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玉兰花开杜鹃后 > (67)掩埋亲人的尸体

(67)掩埋亲人的尸体

    4月17日(农历三月初六)

    【当日战况:日军右翼一部强渡资水,损失惨重;中路各部继续穿插,一部占领桃花坪。饭岛大队进驻大黄沙、景兴桥和鹰形山。】

    上午晴

    (67)

    谌家四太公家里剩下的十来个男人都被赶到一间堆放草料的房里待了一夜。草料房靠近山坡,他们很容易逃脱,可是他们不敢走,也不能走。四太婆单独关在不远处的中堂左卧室,不知情况怎样。还有,几个年轻些的人,昨晚随日本人送饭菜去了,没回来。他们的情况是好是歹也不清楚。

    昨晚回来的大卵坨说,日本人凶得很,叫他们做这做那,累得实在做不动想歇会,还没有坐下来,就被日本人拿枪把子剁。木敖洞吴憨子他哥,就因为打碎了碗,被日本人捆在枞树上,从额头上把肉皮割下来,罩在眼睛上。日本人见人还死不了,就在身上割肉,甚至把下身割下来玩耍,放到火里烤……

    整个晚上,草料房里静悄悄的,没人说话,连咳嗽、出粗气的声音也没有,只有时不时从山下传来的风动的声音。这风动的声音,谌宪兴很久没有听到了。小时候听到过,大人们说那是山魈喊人的声音,千万不能答应,一答应就没命了。

    谌宪兴忍不住要瞥一眼那两棵树。那靠近涓溪的两棵柳树,是自己几年前种下的,他没事就要朝它们看两眼。山区很少有柳树,可不知什么原因,谌宪兴很喜欢这种树,让人从别的地方砍来两根树杈,结果栽活了。从草料房也能看见那两棵树,在微弱的月光下,它们显得很孤单。谌宪兴觉得它们有点像人形,像是并排站着的两个人。谌宪兴知道溪那边木敖洞的鬼子比这里的还要多,他担心那两棵树会不会也被鬼子祸害了。庆幸的是它们还在。

    从四太婆房间传出的声音很特别,日本人喜欢玩游戏,整宿整宿地玩。谌宪兴担心母亲身体,很想去看看,可草料房的人没人同意他去。谌宪兴明白他们有的担心自己,有的仰仗自己。谌宪兴清楚地意识到这是一个更需要相互扶持、相互帮助的时候,所以他顺应了大家。

    天快亮时,外面有了响动,大家屏气凝神,觉得好像是日本人走了。等外面安静下来,大家纷纷让谌宪兴出去打探。谌宪兴出去没多久,就传来了他哭喊声。大家陆续走出草料房才知道日本人、吴家人、道士们都走了。四太婆房里,三个老妇人赤裸着身体躺在冰冷的地上:四太婆已经僵硬,其他两个也已经气息微弱,眼睛睁不开了。

    “是人吗?他们是人吗?”

    “这不是人干的事。”

    “他们本来就不是人。”

    “畜生不如。”

    “我们跟他们拼了。”

    “你要和畜生拼命吗?有意义吗?”

    “总会有办法的,莫急!”

    这些手足无措的老男人们望着这有生第一次见到的情景,已没有了往日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所迸发出的遮天蔽日的豪情和那搅乱天日的冲动,就连哭天喊地的懊悔也没有。为什么会这样,那是因为每一件小事都包含道理,为了理,他们必须争辩;而现在不同了。面对这淋漓的鲜血,虽然他们还不知道怎样应对,更不可能规划好以后的行动,但他们都懂得生存、只要能生存就会有办法。这并不是懦弱和无能,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代代相传的智慧告诉他们等待的价值。他们要等待更多的人相聚,更多的力量汇集。到那时,只有到那时,他们才会竭尽全力地吼叫,直震得大地沙漏,苍天星坠。

    才把老妇人们的衣服整理好,把活着的妇人抬上床,谌长久来了。他说,清早佳妹娃慌慌张张跑过来说,六娘、七娘不见了,于是回来找人,谁料是这样的结局。老人们也没有责备谌长久,只说如何打发四太婆。

    谌宪兴冷静地说道:“家里已经没有了足够的壮劳力,爷娘一时冇办法进祖坟,就在房屋后面埋了,等日本人走了再做商量。也不用准备棺材,就是这椿木棺材也抬不动了,找两块板子垫一块、盖一块就可以了。”

    正准备着,又来了一伙当兵的,这些人都会说中国话。他们得知情况后建议把椿木棺材给老人们用了,士兵们可以帮忙抬。约一个时辰过去,把四太公、四太婆合葬后,谌家人相互搀扶着上山去了。

    上山的路上,谌宪兴想起应该给这些帮忙的小伙子回个什么礼的,至少应该挂个红呀,忘了,全忘了。谌宪兴对此耿耿于怀。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