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小人物的三国魂 > 第一百五十五章 张任出击迎强敌 东吴欲退遇难题

第一百五十五章 张任出击迎强敌 东吴欲退遇难题

    话说东吴、荆州联军在拿下涪陵之后便开始计划进攻巴郡,而吴晨自然不愿意东吴继续向西川内部推进,于是偷偷约见了严颜,两人商议了一番,荆州军便开始了对巴郡的进攻,只是并没有取得任何效果,而得知巴郡西川军有动作之后,周瑜率领着东吴军准备偷袭西川军,只不过他没有想到遭遇伏击的却是他自己,同时受损的还有巴郡的东吴大营和巴东的大营,而周瑜不得不撤回巴东,只不过他并没有就此放弃进攻西川的念头。

    经过几天的修养,周瑜的身体稍稍恢复了一些,而这几天的时间里,周瑜一直都在思考之前东吴军的失利原因,因为其中还有很多问题让周瑜都想不明白。

    第一个问题,那就是西川到底是哪里来的这么多士兵。东吴军在短时间内遇到了三股西川军的偷袭,周瑜在巴西郡境内遭遇了一路,巴郡的东吴大营遭遇了一路,而巴东的东吴大营也遭遇了一路,而这三路西川军几乎是同时动手。三路齐发的西川军,让东吴军措手不及,而东吴军也因此遭受到了很大的损失。要知道,东吴军的实力可是很强的,能够让东吴军三处受损,西川军投入的兵力绝不是小数目,而巴郡就驻守了十万西川军,这个数字已经不小了,而前线的荆州军还在与西川军交手,虽然之前巴郡的后方有频繁的调动情况,但也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之内就出现在巴西郡的境内,那这一次三路偷袭东吴的西川士兵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呢?

    第二个问题,是西川军是如何准确把握到东吴军的位置,东吴军这一次的行动非常隐蔽,甚至连荆州军的主帅吴晨都不知道东吴军行动的具体细节,而西川军却不仅能够准确把握东吴军的动向,甚至对东吴军的兵力部署都如此了解,可见对方这一次的行动计划不仅仅是周密,而且安排的十分精准,甚至连东吴设在巴东的大本营都算计在内,这样的结果让周瑜不禁有些胆寒,看来自己是低估了西川军的人。尽管周瑜没有弄明白西川军的士兵到底是从何而来,但他的心中还是产生了一个想法,那就是自己之前制定的作战计划暴露了,而西川军正是了解了自己的作战计划之后才及时做出了调整,而按原计划执行的东吴军因此损失惨重。

    周瑜在思考整件事情的同时,也在寻找着东吴军作战计划暴露的途径,因为荆州军全程都没有参与到计划的指定中,因此问题很大几率是出现在东吴军的内部,尽管在将军对战过程中,间谍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但能够打入到东吴军内部深处,足见西川的眼线是何等厉害。

    可实际上,周瑜还是高估了西川军的眼线,东吴军中有西川安排的眼线的确是事实,但并没有能够真正深入到东吴军的核心位置,而西川军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绩,完全是因为东吴军的作战计划全在吴晨的算计之中,甚至可以说是吴晨领着东吴的士兵出现在西川军埋伏的位置,因为带领东吴军进去巴西郡境内的当地向导,其实真实的身份是吴晨暗中安排的人,因此东吴军在不知不觉之中就被“向导”带入了西川军的包围圈。而看似数量众多的西川军,其实远没有真实的那么多,这一切都是在吴晨帮助下,西川军制造出来的假象而已,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荆州军还帮了不少的忙,只不过知道此事的人很少而已。

    尽管周瑜对于目前的状况很不满意,但是此时他也不得不重新审视一下西川军的实力了。更为重要的是,他需要尽快的将东吴军中的叛徒给拔出,只有这样东吴军才能继续发动进攻,毕竟正面强攻巴郡绝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而这也是周瑜开始策划第二次进攻的原因。

    荆州军和东吴军分别退守回巴东和涪陵两地,吴晨再次来到了东吴的中军大营,而这一次前来,一方面是为了探病,另一方面还是要再次商议如何进攻巴郡。而有了上一次的失败经历,不论是周瑜还是吴晨都比之前更加谨慎了,周瑜的谨慎是因为他不愿意也不能接受再一次的失败。而吴晨的谨慎则是因为之前自己和严颜共同谋划,已经让周瑜上了一次当,再想让他中计的难度系数就更大了,因此吴晨必须要好好的规划一番。就在联军还没有最终确定进军的计划时,西川军却一改常态,选择了再一次地主动出击,如此的选择的确是让联军有些措手不及,但同时西川军的主动出击,也意味着他们放弃了原有的优势。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吴晨就再次来到了周瑜的营帐,众人聚在一起商议对策,而他们的目的不仅仅是击退来犯的西川军,更是借此寻找进攻巴郡的可能,毕竟西川军离开巴郡坚固的城池,对于联军而言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西川军的主动出击的确让吴晨意外,而他知道这一消息的时间甚至比周瑜更早一些,可西川军的主动出击并不是吴晨提前安排的,不过当吴晨知道这一次领兵的西川将领时,也就明白了其中的原因。此人非是旁人,正是之前被荆州军算计,而丢掉了涪陵的张任。之前挫败东吴军的军事行动中,张任的作用仅仅是驻守巴郡,抵挡荆州军的攻城而已,这样的安排让张任很是不满,要知道他可是戴罪之身,正希望借助此次机会立功的张任,怎么能够眼睁睁的看着其他人把功劳全部抢走呢。当然,驻守巴郡,确保巴郡也不失为大功一件,但是相比于前阵杀敌,挫败东吴大军来说,驻守巴郡的功劳可就不那么突出了。心有不平的张任,在部下的鼓动之下,主动请命离开巴郡到前方驻防,严颜思路在三之后还是接受了张任的建议,只不过得到命令的张任并没有按照计划行事,而是领着这三万兵马主动来挑战东吴、荆州的联军。

    不得不说,张任的勇气可嘉,但是这样的决定,让西川刚刚取得的优势转眼间就不复存在了,急于求成的张任怎么可能战胜东吴、荆州联军,吴晨不希望东吴大军继续向西川内部深入,但也不代表西川可以夺回巴东和涪陵,要知道吴晨可是已经将两块地方划入了荆州的势力范围,张任的到来无异于从吴晨的手中夺取到手的战利品,让吴晨如何能够保持平静,可尽管吴晨对此很恼怒,但他并没有表现过激,而是旁敲侧击地给周瑜拱火,而周瑜本就刚刚连续遭遇挫折,正发愁以何种方式发泄呢,张任就给了周瑜一个好机会,再加上吴晨在一旁的刺激,更是让周瑜气不打一出来,于是喝令三军,迎战张任。

    张任也是够倒霉的,之前被算计丢了涪陵,如今本想找个立功的机会,却遇到了火冒三丈的周瑜,他是一点好处都没有捞到,反倒是被东吴军正面击败,而在一旁看戏的吴晨到也很是惬意。张任领着败兵再次回到了巴郡,而严颜也是看在两人多年的情分上饶过他的性命,只不过没有留张任继续待在巴郡,而接连失利的张任虽然心有不甘,但也只能就此退回了成都。张任的离开,对于巴郡来说的确是一个不小的削弱,周瑜得知消息之后,立刻组织东吴军出发,再次朝着巴郡进发。而严颜早就严阵以待,东吴军的攻势未能取得任何进展,不得已之下,周瑜只能让吴晨率领荆州军前来协助。只不过西川军死守巴蜀不出,三方就此在巴郡城外僵持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巴郡的防守的确坚固,再加上吴晨的从中“协助”,根本没有给联军任何可趁之机。眼看手下士兵们的士气逐渐低落,联军的军粮又遇到出现了不小的危机,周瑜不得不将撤军的计划提上日程。当然,周瑜这段时间也并非全无收获,在东吴的军中,周瑜剪除了不少西川的眼线,而这可以算得上周瑜唯一欣慰的事情了。

    早在之前,联军的粮食供给就已经出现了问题,东吴军因为路程遥远,所以军粮的供给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在粮食出现问题之后,周瑜便请求荆州军相助,而后周瑜本想趁着张任离去的机会进攻巴郡,只是没有想到这一战又拖了这么久,而此时不论是东吴还是荆州的粮食已经不能支撑他们继续和对手耗下去了,毕竟东吴的粮食迟迟未到,而荆州军的粮食也不足以供应两路大军。周瑜和吴晨仔细商议之后,最终还是下达了撤军的命令。

    得知对方要撤兵的消息,西川的严颜怎么可能轻松地放联军离开呢,为了赢回之前丢掉的颜面,甚至抢回丢掉的土地,严颜与众将商议之后,安排吴懿守在巴郡,而自己带着吴兰、雷铜等人,领着西川军出城追击撤退的联军。原本的撤退计划中,荆州军就是负责殿后的,只不过双方几次交手下来,荆州军并不是严颜的对手,还损失了不少兵马,让东吴军的撤退都变得有些不安心了,于是只能派出手下的兵将前来协助,而这一次联军的损失反而更大了,若不是严颜率领的西川军适可而止,那联军的损失将会更大。联军终于退到了巴东的境内,而涪陵的防守也没有放松,此时的周瑜有些进退两难了。虽然周瑜很想撤军,但是这巴东和涪陵该如何安排呢,这可是他好不容易打下的领土,若是就此离开的话,很有可能又被西川抢夺回去,那自己之前的努力不就是白费了吗,而东吴之后是否还有机会踏上西川的土地都还是未知数,毕竟东吴和荆州之间的关系,已经变得有些扑朔迷离了。

    欲知周瑜将何去何从,且看下文分解。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