古星站的经费去做生意,根本就没有得到军统总部的准许。”

    孙明华摇了摇头,说:“如果他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赚钱呢?”

    朱慕云皱起眉头,说:“不是为了赚钱,那又是为了什么?难不成是为了做善事?”

    不知道为什么,朱慕云忽然想起了宁愿赔本也不愿碰百宝丹生意的那位卢掌柜。

    朱慕云小声说:“难道是------”

    孙明华紧紧的盯着朱慕云,说:“慕云老弟,你是不是想到了什么?”

    朱慕云摇了摇头,说:“还没有。”

    与此同时,朱慕云心里在想:不管那个姓卢的掌柜有没有其它身份,现如今必须得想办法尽快跟此人撇清关系,以免惹祸上身。

    孙明华用带有几分嘲讽的语气说:“我倒是要看一看,郑思远到底能不能抓到那个罗泽谦。”

    实际上,孙明华内心非常希望郑思远(赤柴重八藏)最后一无所获,然后将这个机会拱手让给(汪伪政保局)情报处,由他自己来立下这份大功劳。

    要知道,因为之前一连串的失利,使得孙明华越来越不受李邦藩(柳叶一郎)的待见。

    孙明华迫切需要一次可以重新证明自己能力的机会,好让他和情报处不再被边缘化。

    朱慕云说:“明哥,这些跟我们没什么关系,你看是不是再叫两个人,把牌桌子搭起来?”

    孙明华想了想,笑着说:“没问题,这两天正好可以过足一下牌瘾。”

    打牌,那可是孙明华为数不多的爱好之一。

    反正现在也无事可做,不借着这个难得的机会过足牌瘾,简直是对不起李邦藩(柳叶一郎)和郑思远(赤柴重八藏)的这一番“美意”。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