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在那个年代 > 第三十七章 许家文

第三十七章 许家文

    上午许家康又去拉了一趟砖,这次带了许家树和许建国。

    因为需要砖和水泥都拉回来了,下午他准备带着大娃和大丫一起去的,所以李冬阳就最后和他们一起。

    中午放学回家的大娃和大丫得知二娃能够和坐拖拉机与他一起去镇上,也是羡慕不已。

    许家康也没卖关子,就把下午带他们一起去事情说给他们。高兴得大丫跳起来在他脸上亲了一口,素来稳重的大娃也也高兴得手舞足蹈。

    坐在拖拉机上没多久,大丫就抱怨道:“爹,原以为坐拖拉机多舒服呢,结果把屁股都颠疼了。”

    “所以,很多事情不能只能看表面,也不能道听途说和想当然,只有自己经历过才知道。”

    大丫和大娃似懂非懂的点头说:“知道了,爹。”甚至李冬阳也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许家康也不在乎他们是否能听懂,他也经常用身边的事情教他们一些道理,只希望他们以后遇到类似情况能够想起他曾经说过的话不要吃亏和走弯路。

    到了镇上许家康就让他们三人在镇里逛一逛,他一个人就开着拖拉机来到砖厂了。

    结账时朱厂长还少了他五十块钱,说这就当他的修理费和开拖拉机的工钱,许家康也理所当然的接受了。

    许家康离开砖厂后,在镇上找到李冬阳和孩子,带他们来到供销社。

    许家康买了一些东西就和他们一起来到副食品厂,让他们在外面等着,他独自一人进去了。

    “钟哥,忙着呢。”

    许家康敲了门就走进去,钟爱国合上手中的账本,对他说:“许老弟来了,快坐。”

    钟爱国给他倒了杯水,佩服的说:“许老弟是真人不露相啊,不仅身手了得,还会修拖拉机和开拖拉机。”

    许家康没想到这事儿这么快就传到他的耳中,谦虚的说:“也就以前在部队里做过,这不刚好碰上了。”

    两人坐在一起随便的聊了一会儿,许家康就打算告辞了。

    “钟哥,砖的事多亏你帮忙了!你以后有需要用得着兄弟的就说一声。”

    “兄弟间不用客气。”

    “行,那我就不打扰钟哥了!”许家康也不客套,说完,就起身准备离开了。

    “等等。”钟爱国说。

    钟爱国从旁边的柜子里取出一个编织袋,递给他。

    “老弟,这后天就中秋节了!把这些月饼拿回去给孩子,外面也不好买。”

    许家康这些天忙昏了头,都没注意到马上就到中秋了。许家康也没跟他客气,接过袋子就说:“那就谢谢钟哥了。”

    出了副食品厂和李冬阳三人碰面后,大丫就注意到了他手中的袋子,好奇的问:“爹,这里面是什么啊?”

    “月饼,爹的一个朋友送给你们吃。”

    “月饼我还没吃过呢。”大丫渴望的说。

    “好!回家就给你吃。”

    回去的路上李冬阳也好奇的问了月饼的事,许家康也把钟爱国的的事简单的说了。李冬阳听后对他更是崇拜了,没想到这个姐夫回来没多久就认识了副食品厂长这样的“大人物”。

    大丫走累了,许家康就把他背在背上。路途中给俩孩子讲着一些寓言故事,也让路上不无聊。

    回到家把东西放下后,就和李冬阳来到宅基地。许家辉他们六人已经在忙着砌砖了,简单寒暄后,他也跟着干活了。

    许家康盖的房子有三间卧室和一间堂屋,当然还有厨房和卫生间。另外他还计划了一间堆放杂物的房间。

    他之前把这些要求给许家树和许建国的父亲说了。两人都是老匠人,许家康也对他们放心。

    收工后,许家康把许家辉叫到他家。递给他两个月饼,说:“这是月饼,我这儿也不多,就当尝尝鲜。”

    钟爱国给他的月饼不多,只有有十个。他打算给许家辉家和李家每家两个外,其他的就留下给孩子吃。

    许家辉经过这段时间与他相处,两人也熟络了,也了解许家康说一不二的性子。也没对他客气,接过月饼,嘻嘻哈哈对他说:“那就谢谢三哥了,这东西可不好买,还是三哥能耐。”

    许家康觉得这小子最近总是打趣他,就没好气的说:“滚。”

    许家辉也知道他没生气,哈哈大笑,拿着月饼就屁颠屁颠的离开了。

    许家康在他离开后,就开始准备晚饭了。李冬阳就留在堂屋给大娃和大丫辅导功课,这还是李冬阳主动要求的,他最近发现俩孩子都特别聪明,就总教他们。

    吃过晚饭后歇了一会儿,许家康就拿出一个月饼切成四份,分给大娃二娃大丫和李冬阳。

    晚饭前,二娃就吵着要吃月饼,不过马上就要吃饭了,许家康给拒绝了。给他说饭后再吃。

    李冬阳见许家康没有,就把他的那份递给他,“姐夫,给。”

    三个孩子见状,虽然不舍,但还是把手中月饼递给他。许家康被孩子的举动感动了。

    “爹,不喜欢吃。你们吃就好。”许家康拒绝了他们的好意。

    他倒没有说谎,他上辈子就不爱吃月饼这类的东西。这个时代的月饼味道肯定赶不上后世,他就跟不感兴趣了。

    许家康虽然这样说,但几个孩子还是没有收回手中的月饼,他只得无奈的把李冬阳的那份给扣了点,然后放在口中。

    “好了,爹也吃了,你们赶快吃吧!”同时也示意李冬阳吃。他们这才把手中的月饼放在嘴里。

    吃完后,二娃就可怜兮兮的哀求他:“爹,月饼太好吃,我还想吃。”

    这月饼是五仁味的,吃过后世各种口味的他来说,味道也就一般。可对孩子们来说就是确是美味,连李冬阳都觉得好吃。

    许家康没有同意二娃的哀求,却也也给他解释道:“月饼是中秋节吃的,今天吃完了,后天过中秋节就没得吃了。”

    二娃虽没能再次吃到,但也没闹脾气,只是有些闷闷不乐。

    李冬阳就凑到二娃身边,逗他开心。不一会儿,二娃就忘掉了月饼的事了。

    “冬阳,今晚你就和大娃大丫一起睡。三娃今天在我屋睡。”

    “姐夫,我去地基睡就是了,没人守着,万一有人偷砖怎么办?”李冬阳担心的说。

    许家康之前倒没想到有人偷砖这事,沉思了一下,突然笑着对他说:“没事,没人敢偷的。”

    李冬阳有些急了,“姐夫……”

    许家康拍了肩膀一下,解释道:“你看村里除了我谁有砖,他们偷去敢用吗?没法用,谁偷啊?至于村外的人来村里,肯定会被发现的。”

    李冬阳这才恍然大悟,有些尴尬的说:“还是姐夫你脑瓜子好使。”

    “好了,快去洗漱睡觉吧!”

    第二天,许家康和李冬阳来到宅基地时,其他人后开始干活了!这让他这个主家有些汗颜,每次来得都比他们晚。

    中午孩子们睡午觉的时候,他让李冬阳在家照看孩子,他就来到老王头家,准备让他打些家具。

    由于上次已经打过交道了,许家康就直接告诉了老王头自己所需的家具,老王头听后自然高兴不已。

    许家康要的家具可不少,他打算全部做新的,老屋的家具他是不准备带过去的。那些家具都已经有些年头了,而且前些年老屋没人住,好多家具都被虫蚁啃食过了。

    第二天,天还没亮他就起床了。今天是中秋节,他打算到镇里买点肉好好的过个节。早饭就拜托给李冬阳了。

    当他回到家时,李冬阳的早饭后还没做好。他也就帮忙着一起做早饭。

    不过虽然他去的早,但依旧没买到多少肉,也就一斤多点五花肉。不过好在猪头和大肠没人买,他就买了回来。

    吃过早饭后,原本让李冬阳带点肉回去的计划破产了!打算把猪头和猪大肠卤好了再让他带回去,不然李冬阳回家也不会弄。

    今天大娃和大丫放假,几个孩子都对卤肉的味道念念不忘。知道他又在做卤肉,就呆在家里,没有出门。

    许家康把猪头和大肠放到锅里后就去新房子处了,也交代大娃他们看着灶里火。

    虽然今天是中秋节,但这时候的农村可没有过节休息的概念,大家都一如既往的干活。顶多饭菜比平时好点。

    “三哥。”

    许家康正在和许家辉一起调水泥的时候,就听见有人叫他。

    许家康还没抬起头,许家辉就用手肘碰了一下他,低声的说:“许家文。”

    许家康抬头打量不远处的的许家文,他回来这么久,还没有见过他。

    许家文倒生的一副好皮囊,高挺的鼻子,清秀的眉目,狭长的眼,在后世妥妥的明星脸。

    许家文穿着白色的确良衬衣,下身穿着军绿色的裤子,配上他那未经风吹日晒的皮肤,绝对不会让人认为他是农村人。

    许家康本来就对他没有好感,就不咸不淡的说:“有事吗?”

    许家文也不在乎他冷淡语气,继续笑着说:“三哥这次回家,我们兄弟还没见过面呢。我听说三哥在盖房子,就来看看。”

    许家康“哦”了一声,就继续手里的活。

    许家文内心有些恼火,但也不敢表现出来。他这次回来可听说了许家康用他工作威胁许父许母的事,那里敢得罪许家康。

    “对了,三哥。今天中秋节,爹娘让你晚上回家吃饭。”

    许家康头也不抬的说:“不用了,既然分家了,就各吃各的。”

    许家文没想到他这么不给面子,到底是少年心性,就甩手离开了。

    许家辉讥讽道:“三哥,你这弟弟比城里人还像城里人,衣服上连个补丁都没有。”

    这个时代人们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所以衣服上大多都有补丁的。就连许家康现在身穿的原主的衣服上也有不少补丁。

    许家康瞪了他一眼:“管好自己就行了。一会儿完活了去我家一趟。”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