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小人物的三国魂 > 第一百五十六章 公瑾受困西川地 羽扇纶巾愁断肠

第一百五十六章 公瑾受困西川地 羽扇纶巾愁断肠

    话说西川将领张任因为之前丢掉了涪陵,心中怨气十足,因此在严颜面前请命驻守巴郡的关键要塞,不过最终张任选择的是主动挑战东吴、荆州联军,面对西川军的挑战,周瑜和吴晨率领联军挫败西川军的反扑,之后联军选择再次攻打巴郡,只不过西川军在巴郡投入的精力很大,即使联军由周瑜、吴晨共同率领,依旧没有取得丝毫的成果,而此时联军的粮食供给出现了短缺的情况,不得已之下,只能选择退回巴东,而周瑜再次面临一个重要的抉择。

    东吴军来到西川前前后后也有半年多的时间了,虽然拿下了巴东和涪陵两地,但是这样的结果对于周瑜来说并不能让他满意的,西川军的顽强的确超出了周瑜的预料,即便吴晨率领荆州军加入战斗,他们依然没有能够突破到巴蜀的防守,而像这样的远程作战,粮草、兵力的消耗都是巨大的,尽管东吴在过去多年的努力发展中积蓄了不少的力量,但是运输粮草的路程实在太远了,难免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对外的战争必然会死人,相比于西川和荆州,东吴军想要补充兵力,远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可以说,战争如果持续僵持下去,损失最大的莫过于东吴了。

    之前粮草供应出现问题的时候,周瑜就想过退兵的事情,不过得知张任居然选择主动出击的时候,让周瑜看到了一丝机会,于是便向荆州军借粮之后,挫败了张任的进攻,只不过当周瑜再次尝试进攻巴蜀时候,联军再一次吞下了失利的苦果,周瑜不得不重新考虑退兵的事情了。以如今的形势看来,退兵的确是东吴军最好的选择,只是周瑜不甘心,曾经他信誓旦旦地在孙权面前夸下海口,要拿下西川成都之后再胜利班师,可如今连一个巴郡都没有拿下,让周瑜这么骄傲的人怎么能够接受,可事实永远比想象的要残酷的多,周瑜并非不努力,可有些事情的确不是凭借努力就能够实现的。粮草的补给线已经断了,即便是周瑜不撤兵,未来营中的士兵也可能因为饥饿而士气低落,兵力得不到及时的补充,当初十万东吴军进攻西川,此时仅仅剩下了不到八万人,这场战争东吴军付出的东西远比看起来更多,可换来的成果却如此微薄。

    相比于周瑜的不甘心,吴晨此时的到没有那么多的顾虑,因为他此行的目的基本已经全部达成。首先,他按照汝南吴美人的要求,出兵帮助了东吴,算是完成了任务,毕竟任务中并没有说明帮助东吴达到何种结果,而东吴如果自愿退兵,那自己也没有办法;其次,东吴和荆州联军之前拿下了涪陵,此时掌握在东吴手中的就有巴东、涪陵两个区域,虽然对于周瑜的东吴军来说,这两个地方并不足以满足他的野心,但是对于吴晨来说,这已经完全足够了,毕竟他本就无意进入成都,更不希望东吴军借此机会强大起来;至于第三方面,则是吴晨顺势而为,借助此次的机会,吴晨算是和西川再次建立了不错的关系,毕竟严颜能够守住巴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吴晨的帮忙,而守住了巴郡也就意味这刘璋在西川的政权还是稳定的,因此吴晨并不认为西川敢于动涪陵和巴东的念头。而从长远考虑,荆州和西川暗中结盟,也算是一个好事,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此时吴晨还有最后的一件事情要办,不过在那之前他只需要耐心地等待周瑜的决定就好,因为自己要做的最后一件事情还需要周瑜配合才能完成。联军又在巴东逗留了几日,而这几日周瑜一直都在纠结,每日都在权衡着利弊,反倒是吴晨有些等不及了,于是主动来找周瑜商议退兵之事。当然,吴晨并不是真的要立即离开,而是想借此机会给周瑜一个信号,如果周瑜还要犹豫下去的话再,东吴军可能损失的更多。

    几日以来一直愁眉苦脸的周瑜看到吴晨前来,便安排了简单的酒宴,两人坐下来谈心,而说的话都是一些没有营养的内容,因为双方都在试探对方的心思,而吴晨借着酒劲将自己想要离开的想法透露给了周瑜,而周瑜听完之后脸上露出一副十分惊讶的表情,尽管他内心的想法和吴晨差不多,但他依旧没有表现出来。得知吴晨有撤兵的意思之后,他也很清楚,一旦荆州撤兵,那东吴即使想待在此处也不现实了,毕竟眼下东吴军的供给很大程度上都要依赖于荆州军的帮忙。既然已经把话说开了,吴晨也不再藏着掖着,一边表达自己想要退兵的意思,一边替周瑜感到担忧。荆州军和东吴军虽然依旧是有好的关系,但荆州军一旦撤离,东吴军的粮草供给问题必然会再次暴露出来,毕竟荆州军没有义务一直支持对方,而缺少了粮食的攻击,会直接影响到巴东、涪陵两个地域的防卫,毕竟目前这两个区域都属于东吴管辖,荆州军再傻也不会白白的养活自己的潜在敌人。

    吴晨的解释的确是说到了周瑜的心坎里,因为他正在为此事发愁,只是一时间周瑜也想不到好的解决办法。可是他又不能勉强荆州军驻留此处,可荆州军离开之后,一旦巴东和涪陵的守卫出现问题,那东吴军之前的努力就付诸东流了,毕竟想要从东吴运量过来,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其实在周瑜的心里,眼下的巴东和涪陵就仿佛是鸡肋一般,两地虽然处于西川的东部边缘,但距离东吴的属地依旧万水千山,即便是眼下不出问题,但时间长了,西川军为求自保也必然会出兵攻打此地,毕竟“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的道理周瑜还是非常清楚的。东吴属地与巴东、涪陵两地被荆州完全隔开,若是之后真的出了问题,即便是东吴军想要驰援,也是鞭长莫及,而短时间内拿下荆州难免的区域又不现实,因此巴东、涪陵两地看似重要,实则对于东吴没有太大的意义,而这里的情况其实和宛城相似,东吴之所以不愿意放手,也是因为这是东吴好不容易打下来的领地,若是拱手让人的话,实在太亏了。

    这些周瑜内心的想法,自然不能告诉吴晨,可是吴晨真的猜不到吗?当然不是,吴晨不是傻子,在这个时代经历了这么多的洗礼之后,他的眼光远非常人所及,而这都得益于吴晨构建的消息网络,曾经的吴晨每天都需要处理大量的消息,而这个过程对于吴晨的锻炼意义是巨大的,让吴晨不仅能够了解天下大势,更能充分锻炼他的分析判断能力,吴晨刚来到这个世界时的心态和现在完全是两个样子,可以说吴晨和当初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完全是两个人,也正是得益于这么多年的磨练,再加上吴晨超越现代的跳跃性思维,让吴晨能够化解一次又一次的危机,一次又一次在战场上展现出不一样的诡谋,周瑜心中的担忧正是吴晨想要利用的地方,也正是因为东吴对宛城并不是十分看重,吴晨才敢做出强夺宛城的计划,而如今巴东、涪陵的情况甚至比宛城更加简单,因此吴晨有信心自己可以完成计划,只不过他需要一个契机。

    周瑜心中也是苦闷,于是借着酒劲也开始诉起苦来,而吴晨听完周瑜的话,都不免有些动容,尽管吴晨对于《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有些偏见,但并不妨碍吴晨对于周瑜的认可,周瑜的确有自己的不足之处,但他对于东吴孙氏的忠心是绝对值得敬佩的,而周瑜戎马一生,可以说是鞠躬尽瘁,在他的帮助下东吴孙氏逐步稳固江东,打下了这么大的一片疆土,绝对是劳苦功高,而意气风发的周瑜却在西川连连吃败仗,让心高气傲的他如何能不苦闷。虽然吴晨对于周瑜有些同情,但两人毕竟各为其主,因此就算是同情周瑜,吴晨也不会有丝毫的怜悯之意,因为对敌人的怜悯就是对自己的残忍。吴晨因为了解周瑜,因此整个过程中都有所收敛,若是自己依旧像以往一样锋芒毕露,那周瑜一定会将自己视为眼中钉,那时候他和周瑜之间就不可能像现在一样坐在一起喝酒了。

    “大都督之心日月可鉴,某深感痛心,然西川之事未平,都督不可灰心丧气!”吴晨听完之后赶紧劝慰道。

    周瑜一听吴晨的话,似乎触动了内心深处的伤感,似乎也是因为喝醉了的原因,周瑜起身意气风发地说着一些狂言乱语,甚至没有顾忌吴晨在场,那气势就好像天下舍我其谁一样。

    吴晨依旧没有说出自己的想法,而是对着周瑜说了一番肯定、鼓励的言辞,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吴晨可不愿意在这个时候得罪周瑜,而这些话中,并不仅仅是吴晨对周瑜的敷衍的,其中很多都是吴晨的真情实感,他在内心之中很佩服周瑜,尤其是知道历史中周瑜的真实形象之后,更是对此人崇拜无比,那个“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周瑜让吴晨印象深刻,而吴晨心中周瑜的形象反倒是和眼前的周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吴晨的话并没有起到安慰的作用,反倒是让周瑜有些不悦,而他继续说着,只不过说到后面,却是一阵唏嘘,因为周瑜为东吴孙氏鞍前马后,可是却始终不能踏过长江这道天堑,让东吴的士兵不能踏入中远之地,而此事一直以来都是周瑜的心结,更是让他愧对先主的信任。

    说道此处周瑜更是声泪俱下,让吴晨都不知道周瑜是真的喝醉了,还是故意为之。听到此处,吴晨知道自己想要的契机来了。

    欲知吴晨将借此契机做什么,且看下文分解。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