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在那个年代 > 第三十八章 过中秋

第三十八章 过中秋

    因为今天过节,许家康就叫众人早早的收工了。他就和李冬阳、许家辉三人一起回到了家。

    还没走进院子,许家辉就抽了凑鼻子,对他说:“三哥,你这又做卤肉了。”显然他也和孩子们一样对卤肉念念不忘。

    “嗯!今早上镇里买了些,这会儿应该差不多了,你带些回去。”

    “那感情好,我可是对它们念念不忘。”许家辉现在越来越不知道客气了,不过许家康觉得这也挺好的,不然他又要费口舌了。

    来到厨房,几个孩子都趴在灶台前贪婪的闻着锅里飘出的卤香,小地瓜也在。

    看见许家康,二娃就迫不及待的说:“爹,好了吗?”

    许家康洗手后,揭开锅盖,用筷子试了一下,说:“可以了。”

    许家康把猪头和大肠挑出放在菜板上,冷却一会儿后才开始动手切。

    这过程中,也给几个孩子和李冬阳、许家辉尝了一块。

    李冬阳吃过后就赞道:“姐夫,你这手艺简直绝了。”

    许家康笑了笑,装了一碗递给许家辉,“把这碗端回去吧!”

    许家辉高兴的道谢后,就端着碗离开了。本想把小地瓜也带回去的,结果小地瓜赖着不走,加上许家康在一旁劝说,也就由着他了。

    李冬阳也准备回去了,许家康也给他装了一碗,还拿了两个月饼和十多个鸡蛋让他带回去。

    中午许家康就炒了一碗蔬菜配着卤肉吃,孩子们也都吃得津津有味。

    下午,许家康来到新房子处时,许家辉就迫不及待的跟他说:“三哥,许家文有对象了,你知道吗?”

    “没人和我说,你怎么知道的?”许家康好奇的问。

    不过依照许家文的年龄,在农村早就成家了,不过他心高气傲,瞧不上农村姑娘。

    所以到现在都没成家,小妹许家玉也被他耽搁了没有说亲。因为按照农村的习俗,兄长都没成家,下面的弟弟妹妹更不可能提前了。

    “今天中午二爹二妈来我跟我爹借钱的时候说的。”许家辉低声的和他说,这里还有其他人,他也不想家事外传。

    “听说还是他们厂里领导的女儿,这下许家文可得意了。”许家辉羡慕的说。

    “之前不是向大爹借过钱了吗?”许家康记起前段时间到他家听说过这事儿。

    许家辉就幸灾乐祸的说:“三哥,你是不知道,这城里姑娘就是金贵。除了之前说的200块彩礼和自行车外,这次还要缝纫机和收音机。”

    “二爹二妈也是真把许家文当个宝,居然还同意了,这才又来家里借钱。估计许家文这次回来就是为了钱的事。”许家辉一脸不屑的说道。

    许家康对许家文这个弟弟成不成家倒不关心,有些担心许保华的钱打水漂,就问:“那大爹借了吗?”

    许家辉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借了点,家里也不多。”

    虽然他是不赞同许保华借钱的,但他也管不到那么远,知道他家没借多少,也就不再说什么。随后就和许家辉闲扯其他事儿。

    下午收工也比以往提前了,回到家后,他简单洗漱后就开始准备晚饭了。

    许家康把早上买回来的五花肉全做成了红烧肉,孩子都喜欢吃红烧肉,他的饭量也大,一顿也能够吃完。

    又炒了一碗蔬菜。虽然简单,但也营养均衡,孩子也吃得开心。

    由于今天吃得早,吃完后天还没完全黑下来。

    正当他准备收拾桌上的碗筷时,许父许母走了进来。

    许母看了桌上碗里残留的菜,又嗅了嗅空气中飘散的淡淡肉香,心中有气,就讥讽的说:“哟,原来有肉吃啊!难怪不让你上我家去吃饭都不去?”

    自从许父许母进来后,大娃大丫二娃明显有些紧张,都躲在他身后,十分安静。

    许家康把他们拉到旁边坐着,给了他们一个鼓励的眼神才不紧不慢的说:“爹娘上门有事吗?”

    自从分家后,许父许母还没上门过。平时也在村里遇见过,但双方都没说话,他就好奇他们今天上门的目的。

    许父虽然也对他冷淡的态度不满,但想到这次上门是有求于他,还是笑着说:“老三,这次是有事找你帮忙的。”

    在许家康询问的目光注视下,许父又继续说:“老四马上就要结婚了,家里有点紧,就找你借点钱。”

    许家康顿时明了,原来还是为了许家文的事,不过他可没打算借,就拒绝道:“我没钱,借不了。”

    许母就急了,用手指指着他生气的说:“怎么会没钱?没钱你还盖得起砖房子?还吃得起肉?我看你你是不想借。”

    许父也是和许母一个意思,他也对许家康的拒绝感到不快。想着他们亲自都上门求他了,许家康怎么也得借点。就任由着许母了。

    “盖房子把钱都花光了,你们想借钱就找其他人吧!”许家康说道,也有送客的意思。

    许父和许母自然不相信他的说法,没钱还盖砖房?不过许家康一口咬定没有,他们也无可奈何。

    许母眼睛一转,骄傲的说:“老四的对象,可是厂里领导的女儿,他们这要是成了。以后你也能沾点光不是?说不定还能给你在县城安排个工作?”

    许母这是见硬的不行,就来软的了。其他人或许会因为许母这样说而妥协,但许家康还真对县城工作不在意。

    一方面,当然是几个孩子还小,他要是上班了就没人照看了。另一方面,是因为现在城里的局势不好,上次他去县城就有所注意,所以他现在只想呆在许家村。这里至少没有城里那么多的是非。

    就在前天钟爱国还问他有没有镇里上班的想法,不过都以孩子还小的借口给推脱了。所以许母拿工作来说事,是找错了人。

    “就算是这样,我还是没钱借。”许家康说。

    许父压抑着怒火,死死的盯着他说:“老三,当真不借?”

    许家康佯装委屈的说:“我也想借,但是我是真没钱了。”

    许父气极反笑,咬牙切齿的说:“好!那以后就当我没你这个儿子。”

    说完,许父就气冲冲的离开了。许母见状,朝他说了声“扫把星”,就快步追赶许父去了。

    在许父许母离开后,他对几个紧张的孩子笑着说:“好了,有爹在不用怕。”

    他收拾完厨房后,三个孩子才逐渐恢复了往日的样子,大娃担心的说:“爹,家里真的没钱了吗?要不我们还是不去上学了吧。”

    许家康轻轻弹了一下大娃的脑门,对他说:“爹刚才是骗你爷爷奶奶的,家里还有钱。下次不许再说不去上学了。”

    大娃这段时间也喜欢上了学校,当然也不想辍学,听他这样说,就乖巧的说:“知道了爹。”

    许家康想到刚才在孩子面前说的谎话,觉得对他们影响不好,就对孩子说:“爹刚才是因为知道你爷爷奶奶借钱的目的不是用来做正事的,所以说谎家里没钱。你们以后可不能说谎。”

    在许家康看来,许父许母花费这么多彩礼给许家文娶亲,就是错误的做法。先不说家里能否担负起这昂贵的礼金。大哥和二哥还没分家,家里的钱都花在许家文身上,让家里其他人怎么想?

    不过他已经分出去了,也就不想在管许家的闲事了。

    虽然几个孩子都表示不会说谎,但许家康还是和他们讲了“狼来了”的故事。

    “……小孩虽然没被狼给咬着,但他的羊都被狼给咬死了。打那以后啊,小孩再也不敢说谎了。”

    “所以,谎话说多了,以后别人连你的真话都不相信,最后还是害了自己。你们以后可不要学这个小孩。”

    孩子都郑重的点头答应,许家康刚刚给他们讲的故事显然也给他们的内心极大的触动。

    许家康欣慰的笑了,就对他们说:“今天是中秋节,是赏月的日子,我们也去院子里看月亮吧!”

    他端了一把凳子,许家康就和大娃大丫二娃一起在院子里做在凳子上看着天上的月亮。这时三娃和小丫都已经睡了。

    今夜,万里无云,明月闪耀着耀眼的银光。许家康看着圆圆的明月,心中也是思绪万千。

    许家康听见孩子在旁边讨论月亮的声音,摇摇头,抛去脑海里的愁绪。

    “来,爹给你们讲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听到许家康要讲故事,孩子们也都安静下来,聚精会神的听着。

    听完后,孩子都意犹未尽。大娃却好奇问他:“爹,月亮上真的有嫦娥仙子吗?”

    二娃大丫也看着他,等待他的回答,许家康笑着说:“那估计是没有的,这世上哪有神仙啊。”

    又继续说:“据说外国人前段时间就登上了月亮,上面并没有神话里的嫦娥、玉兔。”

    他想是上辈子某国人就是在今年七月份登上月球的,想来这个世界也应该差不多,就把这事给孩子们说了。

    二娃就不解的问:“爹,月亮那么高,他们怎么上去的啊?”

    许家康还没开口,大丫就抢答道:“肯定是坐飞机。”

    她上学这段时间从其他人那里听说了飞机,现在就想卖弄。

    许家康也不戳破她的小心思,谁还没有虚荣心了?

    许家康说:“不是飞机,飞机可飞不了那么高,是火箭。”

    相比于大丫,大娃肯定更相信许家康的话,他说:“爹,火箭怎么能飞那么高啊?”

    这下许家康倒不知怎么给他解释了,沉默了几秒才说:“这就需要你们好好读书,学到更多的知识就能明白了。”

    大娃:“爹,我知道了。”

    许家康随后把月饼拿出来,分给几个孩子吃了。在他们吃月饼的时候还教了他们《静夜思》这首诗,教了两遍后,大娃和大丫就会背诵。

    父子几人又玩闹了一会儿后,这才洗漱睡觉。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