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小人物的三国魂 > 第五十二章 徐公明累败颖水畔 张文远点兵欲劫囚

第五十二章 徐公明累败颖水畔 张文远点兵欲劫囚

    话说曹操自认为识破了赵云的计谋,自己驻守在颖水支流的北面,然后令徐晃为先锋、张辽为主将,先后离开曹军大营,带走了足足七万兵马,而留给曹操的不足两万之数,但曹操为了迷惑对手,还是要佯装要与赵云决战的样子。而反观对手刘备军这边,则是诸葛亮技高一筹,早就想好了应对之法,曹军前进的路上,早有关羽埋伏等待,一场厮杀在所难免,而诸葛亮并非想要就此击败曹操,而是破灭曹操速胜的计划,因为他还有更长远的考虑。

    话说徐晃领兵两万做先锋,在颖水北面疾驰,此刻他的心中依旧有些不服气,尽管在曹军中军营帐中,他了解了曹操的真实意图,但他依然认为直接渡河与赵云决战才是正理,而徐晃自认不弱于赵云,之前两次败于赵云之手,不过是自己轻敌所致,并非自己的能力不行,因此徐晃自然想要在两军对垒之中迎回颜面。而如今不仅不能与对手战场厮杀,反倒是让自己绕过颖水与夏侯兄弟汇合,实在让徐晃心中不服,可尽管如此,曹操的命令徐晃还是必须执行的,只不过他可并不想按照曹操所说的去做,而是想要领着手下的两万人直接杀向汝南。

    因为曹操已经判断出颖水支流是汝南的北面门户,而刘备必然驻派了重兵,而兵力本就不足的刘备,面对曹军三面压境,自然有些捉襟见肘,既然如此那汝南内部很可能是空虚的,而徐晃自认可以趁着汝南城内兵力空虚之际,自己单刀直入,将汉献帝夺回,不仅能迎回失去的颜面,更是能让这场战斗直接发生转变。正是有了这也的想法,徐晃让自己手下的兵马急速前进,甚至将曹操临行前的叮嘱都抛在脑后,而身后张辽的主力部队,早已跟不上徐晃这支先头部队。

    仅仅一天的时间,徐晃的先头部队就已经到达了颖水支流的上游,此处山峦起伏、树木丛生。若是平日,徐晃自然知道此处是设伏的好地方,可是此刻他一心所想都是冲进汝南,砍下刘备的人头,自然忽略对周围地形的观察,而一路急行之下,甚至探马都来不及收集情报。要说,也的确是徐晃过于冒进,屡败之后的火气彻底蒙蔽了他的双眼,甚至连身边人的提醒都听不进去,直到那火光冲天而起,徐晃才意识到自己遭遇了埋伏。

    此时本就是冬末春初的时节,气候寒冷而干燥,火借风势,风助火威,徐晃连同手下两万人马被大火团团围住,根本找不到退路,士兵们跟着徐晃这一路疾驰,早已人困马乏,此时别说是战斗,能不被吓的尿裤子就已经是万幸了,不过人在频死之下还是要奋力挣扎,只不过这些挣扎都用在了四处逃窜上,根本没有人去战斗,即便是徐晃斩杀了一些逃跑的兵士,依然无法阻止这股溃散的洪流,即便是有些人侥幸脱身火海,这惊吓、疲惫、寒冷、无助等等负面的清楚累积起来,更是能够加速瓦解人的意志,很多曹军士兵并未逃出多远就被刘备军的士兵擒获。战场内外喊杀声、哀嚎声、哭泣声不绝于耳,场面甚是混乱不堪,一场战斗下来,两万曹军死伤有近一半之数,而另外的一半也大多被刘备军擒获,而先锋徐晃力战多时仍未曾寻得脱身的机会,最终力竭之下本想自尽谢罪,却被关羽拦下,就此绑住押送了下去。

    话说一场战斗下来,关羽部队损失极小,而此战收获却是十分丰厚,战后打扫战场的事情自然不必多说,但也并不是全部打扫,因为关羽要留着很多痕迹,因为关公心里知道,事情到这里并未结束。处理好战场之后,关公令手下之人一面将徐晃压在囚车之中,送往汝南,一边令早已做好准备的士兵“逃散”而去。

    徐晃自从被擒下之后,便不断地想要和关羽见面商谈,两人也有些交情,徐晃自然希望关羽能看在曾经的情分上,给自己一个痛快。可是任徐晃怎么言语,关公都未搭理他,而徐晃从最初的恳求到后面的谩骂,自己都有些词穷了,最终徐晃骂累了,也只能无奈地摇着头,此刻已经不是服气不服气的事情了,他心中对于曹操如此安排甚是怀疑,若是按照自己所想,强行渡河与赵云决战,也不至于落到今日这番田地。此时再回想过往,觉得曹操上了刘备的当,心中却对自己急躁冒失导致失败的事情盖而不问。

    徐晃被押解着前往汝南,这事暂且不说。因为关羽还在准备着其他的事情,而这些准备都是为了曹军准备的,而这一次的目标正是曹军主将张辽,当然关羽此时并不知道他的对手将是张辽,虽然诸葛亮神机妙算,但也不可能预料到曹操如何安排手下的将领,因此关羽只需要按照诸葛亮安排的计谋行事即可。他安排自己手下的士兵穿着曹军士兵的衣服,佯装溃散的部队,逃往曹军大部队中,并将徐晃被擒正在押往汝南的事情带回曹俊营帐之中。

    同时关羽亲自带领三千兵马驻扎在此地,并在营寨的外面设置好防御工事,就好像真的安营一样,然后让关平带领一万兵马去援助周仓,另安排了一万兵马回援赵云处,加上押送曹军俘虏的士兵,前前后后加起来也有两万多人的样子,队伍行进的速度并不算快,也并没有任何隐藏的意思。而剩余的人全部到山上、林中隐藏起来,等地曹军的到来。虽然事情是安排下去了,可是关羽心中还是有些怀疑,将徐晃被擒的消息传回去,难道就会引的对方来抢人吗?虽然诸葛亮前番几次的计谋都应验了,但此事实在有些匪夷所思。当对手知道徐晃遇伏被擒,必然知道自己这里有准备,若是一般情况下自然不敢贸然进兵营救。

    若是一般情况的话,对手自然不敢轻易前来,但是这一次却不一样,因为诸葛亮早有叮嘱,而关羽虽然不是特别了解诸葛亮的意思,但一切事情都还是按照诸葛亮的要求去执行的,因此回援赵云的兵马行军速度并不算快,再加上队伍里面掺杂着不少曹军的降兵,队伍拖的很长,一路浩浩荡荡的样子。而正是这支队伍的“样子”,才让张辽觉得有机会,更是让张辽敢于冒险做出这也的尝试。

    再说张辽这边,在得知徐晃溃败的消息之后,张辽也是恼怒不已,因为徐晃之前急速行军,张辽彻底和徐晃失去了联系。得知消息之后,张辽再次派出自己手下亲兵去查探情况,因为他也担心这些逃回来的曹军,是关羽安排的奸细,因此他自己必须确认一下消息的真实性。于是他让整个队伍的速度降了下来,等待着消息传回。

    不久之后,亲兵将打探到的消息传回到张辽的耳中,大体情况也的确和之前回来的降兵所说的相似,只不过这一次张辽亲兵得到的消息更加详尽,其中许多细节都是张辽之前不知道的。在确认了情报之后,张辽还是决定前往营救徐晃,当然营救徐晃的决定也是基于很多的条件。

    首先,关羽率兵驻守在营寨中,并未在押运的队伍中出现,而负责押运徐晃和曹军降兵的不过是一些杂兵,尽管刘备军数量不少,但这样的情况张辽自认可以应付;其次,这支队伍中掺杂着大量的曹军降兵,正是徐晃此前率领的曹军先锋,张辽认为只要能够打散刘备军的押运队伍,解放的曹军降兵必然会立刻成为自己的力量,而这股力量此刻已经越过了关羽的防线,甚至距离汝南更近一些,若是张辽能够整合这支部队,不论是包围关羽的驻军、协助曹操渡河还是直杀汝南城下,可以发挥的作用是很大的,更为重要的是这支队伍的出现足够突然;最后,徐晃在曹操帐下效力多年,而张辽和徐晃关系本就不错,只要情况允许,张辽还是要设法营救的,至于是否能够成功暂且不论,但设法营救徐晃不论对曹操还是对自己,都是一种交代。

    张辽并没有像徐晃那样焦躁,尽管已经打探到了情报,但他也并未立即行动,要知道徐晃被擒就是因为轻敌冒进的缘故,张辽此时承担的责任很重,因此他必须足够慎重。他让自己的亲兵前去反复查看地形,终于有所收获。张辽的亲兵能力的确很强,他们利用出色的隐藏技巧和耐心,等于等到了关羽部队的“主动放弃”,只不过张辽并不知道,汉军伏兵的主动撤出,其实不过是为了吸引张辽上当而已。

    当张辽知道关羽埋伏在山林见的部队撤出之后,就此放下心来,于是开始布置营救徐晃的行动。这一次他率领的兵马并不是很多,仅仅有一千多人,但这些都是张辽精挑细选的勇士,这一次的行动需要的是突然和迅速,因此人多反而容易暴露。张辽安排好一切事情之后,便亲自领着着一千多的骑兵离开了军营,一路上尽量不漏踪迹地朝着徐晃的方向而去。

    欲知张辽营救徐晃的行动是否能够成功,且看下文分解。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